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最前瞻”系列报告之一: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证券研究报告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引进来”与“走出去”?证券分析师:罗钻辉 A0230523090004孙冀齐 A0230523110001..——保险行业“最前瞻”系列报告之一www.swsresearch.com证券研究报告2核心观点◼ 新“国十条”有望开启保险机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新篇章。新“国十条”提出“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支持优质境外保险机构来华设立法人机构及分支机构。支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入股境内保险机构。鼓励中资保险机构稳步拓展海外业务”。1)“引进来”:既是金融开放的重要一环,也有望通过引入外资股东为中小机构化险提供新的潜在解决方案;2)“走出去”:既是“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有望提升境外资产配置,为化解利差损风险提供新思路。◼ 保险机构的国际化布局主要涵盖收购境外公司股权/设立境外子公司两种方式,整体来看在新市场中”开疆扩土“颇具挑战性。•中资保险机构“走出去”的尝试:1)保险公司“走出去”:成功案例有限,复兴葡萄牙保险表现较为亮眼。2)保险资金“走出去”:中国香港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险资布局境外的第一步,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规模为4760亿元,仅占保险资金投资规模的1.9%,显著低于监管要求上限(15%)。新”国十条”超预期提出“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预计下阶段头部公司境外资产配置将迎边际放松。•外资保险机构对中国大陆保险市场的探索:成功案例稀缺,友邦人寿表现亮眼。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紧密相关。2001年,中国加入WTO,允许外资通过合资方式设立寿险公司,但与亚洲其他开放市场相似的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并没有成为主导,无论是强强联手的“保-保”模式、资源嫁接的“保-企”模式都没有实现长足的成功。友邦保险为外资布局中国大陆市场的标杆企业,公司坚定独资经营的模式,虽然前期通过分公司经营的方式致使其无法新设分公司,但聚焦高净值客群、发展高质量代理人队伍的经营策略卓有成效。2019年监管放开外资持股比例后,公司实现“分改子”,并快速推动区域扩张战略。◼ 境外保险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实践:策略分化,有喜有忧。1)英国保诚:自二十世纪初开启全球扩张,以英国殖民国家为第一站,业务逐步涵盖欧洲、美国、亚洲。集团在欧美区域战略以并购驱动快速扩张为核心,在亚洲则选择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大力推动,保诚香港业务表现亮眼,市占率位居市场前列。2)东京海上:监管政策影响下,公司在日本境内的竞争力承压,选择启动国际化布局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国际并购是公司保费收入、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增长的可持续性较弱。◼ 参考历史经验,无论是中资公司境外扩张还是外资公司布局中国,在开拓新市场时,机遇总是与风险共生,因此前瞻性规划及布局至关重要:1)充分评估自身实力,避免盲目扩张;2)充分了解境外市场,因地制宜确定经营目标和经营模式;3)明确新市场中公司的经营定位,保持战略定力;4)充分评估经营及企业并购的潜在风险;5)理性评估境外资产配置的优缺点。◼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境外业务风险高于预期、境外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主要内容31. 新“国十条”引领保险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步入新阶段2. 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大陆市场的探索3. 中资保险机构“走出去”的尝试4. 境外保险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实践5. 中资保险公司布局境外业务的建议6. 风险提示www.swsresearch.com证券研究报告1. 新“国十条”落地,保险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步入新阶段2024年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引领保险行业中长期发展的第三个“国十条”正式落地。➢ 新“国十条”明确保险行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 新“国十条”政策放松超预期。•境外资产配置有望迎来放松:《意见》提出“依法合规运用金融衍生品。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下阶段险资境外资产配置政策或将迎来放松,为利差损风险化解提供新的潜在方案。•产品形态进一步拓宽:《意见》提出“稳步开展境内外币保单业务”。近期大陆赴港投保需求旺盛,支持境内机构拓宽业务范围,在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有望为业务增长培育新动能。•支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意见》提出“支持优质境外保险机构来华设立法人机构及分支机构。支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入股境内保险机构。鼓励中资保险机构稳步拓展海外业务”。新“国十条”延续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政策导向,与前文长期发展目标中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相呼应。4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申万宏源研究www.swsresearch.com证券研究报告1.1“引进来”:既是金融开放的重要一环,也有望为中小机构化险提供新思路5资料来源:《中国寿险业研究》、中国政府网,申万宏源研究➢ “引进来”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一环。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保险行业积极践行高水平放开政策导向,2月26日,金管局发布《关于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对于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二十亿美元”的限制。➢ “引进来”有望为中小机构化险提供新思路。化解中小机构风险是当前保险行业“化风险”的重要工作之一,新“国十条”明确风险机构处置方案,《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保险法修订草案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小机构化险进程有望提速。参考日本人身险行业利差损风险暴露时期,外资保险公司是风险机构化险的重要参与者,AIG、保德信人寿曾分别参与千代田生命及协荣生命的救助,引入外资股东有望为下阶段中小机构化险的提供新的潜在解决方案。图1: 利差损风险暴露时期,日本寿险业通过引入外资、中小机构合并及强强联合三种方化解风险www.swsresearch.com证券研究报告1.2“走出去”:既是“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有望为化解利差损风险提供新思路6资料来源: 中国政府网、中国日报网、保险资管业协会,申万宏源研究◼ “走出去”是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行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为“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 ,我们认为鼓励中资保险公司“走出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即新发展态势下,头部保险公司不仅将受益于中国大陆保险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同时有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1月9日,人保财险在香港分别与AXA安盛香港及澳门、安盛天平签署三方项目合作备忘录,人保香港签署双方项目合作备忘录,在车险领域搭建多层次、多领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自身在新能源车险经营方面优势,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走出去”有望为化解利差损风险提供新的潜在解决方案。根据监管要求,险资境外投资规模需满足:1)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2)不得超过外汇局核准的投资付汇额度。截至2023年末,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规模为4760亿元,占保险资金投资规模的1.9%,远低于监管要求上限。我们认为,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最前瞻”系列报告之一: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86M,页数6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