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分析报告:“十五五”规划的两条主线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十五五”时期是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要实现 203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对应 2026-2035 年 GDP 年均增速保持在 4.4%以上。考虑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经济潜在增长水平面临下行压力,未来 5 年 GDP 年均实际增速应不低于 4.8%。根据已有文献的预测,2026-2030 年我国经济潜在经济增长率仍有 5.1%左右。预计乐观情形下,“十五五”时期将年均增长指标设定为“5%左右”,为 2035 年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从“十五五”时期的宏观环境看,扩大内需和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性跃升有望成为“十五五”的主线,彼此相互牵引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期间,大国竞争、大国博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同时,“十五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城镇化进程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工业化进程也处于向新型工业化转换阶段。 “十五五”内需主线将围绕在“制造大国”的基础上成长为“消费大国”展开。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强化社会保障,通过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以农村居民养老金改革为抓手,释放内需动能。三是优化消费结构,通过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内放款服务业准入限制、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实现服务消费扩容,同时进一步清理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四是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增加“消费率”指标、完善有关消费的统计方法、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加快推动以消费税改革为代表的财税体制改革。五是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释放内需潜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大型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将形成中高端消费市场高地,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要载体。 “十五五“科技主线将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为核心。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高基础研发强度,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问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二是保持制造业占比处于合理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吸引优质要素源源不断向制造业领域集聚;培育制造业新动能,以创新溢价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加快品牌培育和保护,提高制造业“含金量”。 风险提示 国际形势变化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超预期,经济增长目标不及预期,对政策理解不全面。 宏观经济深度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一、“十五五”时期的宏观背景 “十五五”时期是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目标是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2035 年远景目标整体以定性为主,关键的定量目标是到 203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较 2020 年翻一番。要实现该目标,对应 2026-2035 年 GDP 年均增速保持在 4.4%以上。考虑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经济潜在增长水平面临下行压力,未来 5 年 GDP 年均实际增速应不低于 4.8%,为“十六五”时期留下弹性空间。 经济增长速度是五年规划的首要阶段性目标。与以往的五年规划不同,“十四五”规划并未提出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而是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经济增长面临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 对于“十五五”规划而言,设定明确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是必要的、有条件的。一方面,这有助于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稳定社会预期。另一方面,根据已有文献的预测,2026-2030 年我国经济潜在经济增长率仍有 5.1%左右。其中,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分别为 5.01%和 4.50%。 考虑到实际经济增速通常略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预计乐观情形下,“十五五”时期将年均增长指标设定为“5%左右”,为 2035 年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图表1:已有文献对“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预测 来源:肖宏伟(2024),梁泳梅和董敏杰(2024),张晓晶和汪勇(2023),黄泰岩和张仲(2021)等,国金证券研究所 从外部环境看,“十五五”时期大国竞争、大国博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2021 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中枢较“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出现抬升,其波动明显加剧。与“十四五”时期相比,未来五年外部环境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国际秩序可能面临重塑,地缘政治冲突和安全风险也会增多。面对“十五五”时期外部环境的风险挑战,7 月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是“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也意味着“十五五”规划的关键是抓住这一时期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吸引要素向关键环节集聚,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0.0%1.0%2.0%3.0%4.0%5.0%6.0%7.0%文献1文献2文献3文献4文献5文献6文献7文献8文献9文献10文献112026-2030年潜在增长率2031-2035年潜在增长率宏观经济深度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图表2:2021 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中枢明显抬升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从内部环境看,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矛盾。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又主要是居民消费不足。2024 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 39.9%,大幅低于美国 68%的水平,同时也显著低于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水平。从根本上看,内需不足的问题源于过去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导致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 GDP 比重常年保持在 40%以上,约为美国、欧盟的两倍。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式也将转向依靠消费和创新拉动,这也意味着补齐消费短板、着力扩大内需将成为“十五五”规划的主线之一。 图表3: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0501001502002503003502011-012011-052011-092012-012012-052012-09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2020-012020-052020-092021-012021-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分析报告:“十五五”规划的两条主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7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