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中国资产的破局关键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动态 中国资产的破局关键 核心观点 前不久套息交易逆转,流动性冲击下全球股市暴跌,中国市场跌幅较小,市场意识到全球同此冷热,并且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点还应落在国内。 最近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股债流动性均有收缩趋势。中国资产流动性收缩背后,是负债刚性之下实体部门为还债而开启去杠杆。 市场担心这种流动性收缩的影响,我们认为流动性风险有限,因为放松金融条件有助于缓解去杠杆节奏。 经济走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的流动性收缩缓解,均需要货币宽松。当下实际利率偏高,货币调控的大方向是宽松。对此央行行长近期有相关表述。 只不过央行需要兼顾内外多重目标,市场需要多些耐心等待宽松。 摘要 进入 8 月,A 股日均成交规模一度低于 5000 亿元,而此 前交易热度较高的债市,近期活跃券成交量也在下降。 面对流动性收缩,市场开始困惑,中国资产核心矛盾是什么,中国股债两大资产又反映了怎样的宏观情境? 周君芝 zhoujunzhi@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20001 田雨侬 tianyunong@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40003 孙英杰 sunyingjie@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70002 陈怡 chenyi@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4030001 王泽选 wangzexuan@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0070003 发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25 日 相关研究报告 24.08.20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房租、通胀和就业——宏观框架 ABC(1) 24.08.18 【 中 信 建 投宏观研究】:似曾相识的2018——全球大类资产周观点(24) 24.08.12 【中信建投宏观研究】:财政的松与紧 宏观经济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动态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一、开年以来债优于股的趋势明确,只不过近期股债流动性有所收敛,市场对此颇为关注。 今年中国资本市场股、债、汇、商市场综合表现,一句话总结便是风险偏好收缩。股票疲软,债券牛市。 近期市场还经历了新现象,股债流动性均有下降,对此市场较为关注。 进入三季度,A 股流动性下降,沪深日均成交量一度降至 5000 亿元以下。 央行调控利率节奏之后,债券市场迎来两个定价机制,一则是央行给定价格(也是政策层面试图引导 的市 场走向),二则金融机构欠配驱动的债市价格。二元定价机制之下债市成交量下降。8 月 21 日,7 年和 10 年国 债活跃券日均成交量均不足 300 笔,低于之前 2000 笔的日均成交。 二、中国资产中国定价,中国资产的主要关注点还应落在国内。 此前市场一度认为中国 A 股疲弱的矛盾在海外。因为美国利率偏高,美股(尤其科技股)被全球资本抱团 ,全球的美元流动性回流美国本土,导致中国资本市场被抽离流动性。 日元套息交易逆转过程中,美元流动性迅速从美国科技股流出,流向美债或回流日本。因为一度担忧 美国 经济硬着陆,科技股抱团瓦解,全球股市大跌,中国 A 股在这一过程中跌幅弱于海外市场,但也未受益于 套息 交易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冲击。 这让市场意识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点还应落在国内。当前中国资产表现呼应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现实,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性现象。7 月政治局会议高度提炼了当下宏观所处阶段,“新旧动能转 换存 在阵痛。这些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 三、流动性收缩以及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背后是实体部门偿还债务而开启去杠杆。 市场有一个困惑,缘何今年微观体感上国内需求弱于去年?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核心 CPI。 核心通胀之所以重要,因为核心通胀主要波动贡献是房租,所以核心通胀可有效描述就业情况。当前 中国 核心通胀同比 0.4%,低于之前两轮需求疲弱时期(2012 年和 2014 年),说明当前居民收入预期偏低。 收入预期下降,地产仍在磨底,所以居民为了避免收入无法匹配负债现金流风险,选择提前还贷。 这就是为何我们看到今年居民信贷快速下降,居民的消费进一步收缩。证据是 2022-2023 年 1-7 月居民 信贷 尚且还有 2.3 和 2.6 万亿,今年 1-7 月地产状态与去年相差不多,然而居民新增信贷只有 1.25 万亿,较去年 同期 缩减1.3 万亿。 提前还贷对应居民持币动机下降,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居民存贷增速下行,同时也带来金融机构欠配,机构驱动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动态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超长债牛市。 四、面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中国风偏资产流动性收缩,市场破局的关键是什么?货币宽松。 对于宽松,市场一直有困惑: 第一个问题,需求收缩情况下,能否不宽松,或者少宽松?答案是否定的。参照日本和美国经验,地 产从 低位走出,经济走出有效需求不足,货币宽松是必要条件。自 2022 年地产下行以来,中国央行选择果断降 息,对货币方向给出了信号。 第二个问题,今年 LPR 调降,银行存款下降,货币其实已经宽松了,为什么需求还是下行,是否说明 宽货 币无用?答案也是否定的,货币宽松当然有用。今年 1Y 和 5YLPR 分别累计下调 35bp,核心 CPI 下行累计 40bp。中国核心 CPI 设计导致终端物价波动高于核心 CPI 反应的波动。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今年以 来货 币宽松的积极意义。 货币宽松方向既定,未来我们也可以期待更多货币政策,正如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提到,“研究储备 增量 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只不过央行需要兼顾内外多重目标,市场对央行宽松的节奏需要保留耐心。 最后一个问题,怎样看地产和财政宽松?我们认为地产和财政作用起效,也需要宽松货币为基础条件。 宏 观经济研究 宏观动态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目录 一、中国股债的新变化在于流动性下降........................................................................................................................................ 1 (一)A 股,股指下行且流动性收缩 ................................................................................................................................... 1 (二)中债,牛市方向明确但流动性亦在收缩 ...................................................................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8-26
中信建投
25页
5.08M
收藏
分享

[中信建投]:宏观动态:中国资产的破局关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08M,页数2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反不正当竞争议题披露情况
综合
2024-08-26
来源:ESG研究专题报告:2023年上海国企ESG信息披露现状
查看原文
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议题披露情况
综合
2024-08-26
来源:ESG研究专题报告:2023年上海国企ESG信息披露现状
查看原文
尽职调查议题披露情况 图 39:利益相关方沟通议题披露情况
综合
2024-08-26
来源:ESG研究专题报告:2023年上海国企ESG信息披露现状
查看原文
治理关键议题
综合
2024-08-26
来源:ESG研究专题报告:2023年上海国企ESG信息披露现状
查看原文
发展与培训定性指标披露情况 图 36:发展与培训定量指标披露情况
综合
2024-08-26
来源:ESG研究专题报告:2023年上海国企ESG信息披露现状
查看原文
雇佣定性指标披露情况 图 34:雇佣定量指标披露情况
综合
2024-08-26
来源:ESG研究专题报告:2023年上海国企ESG信息披露现状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