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洞察”系列报告(2):火锅行业,“海底捞”+“凑凑”线下客流知多少
“流量洞察”系列报告(2):火锅行业“海底捞”+“凑凑”线下客流知多少中信证券研究部 数据科技组张若海2021年2月22日出行客流数据由维智科技独家提供1核心观点本篇报告是泛消费公司集群研究第二篇,主要针对国内饮食消费龙头公司海底捞与呷哺呷哺。从时间序列角度看,聚焦公司线下客流与分城市客流数据集群,抽样消费者画像数据集群与线上消费价格数据集群;同时,结合城市商圈消费属性看,分城市等级,横向比较龙头公司之间的店面布局,比较可比线下竞争优势。从客流发展结论看,海底捞与凑凑在2020年末均客流较年初实现翻倍增长,海底捞非一线战略扩展获得持续客流成长支撑,凑凑一线布局客流反馈良好。龙头公司门店布局与客流数据交叉分析聚焦——差异化战略布局持续推进,客流回暖提升,长期发展空间可期 海底捞门店布局与客流趋势——深化全国多元化布局,低线城市客流增长长期可期。根据三大图商与Wayz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年末,海底捞在一、二、三线城市布局比例为 25%:51%:22%,相比年初,海底捞在低线城市布局的比例提升了2.5pcts,全国多元化布局稳步推进。回顾疫情影响,海底捞初期受到较大影响,客流环比下降近70%,疫情后客流较疫情时增长约4倍。2020Q4,一线、准一线城市客流同比增长5%、12%,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客流同比增长27%、40%、16%,低线城市未来有望带来更多潜在业务增速。 凑凑门店布局与客流趋势——强化一线城市布局战略,客流增长稳步上行。截至2020年年末,湊湊全国布局比例为 47%:50%:3%,相比年初,一线城市新增12家门店,门店增长约20%;回顾疫情期间,湊湊火锅的客流于2月份达到最低,为2020年初的40%,并于4月份客流人群恢复常态,为年初的2倍左右。疫情期间湊湊在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客源增速为一线城市的2-3倍。融合数据结论与公司业务聚焦思考——一线城市竞争态势趋于稳定,新一线与二线海底捞优势明确 区域布局与消费者画像——全国范围内,海底捞在一线城市的品牌认知度领先,2020年深化非一线品牌影响力影响,在哈尔滨市,南京市,合肥市的品牌认知度获得提升;湊湊的消费群体中女性居多,且低线城市女性消费者比例更高,二线城市的消费者群体较一线城市的消费群体更为年轻化。 一线与新一线商圈布局比对竞争分析——截至2020年底,在一线城市,海底捞门店整体占比20.9% ,凑凑整体门店占比45.8%。相比较而言,海底捞和凑凑在核心办公商圈与娱乐商圈的布局高度重合;2020Q4客单价比较来看,湊湊客单价高于海底捞15%左右;全年一线城市客流增速,海底捞在北京、深圳与广州比较优势明显。 未来成长看点——客流与价格共振。海底捞在各线城市的客单价相近条件下,疫情期间低线城市实现高线城市客流的2.3-2.5倍成长,未来提价+客流稳步增长存在一定可能;疫情期间湊湊在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客源增速为一线城市的2-3倍,在疫情缓和后,客流存在向高级城市流动可能,公司存在更敏感提价获益可能。数据应用局限性与风险提示:部分行业客流数据精细度不足;同商圈内,监测效果下降;数据回溯历史较短。rYlYmUiY9YrVnMnM6McMaQsQnNpNnMkPmMtReRoMsR8OmNmRxNnPnOwMnNuN目录CONTENTS21.核心结论——低线城市消费潜力明显,行业成长新动能值得期待2.多维消费行为数据与公司业务分析聚焦–品牌门店数据追踪——全国布局遍地开花,火锅香飘全国–线下客流数据聚焦——低线消费潜力明显,稳步增长可期–消费客流画像解读——一线+二线差异化逐步收敛,女性消费上行,低线城市客群偏年轻化3.数据应用局限性与风险提示3流量洞察框架+结论——线下商圈聚类分析+线下消费客流+线上消费评价聚焦中时间序列全国区域客流数据多维比较分析中时间序列重点商圈多维度比较分析核心标的基本面投资结论•全国线下新增门店数追踪——截至2020年底,海底捞在一、二、三线城市布局比例为 25%:51%:22%,湊湊布局比例为 47%:50%:3%,相比年初,海底捞在低线城市布局的比例提升了2.5pcts, 湊湊提升了4.2pcts。•分区域线下客流客跟踪——海底捞在疫情初期受到较大影响,年初客流环比下降近70%,疫情后客流较疫情时增长约4倍。2020Q4,一线、准一线城市客流同比增长5%、12%,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客流同比增长27%、40%、16%。湊湊客流于2月份达到最低,为2020年初的40%,并于4月份客流人群恢复常态,为年初的2倍左右。疫情期间湊湊在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客源增速为一线城市的2-3倍。•海底捞非一线客流增长支撑公司新成长预期,凑凑一线城市竞争表现渐入佳境,二线城市竞争布局阶段值得期待。•全国门店比较:在我们关注的200个城市中,海底捞共有1270家门店,凑凑共有144家门店。其中海底捞一线城市门店占比20.9% ,凑凑一线城市门店占比45.8%。海底捞是全国布局战略,凑凑现阶段还是以重点城市为主。•一线城市+新一线门店消费潜力比较:综合交通便利性+商圈繁华性+夜生活丰富度,海底捞与凑凑选址半径高度重合,不过海底捞在规模端存在5倍以上优势。•选址上看,一线城市双品牌竞争策略基本一致,海底捞规模+单位密度可选店面比较优势明确。•海底捞——非一线城市门店布局平稳推进,低线城市客流增长加速上行,一线城市夯实存量优势,客单价具备可比优势。•凑凑——重点城市布局初现成效,一线城市客流+消费心智比肩龙头,低线城市有望开启新发展空间。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餐饮行业同比增速较为平缓;受疫情影响,餐饮收入于2020年初至3月份同比下降46%,随后逐步恢复,截至2020年年末,基本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证券研究部餐饮行业收入即将恢复,行业景气未来可期2019-2020年餐饮行业收入总额及同比-50.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餐饮收入(亿)餐饮收入同比(%)52019-2020年,呷哺呷哺(00520.HK)主品牌湊湊持续布局一二线城市,2020年新开店增速近30%。海底捞(06862.HK)稳定以月均新开门店20-30家左右的速度,加速拓展二、三线市场;截至2020年年末,海底捞在一、二、三线城市布局比例为 25%:51%:22%,湊湊布局比例为 47%:50%:3%,相比年初,海底捞在低线城市布局的比例提升了2.5%, 湊湊提升了4.2%。随着行业景气度恢复,餐饮火锅行业即将在低线城市加速市场开拓。资料来源:熵简科技,中信证券研究部海底捞开店数量(家)重点品牌持续展店,“新开店”仍为火锅品类业绩增长的主要逻辑湊湊开店数量(家)资料来源:熵简科技,中信证券研究部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8-012018-022018-032018-042018-052018-062018-072018-082018-092018-102018-112018-122019-01201
[中信证券]:“流量洞察”系列报告(2):火锅行业,“海底捞”+“凑凑”线下客流知多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3M,页数2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