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综合算力指数报告
综合算力指数2025 综合算力指数算力产业发展方阵2025 中国算力大会2025 年 8 月综合算力指数推荐序近年来,AI 技术迅猛发展,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资源,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我们进入了一个计算力驱动创新的时代,这不仅影响着科技领域的演进,更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目前,国家正按照“点、链、网、面”体系化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工作,综合算力指数作为衡量我国算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相关研究工作意义深远。随着 AI 在千行百业加速渗透,算力赋能数字经济社会的效能,不仅仅取决于算力、存力、运力以及发展环境本身,模型能力也成为决定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关键。因此,中国信通院研究团队持续优化综合算力指标体系,在往年基础上,增加模型能力的呈现,从算力、存力、运力、模力、环境多个维度,更加准确剖析我国算力产业发展态势。《2025 综合算力指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视角来洞察我国算力发展最新进展。通过科学的指数体系构建,将“综合算力”解构为几十余项具体的指标,映射出我国在算力领域的发展状况,这将为国家制定精准的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投资方向提供“指南”。展望未来,我国算力发展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坚信,在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算力产业必将实现量的稳步增长与质的显著提升,加速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邬贺铨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算力产业发展方阵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综合算力指数前言近年来,AI 快速发展。算力、存力、运力以及模型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地区数字竞争力的关键。算力支撑数据处理与计算,存力保障数据的高效存储与调用,运力保障数据的跨域传输,模型能力则深度释放算力在各场景的应用效能。如何更科学的评估我国综合算力发展现状,全面把握区域产业短板与优势,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加速跑的关键期。近年来,我国在算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算力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创新成果频出;二是存储规模与性能实现结构性突破,为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运力基建稳步推进,调度机制逐步完善,有效提升了算力资源的调配效率;此外,模型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双轮驱动,进一步加速了算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结合算力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信通院进一步完善综合算力指数体系,新增“模力”分指数,优化评价指标。整体上,从算力、存力、运力、模力、环境等维度衡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算力发展情况,并通过算力分指数评估全国各城市的算力发展水平。综合算力指数,河北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等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算力分指数方面,河北省、浙江省、江苏省等全国领先;存力分指数方面,广东省、江苏省、河北省等表现优综合算力指数秀;运力分指数方面,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等相对靠前;模力分指数中,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等表现出色。环境分指数中,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表现杰出。城市算力分指数中,廊坊市、张家口市、大同市、广州市、杭州市等位居前列。我国算力产业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区域间算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综合算力协同发展潜力尚待充分挖掘,亟需通过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强化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全面提升算力供给质效,加速推动结构的迭代升级;夯实存力运力底座,促进“算存网”协同演进;构建绿色低碳体系,加速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深度开展融合创新实践,助力产业生态繁荣发展。《2025 综合算力指数》全面呈现了我国综合算力发展现状,挖掘各地区综合算力发展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为我国算力产业“点、链、网、面”体系化发展提供参考,为数字中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筑牢根基。时间仓促,报告仍有诸多不足,恳请各界批评指正。后续我们将不断更新完善,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中国信通院研究团队:dceco@caict.ac.cn。综合算力指数目录一、综合算力研究背景............................................................................................... 1(一)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全球竞争日益激烈............................................ 1(二)算力发展持续规划,产业亟待提质升级................................................ 2(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4二、我国综合算力总体进展....................................................................................... 5(一)算力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并进................................................................ 5(二)存储规模与性能结构不断突破................................................................ 6(三)运力基建与调度机制双轨演进................................................................ 6(四)模型技术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 8三、综合算力指数..................................................................................................... 10(一)指数体系构建.......................................................................................... 10(二)综合算力指数.......................................................................................... 12(三)算力分指数.............................................................................................. 14(四)存力分指数.............................................................................................. 20(五)运力分指数.............................................................................................. 24(六)模力分指数.............
2025综合算力指数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68M,页数5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