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与政策半月观—稳增长效果迎来重要观测窗口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2 年 02 月 20 日 宏观定期 高频与政策半月观—稳增长效果迎来重要观测窗口 海外新增确诊回落,多国选择与疫情共存策略,并陆续放松管控;国内疫情再度反复,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地产销售、房企拿地依旧低迷,基建仍待发力,后续经济、政策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每半个月高频数据和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国内外疫情、疫苗及复工情况;2)国内经济(高频);3)重要会议与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2.2.8—2.20)以来的数据跟踪。 一、疫情疫苗:海外单日确诊回落,国内疫情再度反复,多国转向与疫情共存策略 1.疫情:海外单日新增确诊回落,近半月全球日均新增 211.4 万例,前值约 313.7 万例,其中美国、欧洲日均新增确诊分别降至 15.0、46.6 万例,前值分别为 42.4、82.1 万例。国内疫情再度反复,2.19 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超 100 例,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升至 98 个(高风险 3 个)。 2.疫苗:全球疫苗累计接种 105.3 亿剂次,至少接种 1 剂次人数比例达 61.9%;中国累计接种 30.8亿剂次;近半月日均接种降至 520.4 万剂次,节后接种速度有所恢复,但比节前仍然偏慢。 3.防疫措施:美国、欧盟、英国等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转向与疫情共存策略,陆续放松疫情管控。 二、全球复工情况:欧美交运、人员活动改善,美国经济延续放缓 1.交通运输:由于防疫管控放松,全球航班数量回升至疫前约 85%;欧美拥堵指数明显回升。 2.人员活动:欧美娱乐、交通指数明显改善,但工作场所指数稳中有降;亚洲人员活动延续分化。 3.美国经济:WEI 指数进一步回落至 5.4%,表明美国经济修复延续放缓;失业人数小幅回升。 三、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专项债发行偏快,中美利差延续收窄 1.货币市场:近半月央行通过 OMO 净回笼流动性 10500 亿元,主要是月初回笼跨月流动性,规模与 1 月底投放的规模相当。货币市场利率均值多数下行,R007 和 DR007 利差均值环比收窄16.1bp,表明流动性合理充裕,非银机构融资溢价回落;不同评级同业存单收益率有所回落。 2.债券市场:近半月利率债发行 7473 亿元,环比多发 821 亿元。其中地方专项债发行 1110 亿元,环比少发 2510 亿元;但从年初以来,今年专项债已发行 5953 亿元,发行速度仅次于 2020 年同期的 7776 亿元,整体发行速度偏快。10Y 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环比上行 4.4bp 至 2.803%,1Y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环比回落 11.4bp 至 1.975%,期限利差扩大约 15.8bp。 3.汇率及海外市场:截至 2 月 20 日,美元指数收于 96.102,近半月环比回落 0.4%。其中,美元兑人民币约 6.334,近半月环比升值 0.2%;10Y 美债收益率约为 1.92%,环比均值上升 16.2bp,中美利差均值近半月收窄 11.7bp 至约 88.3bp。 四、国内经济:上游价格明显上涨,生产偏弱,地产持续低迷 1.上游:重点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布伦特原油收于 93.5 美元/桶,创 2014 年 10 月以来新高,近半月环比涨 3.8%,主因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冲击供给预期;动力煤环比涨 17.0%,主因电厂补库、进口煤价倒挂导致进口减少;铁矿石价格环比涨 3.6%,主因钢厂限产松动、需求预期升温;铜价延续高位震荡,近半月环比涨 1.2%,主因供需错配、基建发力预期升温等。 2.中游:由于冬奥限产等因素影响,重点工业品开工回落。近半月唐山高炉、焦化企业、PTA 开工率分别环比下降 13.5、5.5、3.8 个百分点至 36.5%、63.8%、75.3%。重点工业品价格延续分化。螺纹钢价延续震荡上行,近半月环比涨 2.1%,稳增长预期是主要支撑;水泥价格续跌,近半月环比跌 1.9%,跌幅有所收窄。BDI 指数大幅反弹,CCFI 指数略有回落。近半月 BDI 指数环比上涨 34.8%,CCFI 指数环比微跌 0.6%,总体走势仍偏强,表明近期我国出口不弱。 3.下游:商品房销售、房企拿地仍然低迷。春节当周 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100 城土地成交面积均大幅回落,明显低于 2021 年春节水平,节后有所回升,但仍偏弱;二手房价环比跌 0.1%,土地溢价率环比小幅回升 1.6 个百分点。汽车产销仍然偏弱。近半月半钢胎开工率回升 1.1 个百分点至 36.2%,相比春节前仍有较大差距;据乘联会,2 月前三周日均销售 2.6 万辆,也低于去年同期的 3.4 万辆。食品价格延续分化。近半月猪肉价格环比续跌 3.9%,蔬菜、水果价格分别环比涨 3.7%、4.3%,其中猪肉、蔬菜价格环比均创多年同期新低。 五、国内重大政策:工业恢复、服务纾困政策落地,稳增长组合拳再加力;做好大宗保供稳价 1.重要会议:国常会:多措并举促进工业平稳增长、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2.14);发改委:继续做好煤炭保供稳价,约谈部分煤炭价格虚高企业(2.9)。 2.货币、财政政策:央行: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货政报告暗示会加杠杆来稳增长,具体有 7 大信号(2.11);财政部:财政部门必须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担当,适当靠前发力(2.18)。 3.行业与产业政策:“东数西算”正式全面启动;钢铁行业推迟碳达峰 5 年 >金融监管:证监会:统筹研究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企上市融资(2.18);央行、银保监会: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贷款集中度管理(2.8)。 >产业政策:发改委等 12 部门: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助力稳增长(2.18);发改委等 14 部门:强化对餐饮、零售、旅游、运输、民航等行业纾困(2.18);网信办、工信部等 4 部门:“东数西算”正式全面启动(2.17);发改委:大力推进能源领域节能降碳(2.10);工信部等 3 部门:推迟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 5 年至 2030 年(2.8)。 六、政策展望:稳增长还需加力,未来几周是重要观测窗口,短期有 5 大关注点 高频数据显示稳增长政策效果已有显现、但力度仍不够,未来几周将是重要观测窗口,尤其是地产、基建能否有效回升。继续提示,不要低估国家全力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一系列组合拳正陆续出台。短期有 5 大关注点:1)地产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松动,尤其是限购限售限贷等需求端政策;2)基建进展,尤其是重大项目落地情况;3)我国再降准降息仍有可能;4)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跟踪近期加息预期的变化&3 月 15-16 日 FOMC 会议;5)全国“两会”,按计划 3.4 开政协会、3.5 开人大会(总理将做《政府工作报告》)。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研究助理 刘安林 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1020004 邮箱:liuanlin@gszq.com 相关研究 1、《春节宏观 10 大看
[国盛证券]:高频与政策半月观—稳增长效果迎来重要观测窗口,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9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