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低碳科技白皮书-阿里云x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1年低碳科技白皮书2021年10月01 低碳科技相关概述03 “碳中和”愿景下的低碳科技发展动向及趋势02 “碳中和”愿景下的低碳科技发展现状目录CONTENT011.1 低碳科技的定义1.2 低碳科技发展环境1.3 低碳科技发展机遇1.1 低碳科技的定义低碳技术是指能够有效降低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而采取的技术手段。根据减排机理,低碳技术可分为零碳技术、减碳技术和储碳技术;根据技术特征,可分为非化石能源类技术等五大类。根据《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低碳技术的评价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CO2),同时也适当考虑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其他种类温室气体。低碳技术的分类按减排机理零碳技术减碳技术储碳技术按技术特征非化石能源类技术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工艺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类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类技术碳汇类技术CO2CH4N2OHFCsPFCsSF6低碳技术针对的温室气体类别资料来源:《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1 低碳科技发展环境: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增长目前,全球约73%的碳排放来源于能源领域。2019年,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约为330亿吨,其中,发达经济体的排放量约占三分之一。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来源来看,目前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是CO2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合计占比在75%左右;从排放部门来看,电力部门、交通运输和工业部门的排放量排名前三。1131139222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发达经济体其他地区1990-2019年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单位:亿吨)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国际能源署(IEA)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44%34%21%1%煤炭油天然气其他2018年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来源(单位:%)42%25%18%15%电力部门交通运输工业部门其他注:发达经济体: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欧盟、冰岛、以色列、日本、韩国、墨西哥、挪威、新西兰、瑞士、土耳其和美国。1.2.2 低碳科技发展环境:“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议题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对此,全球各国纷纷采取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制定碳减排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已逐渐成为全球议题。2015年12月2020年6月2017年12月2019年9月《巴黎协定》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安排449个城市参与由联合国气候领域专家提出的零碳竞赛125个国家承诺21世纪中叶前实现碳中和,不丹、苏里南已经实现碳中和同一个地球峰会上,29国签署《碳中和联盟生命》,承诺21世纪中叶实现碳零排放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66个国家承诺碳中和目标,并组成气候雄心联盟2020年5月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碳达峰:在某一时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随后逐步回落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1.2.3 低碳科技发展环境:多国做出“碳中和”承诺“碳达峰”方面,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54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碳中和”方面,不丹和苏里南已实现了“碳中和”,同时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颁布政策或立法的方式做出了“碳中和”承诺。预计2021年末,占全球碳排放量65%以上、占全球经济总量70%以上的国家将作出“碳中和”承诺。已实现2030年2035年2040年2045年2050年• 不丹• 苏里南• 挪威• 乌拉圭• 芬兰• 奥地利• 冰岛• 瑞典• 美国加利福利亚• 丹麦• 英国• 日本• 韩国• 欧盟等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碳中和”目标时间表截至2020年全球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数量(单位:家)18315054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资料来源:江苏省碳中和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国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德国、捷克、挪威、乌克兰、匈牙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法国、卢森堡、丹麦、瑞典、瑞士、英国、波兰、、比利时等加拿大、美国、葡萄园、澳大利亚等巴西、日本等1.2.4 低碳科技发展环境:中国承诺将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是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宏远目标。“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宣誓: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3060”碳中和目标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和行动方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2020年9月22日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2020年11月1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2020年9月30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2020年11月17日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2020年12月1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边会2020年11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2021年1月25日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4 低碳科技发展环境:中国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后,中国每年的CO2排放量在90亿吨以上的,2019年达到了10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7.9%,排名全球第一,是美国的2倍、欧盟28国的3倍。而与美欧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且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间隔年限较短,实现“碳中和”愿景可谓是“时间紧、难度大”。24.293.9101.7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10.7%27.9%22.6%14.5%19.7%9.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19中国美国EU 28俄罗斯印度日本其他中国CO2排放量变化趋势(单位:亿吨)全球主要国家(地区)CO2排放量占比变化趋势(单位:%)1970198019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中国美国EU 2871年43年30年美国碳达峰EU28碳达峰中国碳达峰中国碳中和美国净零排放欧盟碳中和中国、美国、EU28: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间隔年限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EDGAR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3.1 “碳中和”愿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从短期看,处理
2021低碳科技白皮书-阿里云x前瞻产业研究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8M,页数6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