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策略思考”之二十四:港股大周期走到哪儿了?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动态 港股大周期走到哪儿了? ——“市场策略思考”之二十四 核心观点 港股周期当前呈现结构性上行。资讯科技与非必需消费品板块的盈利周期修复独立于国内基本面,与其他板块拉开差距;估值持续磨底;流动性进入周期较高位。我们认为港股科技与互联网板块接近三周期叠加的最佳时机,值得特别关注,此外红利板块仍提供性价比。后续核心关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科网板块盈利修复及分红回购潮带来估值提升的持续性,以及国内 PMI 走势对港股周期位置的提示。 当前港股盈利周期修复进度与结构如何? 港股整体盈利增速有一定起色,主要受资讯科技板块与非必需性消费业的拉动。非必需消费性业板块的高盈利增速系疫后持续反弹。资讯科技板块与恒生科技的高盈利增速与营收增速的拉开明显差距,说明该板块修复为非扩张性修复。其他板块盈利增速明显受国内基本面影响,暂无修复。 港股估值周期走到哪儿了? 与近 20 年来港股各轮估值周期的时长与幅度相比较,本轮估值下行周期持续时长已经偏久,跌幅较大。当前除了 PE 法、PB 法下的估值均提供充足安全边际外,AH 溢价与红利安全边际也仍然较高。 港股流动性周期有什么因素需要额外注意? 历史经验显示尽管美联储已经开启降息周期,但如果美国经济发生衰退或衰退风险较大,外资并不会流向亚太股市。这主要归因于亚太市场景气波动大,对外资风险偏好程度的依赖大。 港股周期后续看什么? 基于港股三大周期修复进度与结构,我们认为港股科技互联网板块在盈利上明显修复、估值上受益于分红回购潮、流动性上受益于外资的青睐,因此最值得关注。同时,三大周期的后续判断各有侧重点。对流动性周期而言,美国后续就业降温情况需要警惕;对于盈利周期,应关注国内基本面变化,并单独关注科网板块的盈利情况;在估值上,继续关注估值与高股息带来的安全边际。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海外美联储紧缩程度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或稳增长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陈果 chenguodcq@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1120006 何盛 hesheng@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2090002 发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30 日 上证指数走势图 深证成指走势图 策 略研究 策略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目录 一、引言.................................................................................................................................................1 二、 当前港股盈利周期修复进度与结构如何? .......................................................................................2 三、 港股估值周期走到哪儿了? ............................................................................................................5 四、 港股流动性周期有什么因素需要额外注意? ...................................................................................7 五、 港股周期后续看什么? ...................................................................................................................8 风险分析.................................................................................................................................................9 1 策 略研究 策略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一、引言 港股关注度再度升温,长期交易逻辑值得关注。基于海外流动性大幅宽松的利好,资金交易热情高涨。自9 月 19 日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以来,港股涨势迅猛。截止至 9 月 25 日,5 个交易日内恒生指数上涨 8.32%,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 10.97%。然而,近期市场更多关注的是短期交易逻辑,对长期配置逻辑的思考较少。事实上,当前影响港股长期表现的三大核心逻辑——盈利周期、估值周期与流动性周期都有值得注意之处。 经过复盘过去数十年的港股周期,我们认为当前港股盈利周期在结构上有一定起色,估值在周期低谷徘徊,流动性进入周期较高位。三大因素中目前两项较为有利,而回顾过往三大因素共同利好时期,2020 年下半年至2021 年上半年最为典型,期间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强势上涨近一年。这样的时机对整体港股而言可遇不可求,但当前在结构上已出现机会。本篇报告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当前港股盈利周期修复进度与结构如何?估值周期走到哪儿了?流动性周期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因素?港股周期后续看什么? 图 1:当前三大周期位置(单位:点) 数据来源:iFinD,中信建投证券 2 策 略研究 策略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图 2:2020 年下半年至 2021 上半年三大周期共同向好(单位:点) 数据来源:iFinD,中信建投证券 二、当前港股盈利周期修复进度与结构如何? 港股整体盈利周期受国内基本面影响大,修复程度较小。最新报告期中,恒生指数盈利增速为 6.43%,连续上行四个报告期,上一期盈利增速-2.09%;最新营收增速为-0.11%,略好于上期。从数据上看,港股近期整体盈利景气有一定的修复,但修复幅度并不显著,同时营收增速尚未出现好转。将过去十五年恒生指数盈利及营收增速周期与国内经济基本面周期变化进行比对,我们发现港股的周期波动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周期波动基本一致:2012 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盈利增速随制造业 PMI、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等核心经济指标的下行而下行,随后均转入上行,14 年下半年与 PMI 共同下行,16 年与 PMI 共同转入上行,17 年下半年再次同步开启下行周期,其后继续在疫情及以后修复中共振。由此可以判断,港股整体盈利周期的变化受到国内基本面变化的驱动。因此,基于当前国内经济尚未出现景气迹象,港股整体的盈利增速也难以大幅修复。 图 3:2011 年以来恒生指数盈利增速与营收增速周期(TTM) 数据来源:iFinD,中信建投证券 -20.00%-15.0
[中信建投]:“市场策略思考”之二十四:港股大周期走到哪儿了?,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7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