房地产行业点评地产天天见(第20期):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了吗?
房地产行业 |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2 年 8 月 15 日 [Table_IndustryRank] 强于大市 相关研究报告 [Table_relatedreport] 《地产天天见(第 19 期):郑州房地产纾困基金究竟能释放多大的利好?》 《地产天天见(第 18 期):闽系房企暴雷究竟如何在财务指标上预警?》 《地产天天见(第 17 期):闽系房企暴雷是源于政策环境还是房企自身?》 《地产天天见(第 16 期):闽系房企是如何发展成重要派系之一?闽系房企具备哪些基因? 《地产天天见(第 15 期):哪些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应该继续放松?》20220808 《地产天天见(第 14 期):8 家地产商被剔出恒指意味着什么?》20220805 《地产天天见(第 13 期):现在的房地产库存有多高?》20220804 《地产天天见(第 12 期):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城市都具有什么共性?》20220803 《地产天天见(第 11 期):Q2 公募基金对地产持仓的变化如何》20220802 《地产天天见(第 10 期):AMC 对房企纾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20220801 《中国的真实住房需求还有多少?(2022 版)》20220803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关于短期博弈与长期格局的思考》 20220615 《AMC 参与房企化债的范围和力度有望加大,提供房企纾困新路径》 20220523 《激进扩张和过度融资埋下隐患,政策收紧市场遇冷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暴雷房企区域性研究系列之闽系篇》20220519 《从历史复盘中探讨本轮地产调控放松的最佳路径与当前房企的生存法则》20220325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Table_Industr y] 房地产行业 [Table_Anal yser ] 证券分析师:夏亦丰 (8621)20328348 yifeng.xia@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21070005 证券分析师:许佳璐 (8621)20328710 jialu.xu @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21110002 [Table_Title] 地产天天见(第 20 期) 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了吗? 【每日一问】 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正逐步推进退休年龄延迟改革工作。2022 年 2 月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践行积极老龄观,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延长工作年限,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4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再度提及“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任务平稳落地”。中共国家卫健委党组 8 月初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 2035 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30%);同时家庭小型化,2020 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 2.62 人,较 2010 年减少了 0.48 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 我国从老龄化社会转变为老龄社会,历时仅 21 年;而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普遍较长。按照联合国标准,65 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 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 20%为“超老龄社会”。2000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0.88 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7%,进入“老龄化社会”,随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21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 14.2%,这标志着自 2021 年起中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这一过程仅用了约 21 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两国分别用了 125 年和 85 年实现从“老龄化”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也快于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用了 60 年,日本用了 25 年。 根据我们的预测,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比呈现明显的线性趋势,2035 年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20%(达 20.25%),进入“超老龄社会”;若该线性趋势延续到 2050 年,2050 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27.11%)。2050 年之后,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趋于平稳。21 世纪中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 20 世纪 50 到 60 年代高生育、低死亡的必然后果;计划生育从1982 年制定后,出生人口开始明显减少,也意味着将会降低 21 世纪中期老龄人口的数量,因此 2050 年后老龄化速度会趋于平稳,2050 年我们认为是老龄化达到峰值的阶段。 抚养比提升,社会养老压力进一步凸显。2021 年后,随着 1960~1980 年间人口高峰期的出生人口相继步入老年,社会养老压力更加凸显,“四个老人+两个中青年+多个小孩”家庭结构意味着更大的赡养老人与抚养孩子的压力,人口抚养比进一步提升。2021 年我国整体人口抚养比为 46.4%,其中老年抚养比为 20.8%,少儿抚养比为 25.6%。根据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的预测,我们预计 2030 年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分别为 25.9%和 18.3%;2035 年分别为 29.3%和 15.2%;2050 年分别为 41.8%和 8.5%。其中老年抚养比在 2050 年达到峰值。 从结构看,我国各个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差别较大。1)从老龄化程度来看,上海是我国当前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地区,2019年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 16.3%,超过同期全国 3.7 个百分点。此外,2019 年山东、辽宁、四川、重庆、江苏、浙江 65岁以上人口占比也都超过 14%,均超过同期全国 2.5 个百分点以上,以上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的省份及地区多位于华东和成渝地区,未来或将更多聚焦落户以及人才政策来吸引年轻人进入,提升劳动人口占比。2)从步入“老龄社会”的时间来看,我国最早从“老龄化社会”转变为“老龄社会”的省份及地区为上海、重庆、辽宁,早在 2017 年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 14%,即提前于全国 4 年步入“老龄社会”。江苏、山东、四川于 2018 年步入“老龄社会”,提前于全国 3 年。浙江于 2019 年提前全国 2 年步入“老龄社会”。3)从老年人口抚养负担来看,39%的省份及地区超过全国水平(17.8%),其中山东、四川、重庆、上海、辽宁、江苏、安徽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 20%,即意味着 100 个劳动人口需要抚养负担至少 20 个以上的老年人。在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地区中,相对抚养负担较低的是浙江,我们认为这与浙江省基本面较好、同时落户政策相对灵活,吸引了足够了劳动力人口有关。 国际经验来看,多数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发展过程较慢,客观上为其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建立健全养老制度体系以外,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解决人口流失及劳动力短缺的情况。1)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国家多注重移民政策,以补充劳动力空缺。而多数亚洲国家,例如日本、韩国,尤其中国都没有移民基因,较难通过外部社会引入劳动力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只能通过内生变化来改变:提高整体生育
[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点评地产天天见(第20期):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了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6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