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光伏反内卷扎实推进,关注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光伏&储能:硅料价格连续上涨后,光伏产业链涨价趋势向中游硅片电池环节成功传导,组件端分布式订单报价及集采投标价格亦有上浮;本周两家硅料企业先后发布公告澄清市场传闻,或从侧面反映出此轮针对光伏行业“反内卷”的价格监管力度较大;后续重点关注:价格管控持续性、潜在违规行为处罚力度、涨价后的需求端影响(潜在刺激需求的对冲政策)、以及更重要的针对供给端的开工率限制/产能淘汰政策。 风电:英国 AR7 CfD 拍卖计划进一步改革落地,改革要求放宽固定式海风项目投标要求并延长中标后的差价合约合同期限,预计将带动本轮英国海风招标规模超预期,重点推荐有望受益于英国海风招标超预期从而获取订单的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明阳智能。 锂电:氧化物聚合物路线的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有望率先进入商业化推广。氧化物路线存在电导率较低问题,聚合物存在常温性能衰减问题,行业内企业分别采用新的技术,突破相关瓶颈,使得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池实现较液态电池更优的安全性,同时不牺牲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部分性能提升,且成本提升有限,已具备相对明确的产业化落地前景;另外,锂金属负极的应用也直接打开了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整体进展或快于硫化物体系。建议关注相关企业(详见正文)。 电网:本周国网 25 年特高压设备第三次招标发布,需求主要来自烟威工程、甘浙工程、南昌-长沙工程,预估招标金额约 10 亿元,同时赣江—赣南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夯实十五五期间特高压项目储备,重申看好下半年特高压设备招标释放,25 年招标额有望突破 500 亿,高于 23 年高位水平,相关公司业绩弹性持续兑现。 新能源车:理想 i8 本周开启预售,小订表现良好,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此前市场博弈 i8 的重点一直是高端纯电是缺供给还是缺需求,i8 上市后能否“大爆”将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一争论给出答案,建议重点关注。 氢能与燃料电池:甲醇燃料在船舶的应用打开了新建绿氢项目的产能消纳突破口,开启绿醇千万吨级机遇窗口,直接加速绿氢项目进度,带来制氢设备和绿醇运营商机会;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作为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落地,为实现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风光储:光伏产业链涨价从硅料向中游硅片电池环节成功传导;东方希望、新疆晶诺先后公告否认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多晶硅料;英国海上风电 AR7 招标政策改革落地(放宽准入条件);14 家储能系统商代表在北京召开“反内卷”闭门会议;“美国太阳能制造与贸易联盟”提起对印度、印尼、老挝的双反调查申请。 电网:赣江—赣南特高压交流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特高压设备第三次招标发布;国网与山西省政府举行会谈。 新能源车&锂电:理想 i8 开启预售;台湾省首家超级电池工厂发生爆炸;天赐材料与楚能新能源签署电解液长协。 氢能与燃料电池: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加快推动实现规模化突破;重庆发布 2025 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氢气补贴 30 元/千克。 投资建议与估值:详见报告正文各子行业观点详情。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子行业周观点详情 光伏&储能:硅料价格连续上涨后,光伏产业链涨价趋势向中游硅片电池环节成功传导,组件端分布式订单报价及集采投标价格亦有上浮;本周两家硅料企业先后发布公告澄清市场传闻,或从侧面反映出此轮针对光伏行业“反内卷”的价格监管力度较大;后续重点关注:价格管控持续性、潜在违规行为处罚力度、涨价后的需求端影响(潜在刺激需求的对冲政策)、以及更重要的针对供给端的开工率限制/产能淘汰政策。 随着硅片企业在手多晶硅库存逐步消化,本周多晶硅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涨势进一步巩固,成交区间在4.0-4.9 万元/吨,由于各家成本及品质不同,成交价分化明显。截至 7 月 18 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为4.385 万元/吨。 硅片企业陆续接受涨价后硅料报价并成交新订单,同时本月执行减产计划,对硅片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本周头部企业新一轮报价进一步提升,整体市场氛围趋于乐观。本周硅片报价先后出现两个版本,据盖锡咨询,主流硅片企业调涨报价上限至 183-1.45 元/片、210R-1.65 元/片、210N 1.93 元/片,涨幅高达 43%-45%;此外,据硅业分会公告以上三种规格硅片成均价分别为 1.05、1.15、1.35 元/片,涨幅 13%-22%。我们预计,两种硅片价格或分别对应基于“最新硅料成交价”和“含在手硅料库存的平均成本”作为原材料成本假设的硅片全成本。电池片本周交付价格上调,同时报价随硅片涨价落地再度上涨。 组件价格相对略僵持,但传导报涨趋势渐起。近期国内订单仍以前期补装项目为主,大基地项目尚未大规模启动,上周一线厂家调涨分布式报价后,本周多家企业开始跟随,新签洽谈价小幅升至 0.65-0.68 元/W,终端客户暂处价格观望状态;集中式项目交付价格持稳在 0.64-0.68 元/W,7 月 15 日华电集团 766MW 光伏项目组件投标报价为 0.708-0.74 元/W,近期多个项目组件开标价达到 0.7 元/W 以上。 随着多晶硅成交价格上涨、硅片报价提升,产业链中上游已实现有效价格传导,我们预计后续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报价也将跟随上涨,产业链价格整体将逐步走向覆盖全成本的中枢移动。对于此轮光伏反内卷后续走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管控持续性及潜在违规行为处罚力度:本周东方希望、新疆晶诺两家硅料企业先后通过企业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澄清市场传闻,明确否认近期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多晶硅产品的行为。或从侧面反映出本轮价格管控较强的行政“威慑力”。 2)组件涨价后对需求端的影响,以及潜在刺激需求的对冲政策:短期内产业链价格从“全行业亏损”向“盈亏平衡”快速上行,或激发部分囤货需求,从而阶段性造成“涨价去库存”的现象,但组件价格上涨对终端电站收益率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尤其是对组件占系统成本比例较高、收入端面临市场化交易电价压力的国内集中式电站市场。 3)更重要的、针对供给端的开工率限制/产能淘汰政策:对过剩产能的出清、或难以出清情况下的开工率管控政策。 我们继续建议逢低布局以下主线: 1)估值安全边际、存量产能格局、后续盈利修复弹性兼备的光伏玻璃: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 等; 2)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卡效率门槛实现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具备优势区位产能超额利润逻辑的电池片:钧达股份、横店东磁; 3)受益美国政策落地后不确定性消除、市场化交易和反内卷驱动格局改善的大储:阳光电源,阿特斯 等; 4)并积极关注:新技术及其设备与辅材(爱旭股份、帝尔激光 等)、低成本硅料企业、财务状况稳健的各环节龙头(长期品牌价值扎实)。 风电:英国 AR7 CfD 拍卖计划进一步改革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光伏反内卷扎实推进,关注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32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