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财报背后,如何看待联影医疗的投资价值点?
2024 财报背后,如何看待联影医疗的投资价值点?摘要:是时候从一家全球医疗影像巨头的角度来审视联影医疗的价值。作者:市值风云 App:观韬一、医疗影像行业年鉴:波动与机遇并存,拐点已现用机遇与波动并存来形容 2024 年的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再恰当不过。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工作任务,医药、医疗设备作为永远的朝阳行业,以研发、创新、创造为主要内生驱动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3 月份,国务院明确发文,鼓励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等医疗设备更新改造,5 月底,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发布《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设备更新落地实施。12 月,国家财政部起草发布《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政府采购活动中既有本国产品又有非本国产品参与竞争的,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予 20%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2025 年 3 月底,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重点强调完善审评审批机制,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利好政策从年头贯穿年尾并且仍在持续,而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作为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市场,更是被反复强调,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医疗反腐、设备更新节奏落地较慢一定程度延缓了需求释放,多家医疗影像设备公司均在年报中表示 2024 年行业规模有较大收缩。公开数据也显示,截至 2024年 12月 20日,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公开招中标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1.5%。(万东医疗 2024 年年报)(迈瑞医疗 2024 年年报)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曾一度被 GE 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三家外资巨头垄断,但三巨头 2024 年中国区业务表现也都不好。GE 医疗中国区营收同比下滑 15%,飞利浦中国市场下滑约 18%,西门子的财年是每年 10 月 1 日到次年的 9 月 30 日,其 2024 财年订单同比下滑 12%,营收同比下滑 8%,也印证了国内行业规模的整体收缩。近日,联影医疗正式发布年度报告,2024 年总营收 103 亿,同比下滑 9.73%,净利润 12.62 亿,同比下滑 36.08%,业绩基本反应了行业 2024 年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自 2024 年 4 季度以来,国内医疗设备公开招标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 2025 年一季度,根据众成数科统计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医疗设备招投标规模同比增长 67.49%,其中影像设备同比增长 85.47%,全市场都在强劲复苏。2025 年一季度,联影医疗营收同比增长 5.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6%,鉴于招投标和收入确认之间的时间差,回暖信号也已非常明显。尤其与其他一众医疗器械公司相比,显示出了深厚的市场根基。这家国产医疗影像龙头究竟是靠什么在 2024 年行业困境中实现市场份额逆势增长,在行业复苏中率先实现业绩强劲反弹?二、高端引领突围风云君首先发现,虽然 2024 年国内市场需求阶段性错配,但联影医疗的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仍在提升,整体业务新增份额同比增长超 3 个百分点,高端产品更是提升近 5 个百分点。通过高端持续引领突破一直是联影医疗的核心打法,自 2011 年成立伊始,公司就确立了高举高打的市场策略,对标国际顶尖标准,先从高端领域做起。2013 年,成立第三年,联影医疗就推出国产首款 96 环光导 PET/CT,填补国内高端核医学设备空白;2018 年,公司国内首款一体化 TOF PET/MR 的发布,更是助力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一体化 PET/MR 能力的国家。2019 年,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款 2 米轴向视野全身 PET/CT,将全身动态成像灵敏度提升 40 倍,具备卓越的深部微病灶探查能力,成为肿瘤精准诊疗、新药研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基于此,联影医疗的PET/CT销量不但连续九年蝉联国内市场第一,全身PET/CT的全球装机量更是持续领跑,实现对国际顶尖标准的超越。我国 DSA 的国产化率低于 10%,亟需现象级产品引领突围,2024 年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台“零噪声”DSA--uAngio AVIVA,引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惊呼“这是中国 DSA 领域的 DeepSeek 时刻”。2024 年,联影医疗国内 DSA 订单超 50 台,并建成 10 余家国家级/省级示范中心,产品市场导入提速。这都是联影医疗通过高端突破持续引领突围的缩影,为什么一定要坚持高端突围,因为只有高端突围才能打破垄断,才是真正实现突围。曾几何时,国内医疗影像行业被 GPS(GE 医疗、飞利浦、西门子)高度垄断,在联影医疗之前,众多先行者也看到了国产影像设备的替代机会和崛起必要性,但该被 GPS 垄断还是垄断,一度被三巨头拿走 90%以上市场份额。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先天禀赋的缺陷,只能先从中低端做起,积攒技术、经验、资本和市场,然后尝试往高端去突破,但巨头们也不是龟兔赛跑中那只傲慢的兔子,它们也在想尽办法确保持续领先。“唯有豪情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果一开始就缺乏同国际巨头在高端领域正面硬刚的实力和勇气,然后幻想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对巨头超越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把从低端到高端领域的突破路径比作往山上推石头,那么高举高打,坚持高端突围然后顺势向低端渗透则好比从山上往下推石头,难易程度一目了然。2024 年,联影医疗国内 40 排及以下基础型 CT 市场稳居第一,64 排-80 排中高端机型持续领先,在高端突围引领下,中低端市场的开疆拓土水到渠成。实力使然,联影医疗还承接了光子计数能谱 CT、磁共振引导的放疗直线加速器和基于无线功率传输技术的 CT 滑环研发等数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规划,这些代表了医学影像领域最高端、最前沿技术,也都是未来持续突破的基石。在高端突围和持续创新引领下,联影医疗“技术攻坚-产品迭代-价值释放”的战略闭环价值也将如滚雪球般持续放大,愈加凸显。也因此,看好医疗影像行业,认对高端突围、认准“行业引领者”是关键。三、全球化提速,海外强劲增长,掌握复制之钥风云君还发现,联影医疗的全球化布局作为发展支点还在进一步深化,在国内市场面临阶段性收缩的情况下,为公司业绩提供了相当程度的支撑。2024 年,公司海外营收同比增长 33.8%,达 22.2 亿,占营收比重也来到 22%的历史新高。在全球市场,联影医疗打造影响力的路径依旧是从高端突破,努力成为国际全球顶尖标准的设计者和制定者,2024 年高端机型在全球 40 多个国家签单近 300 台。这恰恰是联影医疗能够在海外实现快速发展的底层原因,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全球领先性产品拿下欧美日等高端市场的顶尖用户,由此向外辐射,构建全球用户网络。国际顶级临床和科研机构代表了影像设备领域最尖端、最前沿的探索和需求,2019 年,联影医疗联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顶尖分子影像团队,推出行业首款全身 PET/CT,一举奠定北美市场影响力。目前,联影医疗的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已进驻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美国
[北京韬联科技]:2024财报背后,如何看待联影医疗的投资价值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3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