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点评:拉长资产端考核周期,险资入市提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7月13日优于大市1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点评拉长资产端考核周期,险资入市提速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非银金融·保险Ⅱ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孔祥021-60375452kongxi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3060004联系人:王京灵0755-22941150wangjingling@guosen.com.cn事项:2025 年 7 月 11 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新增五年周期考核权重,推动险资长期入市。国信非银观点:《通知》通过将 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从根源上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的矛盾,持续释放险资增量资金潜力。结合偿付能力优化、风险因子调降等配套措施,险资有望持续加大资金入市规模。短期看,险资入市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活水;长期看,其“耐心资本”属性将持续推动以红利资产为代表的配置诉求,建议关注本次政策下相对受益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财险、新华保险。评论: 政策核心: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 70%,制度设计直击险资入市堵点7 月 11 日,财政部正式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财金〔2025〕62 号),标志着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落地。该政策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核心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由此前的“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升级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设定为 30%、50%和 20%。新规自 2025 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可参照执行。这一制度性突破旨在破解保险资金“长钱短投”的结构性矛盾。图1:资产负债匹配的原因与优势资料来源:保险资管业协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显著强化长周期考核的权重与覆盖期限。两大关键指标中,三年及五年周期权重合计达 70%,远超当年度考核的 30%。这一设计直指保险资金权益配置的核心矛盾:此前以年度为主的考核模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式下,市场短期波动直接冲击险企当期业绩,导致其对权益资产波动容忍度低,抑制增配意愿。《通知》通过拉长考核周期,为险资提供“以时间换空间”的制度保障,“熨平”短期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优化险资资产负债匹配。图2: 资产负债管理风格对比资料来源:保险资管业协会、中英人寿,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政策背景上,本次调整是对 2025 年 1 月六部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也是继 2023 年 10 月财政部首次引入“50%年度+50%三年周期”ROE 考核后的进一步深化。 资产负债匹配升级,负债端与资产端协同优化《通知》的提出对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提出精细化要求。其一,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管理。通知要求险企加强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成本收益、现金流等方面匹配”,合理确定权益比例。这要求险企从负债特性出发设计配置策略——例如寿险长负债周期可匹配长期股权资产,财险中短期负债则需侧重流动性管理。其二,投资能力专业化的提升。投研体系需适配长周期视角。《通知》强调“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投后管理”。险企需系统性升级组合管理能力,从追求短期收益转向构建长期价值。其三,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在长端利率下行与预定利率调降背景下,《通知》为险资增厚收益提供可能。随着未来资产端考核周期的拉长,险资可进一步加大优质红利类权益资产布局,提升长期收益中枢,缓解利差损压力。2025 年以来,头部险企分红险转型已初见成效,负债成本动态下移,叠加资产端考核的优化,预计将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图3:险资权益投资策略资料来源:太平洋寿险、保险资管业协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图4:资产管理负债决策框架资料来源:保险资管业协会、中英人寿,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投资建议:《通知》通过将 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从根源上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的矛盾,持续释放险资增量资金潜力。结合偿付能力优化、风险因子调降等配套措施,险资有望持续加大资金入市规模。短期看,险资入市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活水;长期看,其“耐心资本”属性将持续推动以红利资产为代表的配置诉求,建议关注本次政策下相对受益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财险、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下行;权益资产收益震荡导致的利润波动;保费收入增速不及预期等。相关研究报告:《非车险“报行合一”点评-重塑非车险生态,利好承保利润提升》 ——2025-07-09《保险业 2025 年 5 月保费收入点评与后续展望-结构优化与存款搬家,保费增速持续改善》 ——2025-07-02《寻找中国保险的 Alpha 系列之二-成本下行,利差改善与价值重估》 ——2025-06-25《2025 年一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点评-风险偏好提升,权益增量持续》 ——2025-05-22《保险业 2025 年一季报综述-负债端增长放缓,利润分化显著》 ——2025-05-07证券研究报告免责声明分析师声明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独立、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未就其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具体建议或所表述的意见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报酬,特此声明。国信证券投资评级投资评级标准类别级别说明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如有)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 6 到 12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报告发布日后的 6 到 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000300.SH)作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899001.CSI)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HSI.HI)作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SPX.GI)或纳斯达克指数(IXIC.GI)为基准。股票投资评级优于大市股价表现优于市场代表性指数 10%以上中性股价表现介于市场代表性指数±10%之间弱于大市股价表现弱于市场代表性指数 10%以上无评级股价与市场代表性指数相比无明确观点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行业指数表现优于市场代表性指数 10%以上中性行业指数表现介于市场代表性指数±10%之间弱于大市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代表性指数 10%以上重要声明本报告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本报告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
[国信证券]: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点评:拉长资产端考核周期,险资入市提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45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