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新基准:MSCI中国A股ETF投资分析报告
上投摩根MSCI中国A股ETF投资价值分析概览新冠疫情在今年突发而至,并逐渐蔓延至全球,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中国疫情“先进先出”,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虽然中国市场难以“独善其身”,同样面临着短期震荡调整,但中国所展现出有利防护措施及背后的制度优势,正逐步被全球投资者所认可,中国股市中长期前景依然乐观,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有望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投资的首选标的。相对于单只个股而言,ETF通常由一揽子经过层层筛选构建的股票构成,尤其是宽基指数ETF,持仓相对分散、结构更均衡,适合今年高波动的市场环境,避免集中持股带来的踩雷风险,增强抗波动能力,把握市场中长期机遇。MSCI中国A股指数是MSCI覆盖中国的旗舰指数,也是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重要标的指数,具有三大优势。首先,它是外资投资中国的领先指标,不仅包含已纳入MSCI指数体系的个股,还包含未来最有可能被纳入的标的,因此有望长期受益于MSCI扩容下外资流入的情景。其次,它覆盖的行业相对均衡,兼顾成长与价值风格,目前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配科技、医药、消费、电信、工业等新兴行业,能更好的捕捉未来中国的结构性机遇。当前MSCI中国A股指数市盈率较低且股息率相对较高,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从过往表现来看,MSCI中国A股的表现表现较为稳定,自MSCI中国A股指数正式发布以来,表现持续跑赢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等A股主流指数。同时,上投摩根MSCI中国A股ETF具备低费率的特征,是目前市面上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的ETF中,费率较为优惠的选择。2020年6月投资洞察第一部分:做多中国,恰逢其时1. 中国中长期增速可观,有望引领全球经济增长新冠疫情在今年突发而至,并逐渐蔓延至全球,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虽然A股跟随外围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从实际表现来看,A股抗跌能力更强,因为估值更低、中国政策空间更大、经济基本面相对更稳。此时布局中国,堪称恰逢其时。外围衰退担忧四起之际,中国仍力争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或成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担当”。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海外机构预计,新冠病毒疫情或将导致全球经济在2020年陷入衰退,但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长期来看,中国未来五年有望贡献全球近1/3的增长。摩根资产管理在其最新一期长期资本市场假设中预计,未来10-25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速有望达到5%,远高于美国的1.8%、欧洲的1.5%和日本0.5%(图1);2019-2023这五年中,中国有望贡献全球1/3的经济增长(图2)。6.00%5.00%5.00 % 1.80%1.50%0.50%4.00%3.00%2.00%1.00%0.00%美国 中国 欧洲 日本 中国仍是未来增长强劲的主要经济体图1:摩根资产管理关于未来10-25年实际GDP增速的预测资料来源:摩根资产管理,数据截至2019.09.30。资料来源:摩根资产管理,数据截至2019.09.30。美国 8%欧洲 7%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有望贡献全球1/3的经济增长图2:2019-2023年各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日本 1%其他 51% 中国 33%导语:全球智慧,做多中国投资,需要具有领先他人的前瞻视野,才能洞悉他人所未见。过去的50年,时间验证了中国的飞速成长,无论你有没有把握住这个机遇,下个10年的投资机遇已悄然而至。持续成长、加速开放的中国,或为投资人带来更多红利,成为你不可忽视的未来。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仍然是未来10年全球经济的投资亮点。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还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中国都是在全球不可或缺的投资机会。世界巨人,科技强国,增长引擎,都是海外机构投资人赋予中国鲜明的标签。对于外资而言,错过中国,可能就错过了下个十年最有可能的爆发性增长机会。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未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对于海外投资人来说,变得触手可及。随着海外资金投资中国的过程更为便利,外资的持续流入成为了长逻辑、大趋势。外资在未来有望持续成为影响A股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对A股的市场风格、投资理念、或者是市场表现,都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们站在时代的窗口,预见着中国国际化时代的未来图景。在此背景下,上投摩根携手国际权威指数巨头,把握外资长期流入时代机遇,依托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化资源,推出上投摩根MSCI中国A股ETF,以全球化的视野与洞见,助力投资人把握中国长期投资趋势。第2页 | 上投摩根MSCI中国A股ETF投资价值分析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2. 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疫情影响或先进先出中国疫情防控卓有成效,有望为经济复苏提供前提条件。3月以来中国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显著放缓,累计确诊病例被美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超越(图3)。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同时也要因应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及时完善我国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3. 无论财政还是货币,中国政策空间更广阔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中国拥有更大的政策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仍有较大提升加杠杆的空间,根据国际清算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中国政府负债率仅48.80%,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市场,也低于G20整体的81.10%(图4)。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资料来源:万得,数据截至2020.5.31。 中国新冠疫情稳定,累计确认病例低于美国、巴西等国图3:主要经济体累计确诊病例中国 德国 G20 英国 美国 日本 250.00200.00150.00100.0050.0048.8061.8081.1085.9098.30203.700.00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图4:2018年政府部门杠杆率(%)A股估值远低于海外主要市场图5:全球主要市场估值水平比较A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图6:沪深300指数自发布以来估值情况资料来源:国际清算行,统计 2018年数据 4. 估值底部区间,长线布局良机5. 中国股市仍被显著低配,外资加配仍是大势所趋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国仍有较大的降息和降准空间。截至5月底,中国银行业法定存准率仍在9%以上,而海外普遍低于4%;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2.7%,而美国仅为0.65%,欧洲、日本则多数为负。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A股估值均处在相对底部,是长线布局的较好时机。截至5月31日,恒生指数和沪深300估值仅9.35和11.96倍,远低于海外主要市场(图5);纵向来看,沪深300当前的估值水平处在2005年4月该指数发布以来最低的32%的区间里,是长线布局的良机(图6)。相比中国经济体量,中国股市在全球占比仍有极大提升空间。中国GDP在全球
[上投摩根]:中国投资新基准:MSCI中国A股ETF投资分析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7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