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员工3.0建设应用白皮书
版 权 声 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受法律保护,转载、引用或其他方式使用本白皮书的原文或观点,应注明来源。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保留对违反以上说明和相关权益的行为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员工3.0 建设应用白皮书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金融军团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2024年9月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对高质量发展的把脉定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银行业应全面深化数字技术的金融应用,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抓手推进产业创新和解锁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数字员工3.0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的新型业务应用载体,正在重塑银行业的服务模式和创新能力。为更好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人工智能+金融生态建设,由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牵头,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金融军团、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倾力编撰《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数字金融新纪元——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员工3.0建设应用白皮书》,旨在为金融机构把握机遇,应用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数字员工3.0新型技术,实现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实践参考。创新求变,行稳致远。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汹涌而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层出不穷。数字员工的建设与创新应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契合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脉络,并充分体现人机的和谐协作。本书立足于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前沿,从底层的大模型技术、中间的应用范式能力构建、到上层的应用场景落地,同时融汇全域安全和全生命周期身份管理,详细描绘数字员工的技术栈和实现路径,深入探讨数字员工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多个实践案例以及对其管理和安全管控方面的思考,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参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本书凝聚中国工商银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多年来在数字员工体系建设和应用领域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是各方多年合作的智慧成果。展望未来,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的数字员工将成为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为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率、广泛覆盖的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强大动能。在此,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打造新质生产力,迈向数字金融新纪元!序 言序言 一、概念篇:数字金融更上层楼,数字员工迈入新篇 011.1 立足新发展,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031.2 贯彻新理念,数字员工是数字金融的重要应用载体 041.2.1 从自动化到拟人化,大模型成为数字员工重要技术支撑 041.2.2 从简单模拟到个性交互,数智技术赋予数字员工数字人格 061.3 剖析新优势,数字员工3.0助力银行迈入数字金融新纪元 081.3.1 从判别到生成,数字员工应用出现新形态 081.3.2 从单点能力到通用能力,数字员工应用驶向复杂纵深领域 091.3.3 从+AI到AI+,数字员工助力数字金融迈入新纪元 09二、蓝图篇:积极应对机遇挑战,构建新型架构蓝图 112.1 数字员工3.0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132.1.1 应用挑战:数字员工3.0的业务价值自证 132.1.2 技术挑战:大模型使能金融数字员工面临四大挑战 142.1.3 管理挑战:数字员工尚未形成体系性的身份管理机制 152.1.4 安全挑战:数字员工全生命周期仍面临安全风险隐患 162.2 数字员工3.0架构蓝图 172.2.1全域场景赋能,构建良性生态 172.2.2全栈技术融合,打造全能基座 182.2.3全维人格纳管,塑造身份体系 182.2.4全辖安全防护,确保合规运营 19三、应用篇:全域场景价值赋能,重塑应用百花齐放 203.1 数字员工3.0的价值场景识别 213.1.1 场景挖掘:科技主动前移业务一线 213.1.2 场景落地:业务深度介入开发运营 233.2 数字员工3.0的典型应用示例 243.2.1 对客辅助,质效提升的新动能 253.2.2 对内赋能,辅助决策的新帮手 313.3 打造开放共享的数字员工人才市场 38四、技术篇:全栈融合百模千态,建设敏捷创新工厂 394.1 技术框架:“三大支柱、一条产线、全量资产” 414.2 三大支柱:技术融合,夯实数字员工智慧基石 424.2.1 算力:异构算力融合,按需开展算力利用和建设 424.2.2 算法:多样智能融合,赋能数字员工生产力跃升 444.2.3 数据:全模数据融合,激活数字员工认知核心 494.3 一条产线:研运一体,革新数字员工研发模式 524.3.1 建设创新工厂,以敏捷化研发中心打造数字员工能力基石 534.3.2 建设能力枢纽,以标准化服务中心加速数字员工上岗运行 584.4 全量资产:统一纳管,使能数字员工持续进化 624.4.1 打造全面高效的资产中心,持续供给数字员工生产资料 624.4.2 构建共建共享的运营机制,全面推进数字员工快速发展 65五、管理篇:遵从劳动分工本源,创新数字员工管理 665.1 独立身份,赋予个性人格 685.2 权责清晰,明确组织管理 695.3 专业设岗,实现任务专办 705.4 科学管理,分层统一纳管 715.5 数字运营,持续提升能力 725.5.1 数字员工评价指标体系 725.5.2 数字员工能力运营 73六、安全篇:科技向善坚守本心,安全可信夯实根基 756.1管理有序,制定数字员工安全合规管理制度 786.1.1 制度先行,明确安全顶层设计 786.1.2 优化组织,形成安全统筹协同 796.1.3 人才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技能 79目录6.2全域守护,构建数字员工安全技术能力体系 806.2.1 数据安全,强化数据管理保护策略 806.2.2 模型安全,加强大脑自身价值对齐 816.2.3 业务安全,实现应用安全合规约束 826.2.4 以评促建,多维多轮衡量安全水平 836.3 安全运营,建立数字员工“早发现、早处置”风险防控体系 846.3.1 早发现,建立实时监测防线 846.3.2 早处置,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85七、展望篇:数字员工未来已来,技术革新稳中求进 877.1 数字员工应用广阔,层次多元潜力深远 897.2 紧跟技术创新趋势,需求驱动动态升级 907.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机协同和谐发展 927.4 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完善监管合规机制 937.5 结语 94图1:数字员工的技术演进 05图2:智能体框架介绍 06图3:数字员工的能力分级 07图4:AI+时代人机协同 10图5:数字员工3.0架构蓝图 17图6:两阶六步数字员工建设方法论 21图7:三种挖掘数字员工高价值场景方法 22图8:绘制全场景赋能
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员工3.0建设应用白皮书,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36M,页数5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