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研究框架暨2025中期投资策略:兼顾红利与周期属性,平衡“核心+卫星”组合

●行业竞争加剧,区域性银行改革深化。全国性银行(国有行、股份行)凭借资本、网点、客户、综合经营等优势占据市场高地,而数量众多且规模偏小的区域性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则处于被动位置。近年,竞争加剧倒逼改革深化,区域性银行迎来重组兼并潮。区域性银行并购重组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增强金融稳定性。●近年行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存贷、债权类投资、同业业务,产生利息收入与投资收益,营收贡献度高。资产负债业务对业绩的驱动可拆解为量(资产规模)、价(净息差、投资收益率)、质(资产质量)三大因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与政策、监管(中观)及银行自身经营行为(微观)三个维度。近年量、价、质均面临不同程度下行压力,其中,息差与局部资产质量压力较为明显。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投行、信用卡、财富与资产管理等业务,产生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部分银行营收贡献度较高,近年受降费及资本市场冲击较大。银行业务模式差异较大,全国性银行业务较为多元,区域性银行则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底部维持平衡,利润与分红有望保持稳定。规模:受需求放缓及隐债置换影响,对公信贷预计承压;受益于稳地产、促消费政策,个人信贷压力预计缓解;受益于政府债扩容,投资端预计提速,对规模的驱动依然较强。息差:5月存款降息力度超过LPR,息差压力或趋于平缓。非息:宏观经济底部蓄势,债市或趋于平缓,交易业务收入面临高基数压力;资本市场改善,保险与公募降费影响淡化,中间业务收入迎来修复窗口。资产质量:个人信贷质量仍面临不确定性,但拨备盈余、隐债置换、资本夯实等积极因素释放不良处置空间,预计整体资产质量仍能动态中保持稳定。税费方面:存款利率下降滞后于贷款,收入端依然承压的背景下,降本增效力度依然较强;其他方面:国际结算、贸易融资收入或因关税而承压;分红意愿保持积极。综合而言,预计头部银行利润规模与分红比例仍保持稳定。●兼顾红利与周期属性,均衡布局。2023年以来,房地产、城投及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上市银行分红展现良好稳定性。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过程中,股息率优势仍对保险、社保基金、指数基金、红利低波公募等中长期资金具有吸引力。展望后市,预期稳定的利润与分红水平仍将在低利率环境中为银行行情提供显性支撑;此外,基本面视角,后续宏观政策持续加码或催生边际改善预期,特别是消费与投资修复将缓解银行业个人风险上升、存款定期化加剧等痛点,有望为行情提供潜在支撑。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已接近近十年中枢水平,建议后续采用 “核心 + 卫星” 配置策略,均衡布局:以高股息属性的国有大行构建核心组合,同时搭配具备周期弹性的头部中小银行作为卫星组合。●风险提示:个贷风险快速上升;制造业风险快速上升;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明显大于存款利率导致息差明显收窄;中小银行风险快速上升。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东海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民营银行外资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协会中央银行行业自律市场经营主体监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单位:个资料来源:金管局, 东海证券研究所,截至2024/12/3140625312397156715382145823156321411912412621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直销银行住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 全国性银行(国有行6家+股份行12家,A股上市6+9家)工农中建:网点覆盖全国,城市与县域市场布局较为均衡邮储银行:网点覆盖全国,自营+邮政集团代理,县域市场占优交行及股份制银行:网点覆盖全国,经济发达二三线城市占优● 区域性银行(城商行+农商行,A股上市17+10家)2017年以来异地经营管理趋严,跨区经营格局稳定城商行:以省内市级市场为主,头部银行实现跨省经营,跨省重点布局相邻省份、北上广深等农商行:以省内县域市场为主,部分头部银行获得跨省资格,如常熟银行通过投资管理行牌照经营多省村镇银行● 民营银行(微众、网商等)互联网渠道为主,主要覆盖小而散的长尾客户资料来源:金管局、Wind, 东海证券研究所,截至2025/05/31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及占比,单位:万亿元,%194,43 73,16 64,14 60,13 63,14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其他类金融机构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东海证券研究所银行业经营走向分化竞争力上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竞争力稳定,行业地位稳定竞争力下降,行业地位下降市场空间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供需两旺规模快速扩张息差走阔资产质量向好2012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空间趋于饱和,竞争加剧 规模增速放缓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压力局部显现2016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息差与资产质量压力加大经营分化明显中小银行风险上升市场兼并重组加快● 背景:规模放缓、息差下行,行业竞争加剧,中小银行风险上升;监管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改革实践:2019年以来形成重组兼并潮,中西部、东北地区整合案例较多,合并为主(如城商行:中原银行、山西银行、新疆银行、四川银行、徽商银行等;农商行:秦农银行、辽宁农商行、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等)● 意义:发挥规模效应,整合客户资源,提升中小银行市场竞争力;消化不良资产,借助大行管理优势,防范化解风险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东海证券研究所国有行股改城市信用社→城商行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扩张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重组兼并商业银行改革持续深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东海证券研究所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 模式一:全省统一法人农商银行集中省内农信金融资源合并成立单一法人机构,如海南农商行、辽宁农商行优点:集中管理、统一调配资源,发挥规模效应;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模式二: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下参上模式:省内农信机构共同出资设立联合银行,下级农商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省级层面的决策和管理中,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上参下模式:地方财政、国企出资设立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它作为上层机构对下级农商行持有股权,对下级机构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直接管理和指导,如河南、山西农商联合银行优点:保持两级法人地位不变,下级自主决策权高。该模式是目前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模式,其中“上参下”更普遍区域性银行法人机构数量,单位:个资料来源:金管局, iFinD,东海证券研究所,截至2024/12/31● 模式三:省级机构与实力较强的农商银行并行发展实力较强的母银行增持区域内中小银行股份,以大股东身份参与下级银行经营管理, 母银行和省联社并存(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优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扩大金

立即下载
金融
2025-07-03
东海证券
王鸿行
63页
1.93M
收藏
分享

[东海证券]:银行业研究框架暨2025中期投资策略:兼顾红利与周期属性,平衡“核心+卫星”组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3M,页数6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25 PB-ROE
金融
2025-07-03
来源: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仍在进行时
查看原文
图 24 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单位:%)
金融
2025-07-03
来源: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仍在进行时
查看原文
图 23 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比例提升
金融
2025-07-03
来源: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仍在进行时
查看原文
图 22 上市银行分红率稳中有升(单位:%)
金融
2025-07-03
来源: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仍在进行时
查看原文
图 21 银行业绩波动低于红利指数业绩波动(单位:%)
金融
2025-07-03
来源: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仍在进行时
查看原文
图 20 经济增速放缓时红利指数趋势上行
金融
2025-07-03
来源: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仍在进行时
查看原文
ai总结
AI智能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银行业竞争格局、经营压力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区域性银行改革深化、行业经营压力加大,但利润与分红有望保持稳定,建议均衡布局红利与周期属性。 1. 行业竞争加剧,区域性银行改革深化。全国性银行凭借综合优势占据市场高地,区域性银行则面临重组兼并潮,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防范风险。 2. 行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资产负债业务受宏观经济、政策及监管影响,量、价、质均面临下行压力;中间业务受降费及资本市场冲击较大,银行业务模式差异显著。 3. 底部维持平衡,利润与分红有望保持稳定。对公信贷承压,个人信贷压力缓解,投资端提速;息差压力趋于平缓,中间业务收入迎来修复窗口,资产质量动态稳定。 4. 兼顾红利与周期属性,均衡布局。低利率环境中,银行股息率优势对中长期资金具有吸引力,建议以高股息国有大行为核心,搭配弹性中小银行作为卫星组合。 5. 风险提示包括个贷与制造业风险上升、息差明显收窄及中小银行风险快速上升,需关注政策加码对消费与投资修复的潜在支撑作用。
热门报告
加入社群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