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资本市场聚焦(二)-引长钱、促长投、兴科技,一揽子金融政策提振市场预期

行业研究 行业深度 非银金融 证券研究报告 HTTP://WWW.LONGONE.COM.CN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后的所有说明和声明 [Table_Reportdate] 2025年05月09日 [table_invest] 超配 [Table_NewTitle] 引长钱、促长投、兴科技,一揽子金融政策提振市场预期 ——资本市场聚焦(二) [Table_Authors] 证券分析师 陶圣禹 S0630523100002 tsy@longone.com.cn [table_stockTrend] [table_product] 相关研究 1.券商一季报业绩大幅增长,保险NBV延续高增势头——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50428-20250504) 2.从蚂蚁要约收购耀才证券,看金融科技并购券商的国际化布局——资本市场聚焦(一) 3.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可调整,特别储备与平滑机制保障稳健运行——保险业态观察(三) [table_main] 投资要点: ➢ 事件: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会议并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我们从“引长钱、促长投、兴科技”三个维度来解读对资本市场相关的政策影响。 ➢ 引长钱:流动性注入叠加制度优化,长期资金配置空间再扩容。我们归纳下来大约有四个维度的政策或制度优化来推动长钱入市:1)宏观层面上,央行采用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推动降准降息同步发力,市场流动性预期大幅提升;2)证监会表态全力支持中央汇金的类“平准基金”功能发挥,其作为应对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国际实践中已有丰富经验并取得显著成效,我们预计稳市场作用将愈发显著;3)央行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打通,额度使用充分的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将进一步释放业务空间,工具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得以提升;4)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的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于4月提升5%,若新规下以提高3%比例来测算,有望带来约1万亿元增量资金;5)在前期1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的基础上,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资金,增强市场韧性,也可提升险企投资表现以夯实业绩增长基础;6)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降低权益投资资本占用,提高资金运用灵活性,且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提上日程,为资产配置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长钱入市力度可期。 ➢ 促长投:落实公募长周期考核,并购重组引导价值投资。1)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出炉,从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维度提出监管指引,其中明确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改变了以往无论业绩好坏均按固定费率收取管理费的“旱涝保收”模式,差异化的收费制度安排更能激励基金管理人努力提升投资业绩;同时,将投资收益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一改过往关注扩大规模而对投资收益重视不足的问题,努力为投资者获取更好回报。此外,方案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并与薪酬制度挂钩以优化激励机制,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10bp的基金经理,要求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2)证监会拟出台重大资产重组新规,拟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并购重组也能提升企业投资价值,让投资者更关注企业长期发展潜力和内在价值,进而引导长期资金“长投”理念的形成。 ➢ 兴科技:债市“科技板”破茧,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箱再升级。1)央行和证监会联合设立债市“科技板”,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同时也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提供便利;沪深北交易所也出台相应配套细则以进一步支持债市“科技板”落地实施,预计有望显著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质效;2)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一方面通过优化信贷服务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强化保险保障以落实风险分担。此外,监管也鼓励扩大股权投资,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多措并举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重点领域风险明显上升,区域经济明显转弱,美联储降息落地节奏不及预期,银行业资产负债期限匹配风险。 -30%-13%4%20%37%54%70%24-0524-0824-1125-02申万行业指数:非银金融(0749)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 HTTP://WWW.LONGONE.COM.CN 2/16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后的所有说明和声明 行业深度 正文目录 1. 引长钱:流动性注入叠加制度优化,长期资金配置空间再扩容 .... 4 1.1. 降息降准同步发力,市场流动性预期大幅提升 ............................................ 4 1.2. 全力支持类“平准基金”,稳市场作用愈发显著 .......................................... 5 1.3.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额度打通,提升工具便利性和灵活性 .............................. 6 1.4. 险资权益投资上限进一步提升,预计带来万亿增量资金 .............................. 7 1.5.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 600 亿元 ................................. 8 1.6. 调降险企股票投资风险因子,保险集团资本补充提上日程 .......................... 9 2. 促长投:落实公募长周期考核,并购重组引导价值投资 ............ 10 2.1. 建立公募基金费率浮动机制,全面落实三年长周期考核 ............................ 10 2.2. 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强链补链” .......................................11 3. 兴科技:债市“科技板”破茧,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箱再升级 ..... 12 3.1. 创设债市“科技板”,以制度创新激活科技金融“债动力” ...................... 12 3.2. 优化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服务,加大新质生产力服务力度 ........................ 14 4. 风险提示 .................................................................................... 15 证券研究报告 HTTP://WWW.LONGONE.COM.CN 3/16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后的所有说明和声明 行业深度 图表目录 图 1 规模排名前 10 股票型 ETF 资金净流入 .............................................................

立即下载
金融
2025-05-09
东海证券
陶圣禹
16页
0.75M
收藏
分享

[东海证券]:非银金融:资本市场聚焦(二)-引长钱、促长投、兴科技,一揽子金融政策提振市场预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5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上市银行分组数据对比
金融
2025-05-09
来源: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业绩筑底曙光初现
查看原文
上市银行主要财务数据
金融
2025-05-09
来源: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业绩筑底曙光初现
查看原文
分类型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大行相对稳定,中小银行增速回落明显
金融
2025-05-09
来源: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业绩筑底曙光初现
查看原文
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回落
金融
2025-05-09
来源: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业绩筑底曙光初现
查看原文
分类型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增速
金融
2025-05-09
来源: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业绩筑底曙光初现
查看原文
上市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回升至 0 附近
金融
2025-05-09
来源: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业绩筑底曙光初现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一揽子金融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提振作用,聚焦"引长钱、促长投、兴科技"三大维度,旨在优化市场流动性、引导长期投资并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1. 引长钱方面,政策通过降准降息、支持类"平准基金"功能、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额度打通及提升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等措施,预计将带来约1万亿元增量资金,显著增强市场流动性和韧性。 2. 促长投方面,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出浮动费率制度和三年长周期考核机制,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同时并购重组新规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逻辑进行整合,引导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形成。 3. 兴科技方面,债市"科技板"的设立及配套细则完善将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质效,同时科技信贷、保险和股权投资等多措并举,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4. 政策组合通过制度优化和市场工具创新,系统性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形成了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5. 风险方面需关注改革推进不及预期、重点领域风险上升及外部货币政策变化等因素可能对政策效果产生的制约作用。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