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报告
银行业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报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安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元鸿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25 年 1 月1报告执笔人:曾刚 徐蓓芸调研组成员: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首席专家 主任骆立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副主任陈妮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运营发展部 副主任高勇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特聘高级研究员;上海安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杨川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特聘高级研究员;上海新诤信科技投行 创始合伙人曹雪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课题顾问;北京天元鸿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柴楠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课题顾问;北京天元鸿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徐蓓芸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贺霞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2目录一、科技、产业与科技金融 .....................................................3(一)科技金融的政策环境 .......................................................4(二)银行业科技金融发展情况 ...................................................8二、银行业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10(一)顶层设计:科技型企业特点与传统融资经营策略的差异 ........................10(二)产品服务创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缺乏抓手 ....................... 11(三)生态协同:“股、贷、债、基、顾、保、担”尚未形成合力 ...................... 12(四)信息不对称:科技产业和技术带来更多专业和风险挑战 ........................13(五)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专业性要求高 ........................14(六)政策限制:股权性投资知识产权共享存在政策监管限制 ........................14三、银行业科技金融的创新探索 ................................................15(一)战略机制创新 ............................................................15(二)产品服务创新 ............................................................18(三)生态协同创新 ............................................................20(四)数字赋能创新 ............................................................21四、银行业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展望 ............................................24(一)银行机构创新与发展的重点 ................................................24(二)科技金融政策优化的重点 ..................................................303一、科技、产业与科技金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前沿科技成果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化阶段,并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战略性产业。经过十余年的研发孕育与技术积累,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始加速“由虚向实”,逐步从早期的消费侧创新,转至当前的供给侧创新,为生产组织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对经济增长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带动作用越发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逐渐转化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以此增强产业、贸易和金融的国际竞争力。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超过 13%,新兴产业企业总数突破 200 万家。2023 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 10000 亿元增加到 28000 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 60%以上。2023 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折合 313.76282 亿美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从 2010 到 2023 年,中国的研发支出占 GDP 比重从 2010 年的 1.71%,上升至 2023 年的 2.65%。我国多层次的研发投入创新正在逐步加强,已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与领先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仍需持续创新投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图 1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支出占 GDP 比重)变化数据来源:统计局、OECD 数据库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末,工信部梯度培养体系中的四类科技资质企业均具有显著增长,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超 60 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 14 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 1.46 万家,相比 2023 年同期分别增长 300%、142%和 121%。4图 2 工信部、科技部梯度培育体系企业数据数据来源:工信部、科技部目前,“小巨人”企业中,近九成是制造业企业,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固基强链作用突出。“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 22 项,远高于同规模其他企业。此外,“小巨人”企业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制订、修订标准总计超 5 万个,户均超 3个。2024 年,146 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占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43%。专精特新等中小型科技企业,作为创新中坚力量,逐步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正在成为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驱动力。(一)科技金融的政策环境科技金融是通过金融服务和工具支持科技创新的一种金融活动形式,强调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旨在助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科技金融,本质上是解决科技企业“高风险、轻资产、长周期”等特性与传统金融体系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手段(银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抵押、担保等金融方式和服务),为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从而实现创新链(科技企业的研发、开发、转化链条)与资金链(多种资金来源的支持链)的精准对接。2023 年 10 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支持科技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并将科技金融置于“五篇大文章”之首。进入 2024 年,随着“新质生产力”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各方均积极行动起来,加速推进相关工作。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举措的频繁出台,为我国科技金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安硕信息&天元鸿鼎]:银行业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82M,页数3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