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化之路—数据资产的估值与行业实践+阿里研究院
数据资产化之路数据资产的估值与行业实践 推荐语 虞正 德勤中国 估值与商业模型服务 合伙人 高红冰 阿里巴巴集团 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认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们总是尽可能地去寻找占有更多的资源来为己所用。当今的时代,资源已经不仅仅是限于传统的范畴,数据是资源的新内容。谁拥有更完整、更及时、更可靠、更直接的数据资源,谁就能领先一步,从数据资源中找到规律,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德勤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服务机构,我们已经和数据打了 100 多年的交道。今天,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协助客户用数据来探索新世界。 “数据”的巨大价值,而今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关于 “数据资产”,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报告即试图就数据的资产化,以及数据资产的评估维度、评估方法等,展开初步的探索性研究。我们相信,尽管还面临概念辨析、技术演进、会计准则等诸多挑战,但“数据资产”毫无疑问将是数字经济下越来越重要的一项资产,也将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因此,在数据监管领域,建议应采取面向未来、审慎包容、鼓励创新的理念和原则,以期为数据资产相关产业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档标题| 摘要 3 摘要 随着数据价值逐渐得到普遍认可,数据资产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数据资产与传统资产有何不同?数据资产的价值如何体现?影响数据资产的因素有哪些?进一步地,关于数据资产有哪些可能的估值方法?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报告试图为以上问题,提供一个初步的思考框架。本报告的主要发现如下: 数据的资产化 数据资产不完全符合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定义,因此,数据资产目前尚未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但对于数据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从会计角度的讨论其实只是一个起点,这一研究议题更重要的价值指向还在于:如何从广义上认可数据的价值及其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影响因素 影响数据资产价值的因素主要从数据资产的收益和风险两个维度考虑。 数据资产的收益取决于数据资产的质量和数据资产的应用价值。数据资产质量价值的影响因素包含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数据成本、安全性等。数据资产应用价值的影响因素包含稀缺性、时效性、多维性、场景经济性。 数据资产的风险主要源自于所在商业环境的法律限制和道德约束,其对数据资产的价值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在数据资产估值中应予以充分考虑。从实际效果来看,对于数据交易的限制性规定越多,交易双方的合规成本和安全成本自然也会相应提升,虽然作为附带效果,数据合规和数据安全产业会因此得到发展空间,但却可能从整体上对数据资产市场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应以发展和包容的理念去平衡考虑数据的价值创造与风险控制。 评估方法 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传统的三种评估方法在应用于数据资产估值时各具有适用性,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数据资产估值方法。逐步探索和推进特定领域或具体案例中数据资产的价值分析,将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不断深化这一研究的可行之道。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 数据如何转化为资产 6 第二章 数据资产的价值体现及影响因素 18 第三章 如何分析数据资产的价值 25 总结 36 参考文献 37 联系方式 38 特别鸣谢 39 数据资产化之路 | 前言 5 前言 在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可获取并控制的数据日益丰富,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创造数据、获取数据、运用数据的“数据时代”。销售平台可以根据买家的浏览记录做出精准推送以提高销量,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生产流水线数据对生产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家居公司可以通过分析客户的生活习惯数据创造“智慧家庭”以提高生活服务质量,种种应用展示出数据在被有效的挖掘、整合后可能产生巨大的价值。Gartner 推测,到 2020 年,80%的企业将会致力于提升在其所处行业的“数据”能力。数据逐渐成为与人、技术、流程同样重要的第四大核心竞争力(Logan, 2017)。 本文即试图从数据如何转化为资产入手,分析数据资产如何产生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分析数据资产的价值。 数据资产化之路 | 第一章 数据如何转化为资产 6 第一章 数据如何转化为资产 数据权信息权(如:商业秘密、隐私、个人信息)符号权(如:知识产权)物权1234数据资产化之路 | 第一章 数据如何转化为资产 7 从经济史的视角来看,“资产”的属性、范畴、种类、范围,都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张和深化的过程。在人类经济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资产”都主要表现为“实物资产”的形态,比如农业时代的土地、房产、贵金属,工业时代的厂房设备、汽车、家电等。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复杂性不断上升,又出现了“无形资产”的范畴,比如狭义的企业品牌、知识产权,广义的“无形资产”则进一步包括了专有技术、客户关系等。 而到了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数据、算法的发展,“资产”的形态和范围正在出现全新的革命性变化,比如近年来开始涌现的狭义的数字资产(如加密的数字货币)和广义的数据资产(也即本报告研究的内容)。国内经济学者,从权利类型扩展的角度,已对此做了探索性的研究(许可,2019)。 数据的概念 图 1 数据的概念 数据通常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未被加工的原始素材。互联网时代下,具有价值的数据通常具有体量大、种类繁多、价值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也就是行业所谓的大数据。•数据量大(Volume)•数据更新频繁(Velocity)•数据类型多样(Variety)•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按生产对象分类−与人有关的数据−与物有关的数据−与事有关的数据•按存储形式分类−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按内容类型分类−社交数据−购物数据−……•按权属分类−公有数据−私有数据数据的定义数据的特性数据的分类数据资产化之路 | 第一章 数据如何转化为资产 8 对巨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该信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数据的定义 数据通常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未被加工的原始素材,是基础生产资料。互联网时代下,具有价值的数据通常具有体量大、种类繁多、价值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也就是行业所谓的大数据。数据资产的概念由信息资产、数字资产衍生出来,并随着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而被提出。信息资产概念来源于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强调数据的信息属性;数字资产概念来源于“数据经济”的提出,对应着数据的物理属性;数据资产概念来源于将数据视为一项战略资产,对应着数据的存在属性。实质上,这三个概念具有一致的内涵(朱扬勇等,2018)。Gartner(2015)认为需要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处理模式来适应海量、高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通过数据的定义,我们看到当下的模式,主要体现为:对巨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该信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数据可以按照生产对象、存储形式、内容类型和权属进行分类 数据的分类 • 数据按照生产对象可以分为: ‒ 与人有关的数据指围绕个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数据,如:个人信息、信用数据等; ‒ 与物有关的数据包括与产品、设备等实物相关的信息,可用于优化生产流程,调整生命周期,如:生产线的操作记录等; ‒ 与事有关
[德勤]:数据资产化之路—数据资产的估值与行业实践+阿里研究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M,页数4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