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安徽”系列专题报告之合肥篇:科创名城再蓄力,先进产业塑星海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 100 表[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深耕安徽 2025 年 8 月 25 日 [Table_Title] 科创名城再蓄力,先进产业塑星海 ——“深耕安徽”系列专题报告之合肥篇 [Table_Summary] 报告要点: 聚焦安徽十年跨越式发展,我们推出《“深耕安徽”系列专题报告》,为企业家解读安徽省产业政策规划、为投资人挖掘产业投资机遇、为政府机构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作为深耕安徽区域篇中聚焦省会合肥的重要篇章,本文从政策与产业视角复盘合肥产业变迁以及背后的发展规律,并详细拆解“6+5+X”核心产业在合肥的发展和布局,在分析区域发展规律的同时呈现出可以按图索骥投资合肥,布局合肥的产业链地图。  二十年中部崛起最强黑马,科创引领接续发力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1952 年被确立为安徽省会,下辖四区(蜀山、庐阳、瑶海、包河)、四县(长丰、肥东、肥西、庐江)、一县级市(巢湖)。2024 年,合肥市实现 GDP 总值 13,508 亿元,同比增长 6.1%。GDP 总量在全国各省会、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 17 位,较2000 年上升 10 个位次。2000 年-2024 年,GDP 名义年均复合增长率 16.8%,2004 年-2024 年,人均 GDP 名义年均复合增长率 12.3%,实现跨越式增长。合肥市快速增长的经济背后,是科技与产业聚集酝酿的持续动能。截至 2024 年底,合肥市共有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在内的高等院校 59 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8 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家,国家级(含国地联合)研发平台超百家。科技之力的催动下,合肥产业聚集且梯次明显。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为代表的优势战略新兴产业为基础,打造了家电、智能语音、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 4 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布局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十六条产业链,打造“6+5+X”产业集群,依托科研院所与产业聚集的持续深耕,下一代人工智能、核聚变、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多个未来产业具备全国领先的产业地位。2024 年合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14.8%左右,增幅位居万亿城市首位;战新产业产值增长 12.5%左右。截至 2024 年底,合肥市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万户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3 万户,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 36 位。  内聚协同带,外和长三角,厚积中部增长极 合肥的发展,是区域联动,共同进步的发展。向内看,合肥下设四区四县一市,拥有经开区、高新区、蜀山经开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新站、安巢、肥东、肥西、长丰双凤、庐江等省级和多个县市级开发区,其中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安巢经开区由合肥市直接管辖,也被称为四大市管开发区。依托开发区,建设产业集群,锚定经济产业发展,打造核心发动机。高新区依托科大硅谷核心区等,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人工智能、光伏、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引领;经开区以科创助力二次腾飞,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新站区作为合肥“芯”“屏”发源地,打造显示半导体和新能源新材料 2 个千亿地标产业。主城区发挥科创引领和科创赋能,发展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光伏储能、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和各类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各县市承接合[Table_Invest]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报告 《国元证券-“深耕安徽”系列专题报告之总量篇:科创引领发展,从产业视角解读安徽十年崛起》 《国元证券-“深耕安徽”系列专题报告之宣城篇:融金聚力兴 智造,九曲水阳竞奔流》 [Table_Author] 报告作者 分析师 汤静文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4060001 邮箱 tangjingwen@gyzq.com.cn 分析师 刘乐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4070001 邮箱 liule@gyzq.com.cn 分析师 单蕾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4100001 邮箱 shanlei@gyzq.com.cn 分析师 陈烨尧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4080001 邮箱 chenyeyao@gyzq.com.cn 分析师 朱宇昊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2090001 邮箱 zhuyuhao@gyzq.com.cn 分析师 徐梓童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5080002 邮箱 xuzitong@gyzq.com.cn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 100 肥主城区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与开发区及主城区形成合力协同。向外看,合肥市紧密融合安徽省经济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合六、合淮等经济、产业走廊持续协同周边城市发展;同时依托 G60 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紧密共振,伴随中欧班列快速走向世界。2024 年,合肥与长三角 10 个产业合作园区新签约项目 411 个、投资额增长 33%;2024年合肥市货物贸易出口值 2,572.3 亿元,同比增长 10.6%,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 80.3%,电动汽车出口量超 4 万辆、同比增长 3.2倍。  “6+5+X”集群攻坚,优势聚集,共赴星辰大海 城市发展,产业为基。合肥市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逐步构建“6+5+X”产业发展格局。六大支柱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雄厚,持续深耕,产业链形成蜀山、包河集中发展,全市各区县(市)全面开花态势,2024 年实现产量 137.6 万辆,同比增长 84.5%,出口增长 3.3 倍,并在链主带动下加速向自动驾驶以及人形机器人融合方向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快速增长,2024 年核心领域集成电路产值增长 30%,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全域,并与下游汽车、光伏等强势场景深入结合,共同发展;光储产业积极融入全球化,一核两区聚集产业,关键技术持续发力,产业链条基本完备,2024 年行业规模突破 1,800 亿;生物医药产业以“一核两极多点支撑”格局,在科技赋能之下持续成长,截至 2024 年聚集“四上”企业 400 多家;智能家居产业作为合肥市首个千亿产业,产业链配套完善,持续发力全球智能家电高地;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产业方面,高端装备核心产业齐聚,持续打造新质智造高地,新材料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发展需求,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产业体系。五大新型产业中,量子信息产业依托科研基础,重点聚集蜀山、瑶海、包河三区,上中下游协同向前,2024 年产业聚集数居全国首位;空天信息产业集中于蜀山区和瑶海区,重点围绕高新区和经开区形成聚集,上中下游产业链框架初步形成;核聚变产业方面,合肥市作为国内核聚变技术奠基城市之一,技术基础雄厚,持续取得科研突破,落地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聚集;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依托中科大与科大讯飞的持续探索,合肥市处于整体布局,局部领先地位,2024 年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投入使用,星火大模型综合性能全国领先;合成生物产业,合肥依托本市生物医药科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9-02
国元证券
100页
9.03M
收藏
分享

[国元证券]:“深耕安徽”系列专题报告之合肥篇:科创名城再蓄力,先进产业塑星海,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9.03M,页数10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0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0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国有大型银行Ⅱ(截至:2025 年 8 月 20 日)
综合
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四季度A股策略: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关注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方向
查看原文
证券Ⅱ(截至:2025 年 8 月 20 日)
综合
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四季度A股策略: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关注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方向
查看原文
证券Ⅱ(第二类)(截至:2025 年 8 月 20 日)
综合
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四季度A股策略: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关注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方向
查看原文
环保设备(截至:2025 年 8 月 20 日)
综合
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四季度A股策略: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关注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方向
查看原文
环保设备(第三类)(截至:2025 年 8 月 20 日)
综合
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四季度A股策略: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关注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方向
查看原文
环境治理(截至:2025 年 8 月 20 日)
综合
2025-09-02
来源:2025年第四季度A股策略: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关注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方向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