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装备行业深度汇报(一):核电连续两年核准10台机组,发展春风已至
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专 业 | 领 先 | 深 度 | 诚 信2 0 2 4 . 8 . 8核工装备深度汇报(一)核电连续两年核准10台机组,发展春风已至|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分析师: 陈鼎如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1080001 Email:chendr01@zts.com.cn 分析师: 殷通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4040001 Email:yintong@zts.com.cn 2◆ 产业拐点:华龙一号进入规模化建造,已具备量产及国产化基础 1)能源转型:“3060”双碳目标促使我国进行能源转型;2)低碳能源:核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少、成本低、利用小时数高;3)增长空间:预计2030年、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将分别达到120GW、150GW左右,而截至2024月3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核电装机容量58.22GW ,尚有增长空间;4)国产化率提升:中国核电自主化进程持续加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至福清三期已高达88%,国内产业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核电自主化进程。➢ 现状:截止2024年7月26日:核准待开工核电机组8台;选址通过待核准机组13台(含高温气冷堆);受理选址环评机组共3个厂址、5台机组;◆ 市场空间:年均千亿市场,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经测算,国内核电站年均投资额1860亿元,从2020年开始至2027年核电投资额CAGR约26%。◆ 竞争格局:上游、下游主要是国企把控、民企主要参与中游核电产业的上游包括核电设备、核燃料的供应等;中游包括核电站的建设及设备安装、运营;下游主要涉及废物处理市场。➢ 上游:目前中国核燃料供应和进口为专营模式,仅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具备资质。 ➢ 中游:核岛设备的毛利率在设备类最高,其国内供应商格局已形成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主体的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一重、二重和上重为主的大型锻件和反应堆容器制造集团,以及其他配套设备供应商。➢ 下游: 2023 年年底,55 座在运核电机组分别由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 4 家企业负责控股运营;中国核建是唯一的核岛建设公司。核心观点3◆ 投资主线1——运营商:核电运营商CR2>94%,竞争格局好,在产业链内毛利率偏高,有望随之在运装机容量增长持续释放业绩。 ➢ 核电+风光运营商:中国核电➢ 核电运营商:中国广核◆ 投资主线2——燃料专营:中国的核燃料供应和进口为专营模式,目前仅中核下属中核原子能公司、广核下属中广核铀业和国家电投下属国核铀业具备核燃料专营资质。加工环节,中核具备加工核燃料组件的资质及能力的公司为旗下的中核建中和中核北方;广核具备加工核燃料组件资质的公司为旗下中广核铀业。 ➢ 中国铀业、中广核矿业◆ 投资主线3——核岛设备:核岛零部件毛利率为40-50%,在产业链内最高;核岛设备毛利率为30-35%。供应商格局已形成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主体的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一重、二重和上重为主的大型锻件和反应堆容器制造集团,以及其他配套设备供应商。由于从事该行业需要民营核安全设备设计及制造许可证,竞争格局较好。➢ 核电主设备: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哈尔滨电气、佳电股份、海陆重工、融发核电➢ 核岛设备零部件:应流股份、久立特材、西部材料、中密控股➢ 核岛设备:中核科技、江苏神通、纽威股份、川仪股份、南风股份、盾安环境、山东章鼓◆ 投资主线4——核电建设:核岛建设仅中国核建具备能力,公司掌握了包括 CNP、M310、CPR1000、EPR、VVER、AP1000、CAP1400、华龙一号、高温堆、重水堆、实验快堆、先进研究堆等各种堆型、各种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 39 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代表着我国核电工程建造的最高水平。➢ 中国核建风险提示:核电批复情况不及预期、公司竞争优势下降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风险。投资建议目录CONTENTS专 业 | 领 先 | 深 度 | 诚 信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产业拐点:核电发展春风已至市场空间:年均千亿市场,2020-2027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竞争格局:上游、下游主要是国企把控、民企主要参与中游相关标的及风险提示01.02.03.04.CONTENTS目录CCONTENTS专 业 | 领 先 | 深 度 | 诚 信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1产业拐点:核电发展春风已至6能源转型需求迫切,核电地位日益凸显02004006008001000煤电气电水电光伏风电核电直接排放(平均值)(g CO2/kWh)经过碳捕捉(平均值)(g CO2/kWh)◼ “3060”双碳目标促使我国进行能源转型。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强调中国是《巴黎协定》的坚定支持者,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被称作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数据来源:光明日报、央广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中泰证券研究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三步走”发展目标各种能源形式的全生命周期度电碳排放量7核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少、成本低、利用小时数高◼ 核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少、成本低、利用小时数高。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日前报告,核电是全生命周期度电碳排放量(二氧化碳当量与发电量比值)最低的发电方式,核电度电碳排放不足火电碳排放的百分之一。根据IEA2020 年发布的《发电成本测算》,核电全生命周期低于其它所有发电方式。根据人民网《第三代核电技术——更高效 更清洁 更安全(开卷知新)》,每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清洁发电近1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万棵。作为低碳能源,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基荷电力稳定、单机容量大、占地规模小、长期运行成本低、核燃料易于储备、可有效提高能源自给率等优势。在各种新能源形式中,核电的年利用小时数在过去十年内都在7000小时以上,是唯一能够超过火电的能源形式,因此核电可以作为基荷能源的有效补充。数据来源: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IEA、人民网、中能传媒研究院、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各种能源形式的全生命周期发电成本测算我国各能源形式的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平均(小时)火电(小时)水电(小时)核电(小时)风电(小时)太阳能发电(小时)8预计2030年、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将分别达到120GW、150GW左右◼ 核电站建设增长空间大。从脱碳需求及电力装机电量平衡预测来看,2060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占比需达到20%以上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而据《我国核电运行年度综合分析核心报告(2023年度)》,2023年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
[中泰证券]:核工装备行业深度汇报(一):核电连续两年核准10台机组,发展春风已至,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18M,页数5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