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持续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25年上半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分析报告
债券市场研究 1 发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持续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分析报告 绿色认证部 王力 柯乐 顾雨薇 摘要:2025 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绿色金融债发行金额在所有绿色券种中居首;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仍主要集中于清洁能源领域,绿色债券保持了明显的发行成本优势。二级市场方面,绿色债券存量金额较年初小幅增长,成交总额有所下降,绿色债券交易活跃度维持高位。展望下半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逐步深入,债券市场“科技板”的创新推出,绿色项目认定标准的统一,绿色金融债消化期平稳度过,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动力强劲,预期年度发行金额将创历史新高。 一、2025 年上半年绿色债券主要政策及事件梳理 2025 年上半年,主管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部署,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财政部发布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为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奠定基础;企业可持续披露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各项政策支持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继续健康规范发展。 1 月 17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金办发〔2025〕15 号,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部署及有关要求,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实施方案》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强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进资产组合和自身运营低碳转型、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和深化绿色金融机制建设。 2 月 7 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围绕绿色金融,提出了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债券市场研究 2 具体包括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 2 月 20 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为未来财政部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奠定基础。《绿色主权债券框架》阐述了绿色主权债券发行的背景以及绿色主权债券发行的四个核心要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色主权债券发行机制。《绿色主权债券框架》的发布,有助于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 3 月 13 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围绕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上交所大盘蓝筹集聚、硬科技领先、多产品支撑和精准化服务的功能优势,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集聚,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完善绿色企业和项目股债融资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细化绿色债券定期报告披露要求。丰富绿色主题股票、绿色债券、气候转型、ESG 相关指数与投资品种,更好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4 月 7 日,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白皮书》(以下简称《绿债白皮书》),旨在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要求,梳理总结近年来深交所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和典型案例,引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债券市场工具推动自身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债白皮书》简要概述了绿色债券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整体政策框架,介绍了深交所债券市场服务绿色金融相关实践,梳理了绿色债券代表性案例,阐述了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深交所下一步工作安排。 4 月 30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1 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以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以下简称国际准则)为基础,体现了国际准则有益经验、符合中国国情且能彰显中国特色,其起草原则为以基本准则为基础、与国际准则“趋同”、坚持准则制定和实施分开、兼顾行业应用需要。 5 月 28 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环气候〔2025〕40 号,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建设方案》从基础能力、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三方面搭建了应对气候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债券市场研究 3 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框架。基础能力支撑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温室气体核查、温室气体监测四类标准;减缓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包括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标准、市场化机制管理规范、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管理技术规范、减缓气候变化评价标准和减缓气候变化技术管理规范等六类标准;适应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包括气候变化观测与预估标准、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标准、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标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标准、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成效评估标准五类标准。 二、2025 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一) 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债券市场共发行 249 支“贴标”绿色债券1,发行数量同比增长 23.88%,环比下降 9.78%;发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合计发行4915.50 亿元,同比增长 92.07%,环比增长 15.52%。其中,碳中和债发行数量 70支,同比增长 34.62%,环比下降 17.65%,占比 28.11%,同比上升 2.24 个百分点;发行金额 771.85 亿元,同比增长 28.10%,环比下降 35.68%,占比 15.70%,同比下降 7.84 个百分点。 从季度来看,2025 年一季度发行总额约 1776.70 亿元,环比下降 14.46%,同比增长 55.15%;二季度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显著增长,发行金额共计 3138.8 亿元,环比增长 76.66%,同比增长 1.22 倍。 图表1. 2016-2025 年上半年末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半年度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 资讯,新世纪评级 1 贴标绿色债券:是指获得相关债券发行审批部门的认可,在债券名称中带有绿色字样的债券。 -100%-50%0%50%100%150%2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绿色公司债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债券市场研究 4 (二) 绿色金融债发行金额居各券种之首 2025 年上半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绿色金融债的发行金额最
发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持续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25年上半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分析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38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