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迈向“十五五”时期的农业保险:应对新挑战——2025H1保险业运行
2022 年 4 月保险业运行NIFD季报主编:李扬阎建军 吴学明 邱剑2025 年 8 月《 NIFD 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全球数字资产、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宏观杠杆率、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保险业运行、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其中,“全球数字资产”“宏观杠杆率”报告保持季度发布(每季度结束后第二个月推出),其他领域报告调整为半年度发布(半年度报告于每年 7 月份推出,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推出)。《 NIFD 季报》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I 迈向“十五五”时期的农业保险:应对新挑战 摘 要 2025 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需要系统总结农业保险发展成就和问题,探讨发展良策。 自财政部 2007 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五方面的重要进展,一是保费规模和保障程度增长较快,较好发挥了农业“稳定器”功能;二是多层次产品体系逐步优化,农业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三是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基本成型,政策目标基本实现;四是财政支持政策持续优化,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探索农业风险减量服务,构建灾前防控体系。 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卡点、瓶颈,“十五五”期间,要认真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精神,全面深化农业保险制度改革,一是抓紧研究修改《农业保险条例》;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保险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三是健全市场运作机制,设计好市场进入和退出规则;四是建立精准化运营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保险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本报告负责人:阎建军 本报告执笔人: ⚫ 阎建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吴学明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研究所副所长 ⚫ 邱剑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研究所高级主管 【NIFD 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全球数字资产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宏观杠杆率 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财政运行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保险业运行 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 目录 一、农业保险发展成就显著 ................................. 1 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卡点瓶颈 ..................... 3 三、发达国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典型经验 ................... 4 四、推动“十五五”时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 5 1 2025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新要求,一是要求“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二是要求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承担更大责任,“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 农业保险作为我国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综合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和保障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2025 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需要聚焦农业保险卡点堵点问题,探讨发展良策。 一、农业保险发展成就显著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发展格局,农业保险持续发挥保障种粮收益、护航农业生产作用,取得了以下五方面的重要进展。 一是保费规模和保障程度增长较快,较好发挥了农业“稳定器”功能。自财政部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 2007年的 53.33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1483.73 亿元,年均增长 21.61%,2024 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达 5.2 万亿元。2025 年上半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 1091.06 亿元,同比增长 2.6%,进入了稳定发展期。 图 1 2019-2024 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及保险保额 数据来源:WIND。 2 农业保险保障额度呈走高态势。三大主粮保障金额从最初的每亩 200 元左右上升到近千元水平,各地根据种植成本差异设定了不同的保额标准,截至 2025年二季度末,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每亩保额示例参见表 1。 表 1 2025 年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单位保额统计表(元)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调研 二是多层次产品体系逐步优化,农业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农业保险已经基本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地方特色农业等主要品种,从 2007 年仅承保玉米、能繁母猪等 6 个品种,到 2025 年承保农产品超过 500 种(其中包含特色农产品)。从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到价格保险,从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到生长指数保险,从一般保险到“保险+期货”综合方案,保障程度不断加深。在业务层次上,农业保险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2024 年商业性业务占比约 9%。 三是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基本成型,政策目标基本实现。2012 年 11 月,《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9 年 5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 2020 年开始分两步走实现 2022 年中期目标和 2030年远景发展目标,是当前阶段发展农业保险的纲领性文件。此外,《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指引》、《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初步构建符合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四是财政支持政策持续优化,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7年,财政部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拉开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序幕。2024 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547.5 亿元,同比增长 15%,用于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和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另外,中央财政通过实施奖3 补政策,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特色农产品保险,2024 年,中央财政拨付奖补资金 68 亿元。税收优惠也是重要的财政支持手段,如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 90%计入收入总额;对保险公司经营符合条件的农业保险,按规定计提的大灾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等。 五是探索农业风险减量服务,构建灾前防控体系。例如,为切实解决延安地区苹果产业的低温冻害雹灾等难题,保险公司探索出苹果花期防霜冻风险减量方案,构建“气象+保险+科技”模式,实现自然灾害监测与救助,具体来说,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对可能出现的冰雹等灾害进行精准预测,并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渠道提前向果农发布预警信息;投入研发“防雹增雨空气炮”“智能防霜烟炉”等设备,通过自动监测种植环境及人为干预天气等方式,极大降低了果农的
【NIFD季报】迈向“十五五”时期的农业保险:应对新挑战——2025H1保险业运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8M,页数1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