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2025.9.8-2025.9.14):智平方达成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9 月 16 日 行业研究 智平方达成 1000 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 ——机械行业周报 2025 年第 37 周(2025.9.8-2025.9.14) 机械行业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黄帅斌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5 0755-23915357 huangshuaibin@ebscn.com 分析师:陈佳宁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2120001 021-52523851 chenjianing@ebscn.com 分析师:汲萌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10002 021-52523859 jimeng@ebscn.com 分析师:李佳琦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70006 021-52523836 lijiaqi@ebscn.com 分析师:庄晓波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70018 0755-25310400 zhuangxiaobo@ebscn.com 分析师:夏天宇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5070006 021-52523805 xiatianyu@ebscn.com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20%0%20%40%60%80%24/0924/1225/0325/0625/09机械行业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重点子行业观点 人形机器人: 9 月 8 日,具身智能创业公司自变量机器人宣布完成近 10 亿元 A+轮融资。本轮由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国开金融、红杉中国、渶策资本跟投;美团战略投资超额加注,联想之星、君联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追投。 9 月 9 日,专注于高性能灵巧手研发的源升智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由弘晖基金与春华创投共同领投,这是源升智能 2025 年完成的第四笔融资,今年累计已完成亿元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量产、技术研发和团队扩建。 9 月 9 日,具身智能公司 RoboScience(北京机科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京东云计算关联公司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为股东,标志着京东云计算入股具身智能公司 RoboScience。2025 年 7 月 30 日,RoboScience 曾宣布获得由京东领投的近 2 亿元天使轮融资。 9 月 10 日,星源智机器人宣布完成 2 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来自中科创星、高瓴、等知名机构和智元机器人、芯联资本等产业投资方。星源智机器人成立于 2025 年 8月 1 日,致力于实现多模态空间智能,构建物理世界的通用具身大脑,公司 CEO 刘东曾任京东智能驾驶总经理,主导了京东智能驾驶产品全栈研发与商业化闭环。 9 月 10 日,“小米系”创企灵足时代宣布完成 Pre-A&Pre-A+轮连续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达数千万元。其中,Pre-A 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弘晖基金等机构追加投资;Pre-A+轮融资由弘晖基金独家投资。本次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产线搭建与产能扩张、全球本地化布局及全新产品系列开发。 9 月 11 日,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战略合作。作为惠科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慧智物联将在未来三年内携手智平方,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逾 1000 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共同推动具身智能在半导体显示和智能终端制造环节的落地应用。 9 月 11 日,蚂蚁集团旗下具身智能公司灵波科技的 R1 机器人首次亮相外滩,这款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机器人能自动识别操作台上的各类食材和厨具,精准定位食材工具,从取菜、炒菜到清洁,全流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 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我们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建议关注:1)高复杂度灵巧手的功能实现:兆威机电、鸣志电器、雷赛智能、丰立智能、浙江荣泰、晶华新材、福莱新材、大业股份、南山智尚、恒辉安防、骏鼎达、征和工业;2)丝杠量产与降本:恒立液压、嵘泰股份、北特科技、震裕科技、五洲新春、浙海德曼、华辰装备、津上机床中国;3)减速器产业链: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禾川科技;4)六维力传感器:安培龙、凌云股份、铂力特;5)精密注塑与 MIM:唯科科技、肇民科技、海昌新材。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机械行业 液冷: 9 月 12 日,据人民财讯报道,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研究员创新提出“歧管—微射流—锯齿微通道”复合嵌入式微流结构,使用单相水作为冷却液,实现了 3000W/cm²的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冷却,同时将单位面积冷却功耗降低至0.9W/cm²,相当于每消耗 1 份电量可以带走超过 3000 份热量,为下一代高性能芯片热管理提供了重要路径。 产业方面,英伟达最新发布 Blackwell Ultra 芯片的单颗功耗高达 1.4kW,而NVL72 方案单机架整体功耗将达到 120-130kW。在此情况下,传统风冷系统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技术成为发展趋势。政策方面,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明确要求新建数据中心 PUE 需低于 1.25,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进一步要求新建智算中心液冷机柜占比超 50%。2024 年中国新增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仍仅约10%,我们认为随着高功耗芯片规模化商用,行业正在迎来加速转折点。 投资方面,二次侧:下一代 GB300 液冷方案在液冷板、UQD、CDU 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技术方案变化;一次侧:由于高算力、高能效需求的驱动,磁悬浮轴承压缩机组对传统机组的替代有望提速。随着芯片功耗持续提升,液冷技术路线有望从当前的单相冷板向双相冷板和浸没式液冷迭代。 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申菱环境、同飞股份、大元泵业、磁谷科技、汉钟精机。 机床&刀具:2025 年 8 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为 1197.19 亿日元,同比增长 8.1%,环比下降 6.7%;其中内需订单 317.30 亿日元,同比下降 1.4%,环比下降 10.5%;外需订单 879.89 亿日元,同比增长 12.0%,环比下降 5.3%。2025 年 7 月,日本对华机床订单为 319.5 亿日元,同比上升 8.3%,同比连续第 16 个月增长。2025 年 1-8 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56.0 万台,同比增长 14.6%。机床&刀具领域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受到经济预期的影响较大,未来随着政策落地,行业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投资方面建议关注:整机层面的科德数控、海天精工、纽威数控,零部件层面的华中数控、奥普光电、绿的谐波,刀具层面的欧科亿、华锐精密。 机械出海: 当地时间 7 月 28 日至 29 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 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
[光大证券]: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2025.9.8-2025.9.14):智平方达成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6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