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
“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2025年7月前言:变革中锚定未来,以责任与洞见照亮征程 1“十五五”时期能源行业关键议题 3趋势一:以能源安全为核心的新经贸秩序重塑能源产业价值链,驱动区域联盟崛起 5 与能源贸易多极化 趋势二:全球能源投资区域分化显著,中国持续引领,增量重心逐步向中东、拉美 9 拓展 趋势三:技术正成为重构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智能技术与新兴能源技术共同构建 13 更加灵活、稳定、低碳的能源体系 趋势四:全球能源转型中长期趋势不可逆转,碳监管在贸易和产能调控中作用日益 18 关键,成为转型重要抓手 趋势八:新兴市场驱动新能源需求增长,系统解决能力与本地交付能力共同构成新 35 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 趋势九: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入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周期,呈现市场化、智能化、 37 多元化新特征 趋势十:新能源发电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阶段,将推动电价机制与商业模式双重 40 变革 趋势十一:储能迈入高增长与市场化并进阶段,经济性提升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43趋势十二:新能源产业主体下沉到地方,能源企业角色分工明确 45 趋势五:油气行业中长期需求仍将维持高位,能源巨头调整升级转型战略 22趋势六:化工产业高端化与产能外迁并进,中国凭借产业链与市场优势崛起为全球 24 化工新材料产能重心 趋势七:煤炭达峰尚需时日,调节电源与煤化工双轮驱动产业功能重塑 28目录化石能源高效转型全球能源系统重构42134新能源发展新周期1“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 | 前言:全球能源行业的变与不变前言:变革中锚定未来,以责任与洞见照亮征程迈入十五五,国际政治格局动荡加剧,大国博弈持续升温,全球化逆流更为明显,能源安全与自主可控重新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焦点。同时,全球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能源,已然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安全与科技竞争的交汇点。同时,我们看到全球能源需求重心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而东移,亚洲、非洲、中东成为能源消费与技术应用的主要增量市场。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更趋区域化、多元化,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互补与竞争中构建起新的供应体系。面对气候变化压力、能源系统转型与产业重构的多重挑战,全球能源行业步入深度调整与重塑的新时代。尽管能源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但支撑全球能源系统运行的底层逻辑仍未根本改变。未来五年全球能源发展的主线与趋势将在“变”与“不变”两个维度切换、更迭:变化:全球能源系统性重构与多元化演变加速技术革命推动商业新范式。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加速演变。能源消费模式从“集中+稳定”转向“分布+弹性”。中美战略博弈、地区间冲突加剧能源安全焦虑,推动各国加快“自主可控”的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合作模式由全球化转向“区域联盟+ 战略资源控制”主导,中东推进“油气+氢能+绿色电力”出口,欧盟加快构建“欧洲能源共同体”,亚非国家推动区域协同。新兴经济体电气化、城市化和数字化进程加快,带来全天候、可调节的用能需求。能源消费模式由传统工业主导向智能制造、电气化交通、数据中心等新兴载体转移,负荷曲线更为复杂,对系统柔性提出更高要求。油气供应重心从俄乌方向向中东、美洲等地区转移,绿氢、绿电等新型能源贸易路线逐步成形。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油气投资将继续向中东集中,同时新建跨境输电和氢气通道数量倍增,形成多元化、可控性的“能源走廊”体系。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预测、调度、交易、碳管理等场景,推动能源产业从“产品导向”向“数据驱动+系统集成”升级。未来五年全球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市场年均增长将超过12%,能源科技企业与平台型公司的边界日益模糊。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深度调整。2“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 | 前言:全球能源行业的变与不变不变:支撑全球能源系统运行的底层逻辑依然稳固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温和增长。能源安全与成本仍是核心考量。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短期难以撼动。能源转型短期内面临政策扰动,但长期趋势不可逆转。尽管能效提升,但随着全球人口增长、新兴经济体工业化与电气化进程持续推进,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仍将保持年均1.5~2%温和增长。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长是全球能源消费扩张的核心动力;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能源需求也将持续扩张,支撑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稳定增长。美国能源转型政策出现回摆,对全球转型步调造成扰动,但欧盟、亚洲、中东、拉美的主要经济体仍坚定推进能源转型,虽然节奏因地而异,但清洁低碳的转型方向不可逆。根据IEA和IRENA等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发电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达到50%,全球清洁能源装机较2022年实现翻番,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电力系统绿色化与交通电气化进程全面加速,标志着能源转型已从政策倡导进入系统性落地阶段。尽管可再生能源供给侧能力快速增长,但到2030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73%。在航空、航运、重工业等难以电气化的场景,替代方案在未来五年难以形成大规模应用,化石能源仍为不可替代的能源形式。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可负担性和自主可控仍是各国政府在能源政策制定中的核心考量因素。即便在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能源转型也必须在“绿色低碳”、“能源安全”与“经济承受力”三者间寻求平衡。一方面,地缘冲突、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以及全球供应链不稳定,使得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另一方面,成本因素仍是决定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否获得长期政策支持和市场接受度的关键,特别是对尚处于示范或初期商业化阶段的技术。未来五年全球能源行业的变化以结构重构、主体多元、技术驱动为主要特征,而其不变的底层逻辑则是能源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统筹平衡。对中国而言,在绿色转型大方向确立的同时,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将在较长时期内共存共进、协同演化。传统能源仍是未来五年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电力保供、工业支撑、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短期难以被替代。与此同时,风光、氢能、储能与电动化等新兴能源形态加速成长,推动全球脱碳,也孕育着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升级。十五五,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的重心将“内外双发力”:内需端,新能源发展从以设备部署为核心转向以系统稳定性、消纳能力与响应能力为导向的系统协同优化;外需端,欧美市场壁垒加高,“东南亚+中东+拉美”正在成为中国能源企业新的外部支点。同时,中国能源企业也必将在内外双重压力中锚定新机遇,在结构优化与全球布局中瞄准发力点。十五五,德勤中国能源资源与工业行业团队仍将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及对行业的高度责任感,潜心钻研,深耕实践,探索能源产业链关键节点的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解读主要市场的政策演进与产业深意,与所有能源产业参与者共同寻求破局之道。德勤(中国)能源资源与工业行业主管合伙人2025.07.093“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 | “十五五”时期能源行业关键议题“十五五”时期能源行业关键议题全球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度重塑期,能源转型、地缘政治、技术革命叠加,打破了既有能源体系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与制造大国,既面临国际规则重构的外部挑战,也承载着推动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内在需求。本系列议题从全球能源系统重构、化石能源高效转型、新能源进入发展新周期三个层
[德勤]:2025“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74M,页数7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