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
波士顿咨询公司与平安银行联合研究2022年3月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目 录摘要 11. 聚焦本土,“三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回归本源、避险日新月异 31.1 新理念:中国商业银行坚定使命、回归本源,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1.2 新市场:市场环境、监管力度、企业需求都在发生全新的变化 41.3 新角色:商业银行打造避险业务2.0,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军 82. 纵览全局,回顾全球避险前世今生 102.1 市场回顾:全球监管和市场环境变化 102.2 他山之石:美国银行业避险业务发展历程 152.3 管中窥豹:全球银行避险业务领先实践 162.4 全球小结:可借鉴“加强监管、助力实体、多元服务、强化科技”四项经验 193. 细观机构,国内避险百舸争流 213.1 市场回顾:国内避险市场产品价格竞争白热化 213.2 模式总结:银行机构各骋所长,衍生差异化打法 223.3 前景展望:银行避险业务呈现“创新化、下沉化、生态化、数字化”四大趋势 234. 展望未来,银行助力协同发展 254.1 银行完善避险供给,定制专业整合策略 254.2 监管创造积极环境,推进避险市场化发展 274.3 企业提升避险意识,搭建套保管理体系 27波士顿咨询公司 · 平安银行摘要伴随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企业在探索多元化、精细化业务发展的同时,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愈加旺盛。相应地,商业银行推动避险业务推陈出新、做大做强,助力企业客户行稳致远,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赋能银行自身的轻资产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就本土避险市场发展趋势、全球领先实践、国内发展模式、未来发展展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以期共创避险市场高质量新发展。聚焦本土,商业银行和避险市场迎来新理念、新市场和新角色的“三新”态势。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宏观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审时度势,推进自身转型。发展避险业务是银行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对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实现轻资产转型的必行之路,是辅助监管、助力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避险业务应总结现阶段工作的不足,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军。放眼全球,衍生品市场呈现三种形态,分别为北美“成熟稳定型”,欧洲“跨区协作型”和亚太“新兴灵活型”,三类不同区域银行发展呈现出“区域聚焦”、“公避联动”和“综合营销”三种模式,分别通过加强营销、深耕对公客户基础和提供一揽子方案等优势实现获客拓客。对中国避险市场来说,可借鉴“助力监管、辅佐实体、开拓产品、强化科技”四项经验。与海外避险业务历程相比,中国避险业务将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在监管机构的有力引导,以及自律机制有序推动下稳定发展。本土机构面对激烈竞争各骋所长,形成了可供同业借鉴的经验做法。展望未来,银行避险业务呈现创新化、下沉化、生态化、数字化四大趋势,即避险服务创新化、企业客户和覆盖地域下沉化、内部板块和外部上下游生态化、交易服务和操作流程数字化,促进避险业务未来高效发展。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波士顿咨询公司 ·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2中国避险业务已奠定良好发展基础,中国企业、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将携手实现避险市场的协同发展。商业银行作为企业避险业务的主要执行和实施机构,在避险业务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向上及时承接监管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意图,向下及时传递和实施监管政策和自律机制最佳实践。商业银行一方面应积极拥抱监管和自律组织,进一步丰富衍生品交易品种,为企业提供风险可控的全方位套期保值产品与服务;同时加强内外协同和数字化建设,推动避险业务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协助企业进一步健全汇率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避险工具使用,建立和完善套保会计体系和制度。对于监管来说,将通过管、促平衡进一步规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持续扩展避险业务的广度和深度,防风险、促开放或成未来避险业务管理关键词。立足当下,中国避险市场已扬帆起航,模式专精化、创新化初见成效;展望未来,期待中国企业、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共创避险市场高质量新发展。波士顿咨询公司 ·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31. 聚焦本土,“三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回归本源、避险日新月异聚焦本土,商业银行和避险市场迎来新理念、新市场和新角色的“三新”态势。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宏观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审时度势,推进自身转型。发展避险业务是银行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对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实现轻资产转型的必行之路,是辅助监管、助力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避险业务应总结现阶段工作的不足,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军。1.1 新理念:中国商业银行坚定使命、回归本源,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将以“稳增长”为重要目标,围绕“防风险”重要旋律,聚焦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质量和效益替代国民生产总值规模和增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优先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环境面临诸多挑战,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存在较大的不同。整体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银行业整体步入高质量发展期,由规模驱动转向效益引领。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化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服务,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概括而言,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商业银行“新理念”下,商业银行推进自身四大转型时不我待。从“捕捉增量”转向“挖掘质量”: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银行“捕捉增量”的高速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商业银行需转向“挖掘质量”的新模式。聚焦内部有机成长、把握外部资源聚合是银行面临的新机会与新课题,深度经营客户与提升单户价值是根本。银行需要坚持和客户互信互惠的长期主义,认识到只有成就客户才能成就自己。从“资负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银行逐步从专注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资负驱 动”发展模式,向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理念的专业化“价值驱动”模式进行转型。新商业模式下,银行需深度经营覆盖零售、企业和政府的客户需求端,大力完善平台供给端,促进以金融场景为主的开放生态建成。从“金融产品”转向“金融服务”:客户对于服务体验的重视,推动银行从以“金融产 品”为核心的模式,向以“金融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转型。通过打通银行服务全价值链,深挖客户需求,为客户带来一站式的服务体验,满足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需求。波士顿咨询公司 ·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4从“关系覆盖”转向“专业引领”:“关系覆盖”的营销模式已不足以成为客户选择银行的关键,银行的专业能力和平台化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关键成功要素。“专业引领”式的营销模式能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提升客户粘性。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结合商业银行上述的四大“转型”趋势,银行在零售、对公、同业等业务领域均积极寻求二次突破。以对公领域为例,避险业务已经成为重要的转型利器之一。从市场角度来看,汇率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宏观调控主动性和有
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9M,页数3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