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极快充电生态发展白皮书2025

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参编单位主编单位: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单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菲尼克斯(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1第一部分综述篇人类社会过往发展“G∝E∝C”即经济增长与能耗及碳排放成正比的局面,亟待改变。自 19 世纪以来,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取能源,导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目前比工业化前(1890年) 已升高近 1.5℃。2015 年第 21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确立了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 1.5℃的目标。这要求在 2030 年全球碳排放降至 2010 年的50%、在 2050 年前实现净零排放。据联合国最新数据,20 国集团(G20)CO2排放量占全球约80%。目前若要使《巴黎协定》的 1.5℃温控目标得以维持,全球 CO2排放量须在 2030 年前每年减少 9%,任务艰巨而迫切。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环境和能源带来了巨大压力,成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根据 IEA 数据,交通领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领域,占比达到 25%,同时也是过去十年排放总量增速最快的领域。据中汽中心测算,汽车碳排放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 80%以上,占全社会碳排放 7.5%左右。传统燃油汽车保有量大、使用阶段的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高的主要因素。广泛采用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已成为大国竞争、“双碳战略”和经济转型的最重要抓手。电动汽车比燃油车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减半,电动汽车的普及将打破“G∝E∝C”的旧规律。我国较早的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以及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全新发展机遇,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稳步有序的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升级。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自 2014 年起始终居于全球首位,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8.90%;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 2023 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极大促进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而公共直流充电设施却明显不足。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数据可知,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1281.8 万台,同比增加 49.1%,中国充电枪:电动汽车比例≈1:2.45。私人充电桩因其低成本和便捷性,占比 72.08%,成为市场主力。相比之下,公共充电桩数量较少,仅占 27.92%,而公共充电桩目前仍以慢充桩为主,直流充电桩占比仅有 45.91%,公共直充枪:新能源汽车比例≈1:19,暴露出公共直流补能设施的不足。公共充电桩功率分布与电动汽车用户选择比例差距明显,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大功率充电设施补电。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23 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直流充电设施功率建设数据统计,30kW 以下充电桩占比 28.9%,60-150kW 充电桩占比 45.6%,150-180kW 充电桩占比 7.9%,180kW 以上充电桩仅占比 10%。但从电动汽车用户选择使用充电桩功率的数据来看,14.7%的电动汽车用户选择 60-90kW 充电桩,39%的电动汽车用户选择 90-150kW 充电桩,28.7%的电动汽车用户选择 150-210kW 充电桩,而选择 60kW 以下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用户仅为 5.9%。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电动汽车用户对于极快补能的需求愈发强烈。现有充电设施不能满足用户“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的补能需求,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随着 800V 车型的逐渐放量,超大功率充电场站建设加快,用户快速补电的需求将成为现实。上述极快充电指标的实现,客观上要求:电池的充电倍率至少达到 5C,提供充电的充电桩额定功率一般不小于 400kW(针对乘用车)。本报告正是基于极快充电对电动汽车普及的巨大作用,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2系统地汇总、介绍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参考、贡献力量。特别需要申明的是:本报告研究的对象不是大功率充电(HPC)或者通常的“超级充电”,而是对极快充电这种快速补能方式进行介绍;本报告讨论的问题以及所得出的结论,不作为行业发展的指导或规划,仅代表参编单位在极快充电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产品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共同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3一、极快充电发展背景和必要性(一)极快充电发展背景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主机厂纷纷布局高压快充技术在国家政策及市场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公安部最新统计,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 2209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 70.34%(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 6.26%)。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用户对充电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机厂纷纷布局快充技术,相较于单纯提高电流的快充技术,高压快充技术具有高效充电区间更大、功率峰值更高、技术难度较小、成本相对可控等优势。目前,高压快充技术为除特斯拉(大电流技术)之外的汽车企业广泛采用,成为引领快速补能的主流趋势。图表 1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图表 2 国内外主机厂 800V 高压平台车型研发情况品牌电压功率电流快充续航能力量产时间吉利400/800V360kW600A充电 5 分钟,续航 120km极氪 001 已量产保时捷800V350kW-10%~80%电量 20 分钟Taycan 已量产广汽埃安880V480kW600A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kmAIONV Plus 已量产,昊铂 GT 已量产北汽极狐800V187kW-充电 10 分钟,续航 196kmAlphaS 华为 HI 版已量产奥迪800V270kW-充电 5 分钟,续航 100kme~

立即下载
汽车
2025-07-07
49页
4.59M
收藏
分享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极快充电生态发展白皮书2025,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59M,页数4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A股整车最新PS(TTM)1.8倍
汽车
2025-07-07
来源:汽车周观点:6月第4周乘用车环比+3.9%,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查看原文
SW商用载货车为载客车的PB(LF)的0.80倍
汽车
2025-07-07
来源:汽车周观点:6月第4周乘用车环比+3.9%,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查看原文
可比公司估值
汽车
2025-07-07
来源: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
查看原文
绝对估值相对折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元)
汽车
2025-07-07
来源: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
查看原文
FCFF 估值
汽车
2025-07-07
来源: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
查看原文
公司盈利预测假设条件(%)
汽车
2025-07-07
来源: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新型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