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城投行业运行回顾与下阶段展望:净融资连续4个月为负,警惕退平台加速风险显性化
www.ccxi.com.cn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2 年第 9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城投半年报 2025 年 1 月 1 日—6 月 30 日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汪苑晖 yhwang@ccxi.com.cn 鲁 璐 llu@ccxi.com.cn 从财务视角看化债与转型背景下的城投企业——基于对 2390 家城投企业 2024 年年报的分析,2025-05 【城投债市场运行 2025 年一季度回顾与展望】净融创近三年新低,政策收紧倒逼城投“真转型”,2025-04 2025 年哪些区域将率先退出重点省份名单?——基于“99 号文”的相关估算,2025-02 【城投债市场运行 2024 年回顾与 2025 年展望】重点省份净融出、退名单序幕将拉开,关注化债与转型加速下的博弈与分化,2025-01 净融资连续 4 个月为负, 警惕退平台加速风险显性化 ——2025 年上半年城投行业运行回顾与下阶段展望 主要观点 ◼ 上半年城投债市场运行五大特点 1、发行规模创近三年新低,境内外城投债净融资均为负:发行规模 2.77万亿元,同比下降 12.15%;净融出 1200.04 亿元,仅省级、AAA 级城投净融入。其中 3-6 月连续四个月净融出,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年内发生时间最早的净融出。境外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 12.29%、净融出 344.84 亿元;河南、山东等地高价发行了用于补流的“364 城投债”,反映相关主体资金紧张、境内融资受限。 2、发行利率整体下行,弱资质城投债利率下行幅度小:加权平均发行利率2.40%,同比下降 0.41 个百分点;区县级主体利率降幅小,AA-级主体不降反升,整体看弱资质主体降幅不及较强主体,一是此前发行利率已大幅压降,继续降低空间不足;二是市场对发债主体的信用瑕疵更为敏感,对弱资质主体发债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三是 AA-级主体的城投债仅发行 3 只,个体因素影响大。 3、发行长期化、借新还旧依赖加深:受“一揽子化债”下城投债市场情绪积极、结构性资产荒持续以及低利率环境影响,城投债加权平均期限同比延长0.24 年至 3.89 年,私募债占比升至首位;广义借新还旧比例达到 97.57%,狭义比例达到 94.13%,均进一步高位抬升。 4、交易收缩、利差环比压缩:受化债推进下新增供给收缩影响,上半年城投债交易规模同比大幅下降近 15%,交易利差较 2024 年末进一步压缩。 5、重点、非重点区域城投债均净融出,非重点区域净融出程度更深:重点省份合计净融资-363.08 亿元,均值-30.26 亿元;非重点省份合计净融资-836.96 亿元,均值-44.05 亿元,净融出程度更深。13 省借新还旧比例达 100%,其中 10 省为重点省份,吉渝 2 个重点省份新增了项目建设类城投债。 ◼ 信用情况:城投信用风险略有收敛,信用级别以上调为主 根据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河南、山东、陕西各发生 1 起城投非标违约事件,均为信托产品;商票逾期次数同比下降、山东逾期较多。级别调整以上调为主,仅云南、贵州下调。异常交易数量与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山东贵州异常交易多发。 ◼ 发行预测:7-12 月发行规模约 2.4 万亿,借新还旧比例将保持高位、融资主体层级或继续上移 随着“3 号指引”“协会政府出函新规”等融资政策全面执行,未来弱资质主体发债难度或进一步加大,我们预计 7-12 月可能还会出现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单月为负的情况,下半年合计净融出规模约 1000-1500 亿元。考虑到目前存续城投债中约 1.85 万亿元年内将到期,另有约 1.04 万亿元将进入回售期,整体再融资需求仍较高,预计7-12月城投债发行规模在2.34万亿元至2.50万亿元之间。发行结构方面,多项新规下新增融资审批要求高、发行难度大,近期交易所表示不支持城投企业发行科创债,新增空间进一步被收窄,预计城投债借新还旧比例将保持高位、融资主体层级继续上移。 www.ccxi.com.cn 地方政府与城投行业研究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 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 赵 耿 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1 净融资连续 4 个月为负,警惕退平台加速风险显性化 ——2025 年上半年城投行业运行回顾与下阶段展望 www.ccxi.com.cn ◼ 后续关注 1、当前城投融资政策偏严,难以真正实现化债与发展的平衡,需侧重于从保障融资循环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持续关注和回应地方合理投融资需求,优化融资政策、支持打开投资新空间。今年以来多项融资新规有利于引导城投“真转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投可持续融资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部分产业类国企融资难度加大、进程变慢。政策执行“层层加码”问题依然存在,融资渠道过度收紧易导致城投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阻碍业务发展。后续需以“促发展”为主线优化融资政策安排,如动态细化“名单制管理”,推动更多“统借统还”实践落地,适度放宽“政府出函”要求,适当放开科创、绿色、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项目融资限制等。 2、“一揽子化债”取得积极成效,但城投企业仍面临较重的债务到期滚续、利息偿付、政府拖欠款占用压力,且地方财政承压背景下城投企业难以“独善其身”,拖底拿地等“输血”行为仍存,尾部风险可能继续释放。当前城投有息债务规模超 60 万亿,大量经营性债务、利息压力仍然突出;政府拖欠款问题也较严重,尽管财政部已安排了一定地方债务限额支持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但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地方收支承压背景下,仍然依赖政策端予以更多支持。此外,调研发现部分区域城投企业在获取化债资金、专项债收储资金或政府回款后,不乏再度举债并通过托底拿地、购买政府资产、缴税等方式向地方政府“输血”现象,城投企业实际获益有限。后续来看,建议加快债务置换节奏、提前使用下一年额度,适当将部分经营性债务、利息以及政府拖欠款纳入置换范围,并积极通过土地收储专项债、与房企联营开发等措施盘活、消纳存量土地资产,缓释流动性压力。 3、“十五五”时期将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和调整提出新要求,此背景下城投行业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但当前城投企业仍普遍面临资产流动性弱、优质资产稀缺、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需关注“债务-资产”转化率偏低对城投企业转型发展的制约。“十五五”时期将成为城投行业的“转型攻坚期、功能重塑期、风险出清期”,城投企业需顺应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逐步调整职能定位,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向城市综合运营等方面转变,并平衡好化解存量债务与拓展增量业务的关系。然而,伴随近年来我国经济修复承压,宏观效率进一步走弱,城投企业存量业务收益下滑,转型业务也面临“无优质标的可投”的难题,导致杠杆难以加上、难以加对。2024 年城投企业资产收益率中位数进一步下滑至 0.85%,有形资产对债务覆盖中位数仅 0.56、超九成企业不足 1 倍,并且资产流动性仍然偏弱,非流动性资产占比持续增加至接近 50%。此外,若盲目投资还可能
[中诚信国际]:2025年上半年城投行业运行回顾与下阶段展望:净融资连续4个月为负,警惕退平台加速风险显性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9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