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通胀系列(三):日本经验,人口、地产和股债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深度 日本经验:人口、地产和股债 ——走出低通胀系列(三) 核心观点 房价持续下行 20 年,这是世人对日本地产的直观评判。尤其2009 年之后,日本人口进入绝对负增长,日本持续低通胀和低增长的印象深入人心。 但实际上日本地产走势比直观想象复杂得多。20 年间日本房价并非一跌到底,真正去泡沫化伴随的地产大幅下行、股债风偏收缩,也就经历了 3-4 年。日本看似漫长的地产下行趋势并非波澜不惊,期间几经周期波动,股债随之翻涌变化。 回溯日本曾经来时路,我们将更加深刻理解人口、地产以及股债之间的关系。映射当下中国,我们不应该陷于人口趋势隐含的地产持续下行直觉。 应充分重视外部环境改善连带内需企稳,这一组合下,股债或将迎来新的定价逻辑——走出低通胀。 摘要 中国地产正在经历长期趋势转变,房地产牵引着资产定价锚。市场基于人口趋势做出一个直觉性担忧:总量人口在 持续收缩,所以中国地产将持续下行。这一直觉性判断是否正确? 且不论中国未来人口趋势究竟走向何方,就论日本,2009 年之后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但实际上日本房地产价格在 2012 年迎来反弹。 日本地产趋势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被人们忽略?人口、地产 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地产牵引的经济周期如何表现,最终映 射得到怎样的股债表现? 周君芝 zhoujunzhi@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20001 发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4 日 相关研究报告 25.09.16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 行政“反内卷”之外 ——走出低通胀系列(一) 25.09.23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 PPI 对股牛的信号——走出低通胀系列(二) 宏观经济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 一、 日本房价长周期的趋势和节奏。 首先,日本房价趋势下行中经历过三轮深度下探和三轮跌幅收窄的企稳回升。 1991 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房地产价格下行周期长达 22 年,累计跌幅达 45.9%。 第一轮下探是在地产泡沫破灭初期,1991-1993 年期间,环比下跌超过-1%的季度有 6 个。 第二轮下探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这次大幅下跌期持续时间更久,直到 2006 年跌幅才收敛。 第三轮下探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 2008 年,这次环比跌幅超过-1%的季度仅 3 个。 第一轮跌幅收窄是在 1994-1997 年,房价季度环比跌幅收窄至-1%以内。 第二轮跌幅收窄,并企稳回升是在 2003-2007 年,核心城市区域房价甚至开始企稳回升。 第三轮跌幅收窄,并企稳回升是在 2010-2012 年,房价季度环比跌幅收窄至-1%以内。最终于 2013 年 开始真正趋势性回升,核心城市圈,如东京房价甚至已再创历史新高。 其次,尽管 1991 年后房价一路下跌,但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走势并不一致。 其走势可分为六个阶段: 阶段一(1992-1996 年),房价下行,然而地产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却在增长,于 1996 年创历史新高。 阶段二(1997-2002 年),房价下行,地产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均迅速下滑。 阶段三(2003-2006 年),房价跌幅放缓,地产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趋于稳定。 阶段四(2007-2009 年),房价再度深度下探,地产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亦下滑,并创阶段新低。 阶段五(2010-2012 年),房价跌幅放缓,地产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略有回升。 阶段六(2013 年至今),房价恢复上涨,但地产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趋于稳定。 二、日本住宅市场的三个结构特征。 其一,住宅品质分化:新房价格优于二手房;公寓价格优于一户建。 新建公寓销售均价占优并且跌幅较小。无论是在东京二十三区,还是在范围更大的首都圈,日本新建 公寓销售均价都比二手公寓贵了 2000 万日元左右。1992-2000 年这波公寓整体下行期间,东京 23 区的新建公 寓售价跌了 33.3%,二手公寓售价则跌幅更大,跌幅达到 45%。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 公寓价格表现优于一户建。地产泡沫破灭时,新建一户建销售均价高于公寓。2000 年以后,新建公寓 销售均价已然超过一户建,且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这或与日本地价大幅度下跌,且至今并未回到 1990 年代水 平有 关。 其二,住宅区域分化:核心城市圈量价均更占优。 核心城市圈房地产交易量占比迅速提升。1990 年,东京 23 区新建公寓销量占首都圈的比重仅为 17.4%,1996 年以后,这一比重基本上都超过 3 成。2013 年日本房价开始反弹,东京 23 区的销量占比超过一半。 价格上,核心城市圈住宅也领涨领跌,与其他地区房价均存在明显分化。(1)1985-1991 年,房价暴涨,核心城市圈价格涨幅最大。(2)1991-1995 年,房价快速下行,核心城市圈价格跌幅更大。(3)1996-2012 年,房价总体震荡,首都圈内的新建公寓销售均价正在酝酿反弹,而近畿圈和全国新建公寓销售均价波动较小。(4)2013 年至今,房价复苏上行,核心城市圈价格上涨较大。 其三,住宅户型更优化且面积更大。 中小户型比例持续提升。2022 年,首都圈 2DK 及以下(含单间)的二手公寓成交量占比已近五成,较 1992年时的 25.3%,占比近乎翻了一倍。日本的中小户型单指房间数量多寡,并不必然意味着房型面积大小。 新售住宅的平均面积持续提高。1992 年首都圈新售住宅平均建筑面积为 90.6 平方米,2022 年为 98.1 平方米。1992 年后 80 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成交量占比持续下降,80~100 平方米和 100~120 平方米逐渐成主 流选 择。 三、人口对地产的趋势影响非常复杂。 其一,人口大拐点不等于房价一蹶不振。 2009 年总人口进入负增长之后,日本反而在 2013 年迎来房价上行。人口规模决定的是房地产市场规 模大小,但作为买卖双方博弈得出的价格,不必然跟随市场规模缩小而持续下行。 其二,决定地产长趋势的是人口城镇化。 1995 年日本劳动力年龄人口开始下降。15-64 岁年龄段人口与房地产市场销量变化趋势相吻合。这反 映了人口规模,尤其是劳动力年龄段人口数量,是主导日本房地产市场长期变化的核心因素。 日本城镇化率趋近饱和点,城镇人口增长率趋近于 0,再难以依靠人口向城市集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其三,人口“再集聚”驱动能级城市分化。 核心城市圈的高收入吸引人口涌入,其销售价格率先反弹,量价始终维持高位。 除了房价,核心城市圈租金也体现出一定溢价。首都圈每平方米租金始终高于其他两大都市圈。2015-2022年,首都圈租金上涨 27.1%,而近畿圈仅上涨 16.9%。 其四,家庭小型化推动住宅户型优化。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 2022 年全国每户家庭平均人口为 2.21 人,较 2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9-29
中信建投
32页
2.49M
收藏
分享

[中信建投]:走出低通胀系列(三):日本经验,人口、地产和股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9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12 2020-2025年6月我国脑机临床实验数量统计情况
综合
2025-09-29
来源: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
查看原文
表10 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场景
综合
2025-09-29
来源: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
查看原文
图9 中国卒中患病人数与死亡人数统计
综合
2025-09-29
来源: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
查看原文
图8 我国III类医疗器械审批流程
综合
2025-09-29
来源: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
查看原文
表3 美国“脑计划”研究报告对比表
综合
2025-09-29
来源: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
查看原文
图6 2018-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投融资交易数量和金额统计
综合
2025-09-29
来源:脑机接口行业研究报告:解码大脑交互密码,开启人机协同纪元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