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2年第2期(总第399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赵廷辰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1558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李佩珈 联系人:刘 晨 电 话:010 – 6659 4264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2 年 1 月 13 日 2022 年第 2 期(总第 399 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在主要国家中,谁能够较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可在 21 世纪大国博弈中占据优势。“养儿防老”曾经是影响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关键变量,但在市场化改革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背景下,养老金融和医疗陪护产业的发展使“养儿防老”必要性下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则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要遏制老龄化趋势,关键需依靠政府发挥“集体理性”,提高生养子女的净收益,必要时可直接发放生育补贴。政府不能有效作为,是发达国家陷入老龄化困境的重要原因。我国具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著制度优势,随着政策关注度提升,未来我国可能成为全球应对老龄化问题最好的国家。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2 年第 2 期(总第 399 期) 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否较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变量,是影响 21 世纪大国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 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老龄化问题再度引起我国各界关注。 一、现状:我国已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根源于低生育率。一般认为,如果总生育率1低于 2.1,新生人口便不足以弥补父母数量。如果总生育率持续低于 2.1,即使总生育率能够保持稳定,出生率2也会逐年降低,将会出现总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老龄人口占比上升等三个特征,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我国总生育率于 1992 年跌破 2.1(1.98),1995 年后长期维持在 1.6-1.7。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我国已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印证了这一判断。当前,我国人口现状呈现出老龄化趋势下的三个特征。 第一,总人口增速进一步减缓。2020 年我国总人口为 14.12 亿人,2010-2020 年间总人口增长了 5.38%,低于 2000-2010 年(5.84%),明显低于 1982-1990 年(12.45%)和 1990-2000 年(11.66%)。 表 1:从人口普查结果看我国总人口变化趋势 普查年份 总人口(万人) 较上次普查的人口增长率(%) 1953 59,435.00 - 1964 69,458.00 16.86 1982 100,818.00 45.15 1990 113,368.00 12.45 2000 126,583.00 11.66 2010 133,972.00 5.84 2020 141,178.00 5.3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简称总生育率,指该国或地区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2 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CBR)简称出生率,指该国或地区人口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活产婴儿数与同期总人口数量之比,一般用千分比表示。 2 2022 年第 2 期(总第 399 期) 第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1964 年后,我国 15-64 岁年龄段(此年龄段一般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持续攀升,自 1964 年的 55.75%升至 2010 年的 74.53%,“人口红利”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然而,本次普查发现,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但首次下降,而且降幅较大(-5.98%),这无疑将对未来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表 2:我国各年龄组人口占比及趋势(单位:%) 年份 各年龄组人口比例:15-64 岁 较上次人口普查的变化 各年龄组人口比例:65 岁及以上 较上次人口普查的变化 1953 59.31 —— 4.43 —— 1964 55.75 -3.56 3.57 -0.86 1982 61.50 5.75 4.91 1.34 1990 66.74 5.24 5.57 0.66 2000 70.15 3.41 6.96 1.39 2010 74.53 4.38 8.87 1.91 2020 68.55 -5.98 13.50 4.6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三,老龄人口占比显著提升。从前几次普查结果来看,我国 65 岁以上(一般被视为老龄人口)人口占比虽然持续提升,但每十年间增幅一般不超过两个百分点。但据本次普查,老龄人口占比不仅首次突破 10%(达到 13.5%),而且增幅高达 4.63 个百分点,显示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 二、我国生育率降低的成因 (一)两种常见观点 关于我国生育率降低的成因有多种看法。有观点认为,根源在于我国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2015 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人口出生率由 2015年的 12.07‰升至 2016 年的 12.95‰,但此后又逐年降至 2019 年的 10.5‰。这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但已不是当前影响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未来,即使完全解除生育限制,也难以彻底扭转老龄化趋势。 另有观点认为,我国年轻人生育意愿低主要是因为房价高、工作压力大、子女抚宏观观察 2022 年第 2 期(总第 399 期) 3 养成本高。这些因素无疑影响了大城市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但为什么在房价较低、工作压力较轻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同样出现了出生率的持续下滑?另外,从我国历史来看,生养子女成本高并不必然导致低生育率。例如,过去六十年间,我国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时间段为 1962-1965 年(每年不低于 37‰),但该时期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当时生养子女的经济成本虽然绝对值较低,但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并不低,人们即使缺衣少食,生育意愿依然较高。 图 1:我国人口出生率(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二)“养儿防老”必要性降低是生育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人口老龄化的根源在于

立即下载
综合
2022-01-15
中国银行
赵廷辰
15页
0.85M
收藏
分享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2期(总第399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5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综合
2022-01-15
来源: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7期(总第670期):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查看原文
鲜菜价格大幅回落 图表 6:食品及交通价格环比下行
综合
2022-01-15
来源:12月物价数据点评:猪周期尚未启动,CPI出现回落
查看原文
CPI 涨幅回落 图表 4:核心 CPI 同比涨幅持平
综合
2022-01-15
来源:12月物价数据点评:猪周期尚未启动,CPI出现回落
查看原文
煤炭产业链价格环比大幅下行
综合
2022-01-15
来源:12月物价数据点评:猪周期尚未启动,CPI出现回落
查看原文
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持平
综合
2022-01-15
来源:12月物价数据点评:猪周期尚未启动,CPI出现回落
查看原文
图 7 M1 与 M2 同比增速(%) 图 8 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财政存款:当月值
综合
2022-01-15
来源:点评报告:财政支出发力,M2大幅回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