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挑战篇

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挑战篇经过数年对金融资源的归集与整合,各省市级的地方金融平台已基本顺利完成股权划转调整。目前,大量地方国有金融股权已成功归集至指定金融平台公司,据统计,全国各级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已逾千家。面对当前内外部环境变化和金融转型改革,地方国有金融平台正在履行多重职责。首先,在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授权与指导下,地方国有金融平台担当起“地方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受托管理职责,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助力财政金融工具的高效运作。其次,作为多家金融机构的控股或参股方,地方国有金融平台类似于金融控股集团,需积极发挥集团总部的战略规划、协同与管控作用,赋能下属金融企业提升绩效,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再次,作为地方国资企业,也需要满足国资委针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要求,接受国资绩效考核,因此地方国有金融平台还需从经营角度出发,关注下属金融企业以及集团并表口径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创造。在以上多重身份的履职中,地方国有金融平台正迎来新的发展挑战与机遇,也涌现了很多因地制宜的探索案例。普华永道将通过一系列深度研究,围绕地方国有金融平台的发展与转型,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为行业发展转型尽绵薄之力。本篇是系列研究的第一篇,重点分析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面临的挑战。引言目录角色转变和使命达成的历史性要求出资人履职和集团管控的现实性选择金融严监管和防风险趋势下的转型期挑战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趋势下的新课题联系我们03060811153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挑战篇角色转变和使命达成的历史性要求1. 中央和国家对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机构提出新要求第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明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方向。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要求“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该要求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出有别于全国性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差异化方向,对于地方金融平台及下属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充分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趋势融合,积极挖掘自身金融资源优势,走好自身的特色化经营之路,是地方政府、地方金融平台和金融机构需要共同考虑的战略性重要议题。第二,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对金融平台提出多项要求。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近年来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这要求支出端要精准投放,并需要储备和挖掘优质的产业资源,以确保财政支出所达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地方金融机构从地方产业资源整合、金融产品设计、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打通财政资金到优质项目的通路;另一方面,需依托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以财政支出为支点,撬动更广泛的社会资金,通过政策性扶持和市场化投资的协同互补,激发财政资金运用的活力和效率。第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构建地方金融监管新模式。2023年3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负责银行、保险、信托、资管和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业态的监管。随着中央层面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基本落定,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也正在相应进行新一轮大变革。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将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专职做好“7+4”类金融行业的监管,不再承担金融发展、招商引资等责任。“央地协同”的监管体系将落到实处,地方金融监管短板将得到极大弥补。对于控制多个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随着监管职责从人民银行转移至金融监管总局,其监管体系也在持续建立健全,预期2024年下半年将有更多金控监管的新政策发布。第四,国资委收紧央企涉足金融的要求及对地方的影响。2024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修改完善中央企业金融业务监管制度,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从政策精神来看,国家主要是考虑到严控风险传导、加强主业发展的角度,该要求主要是针对央企,没有限制地方国企持有金融机构股权和涉足金融业务。但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如何理解中央精神,防止金融风险和产业资本之间的风险相互传递,值得密切跟踪。4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挑战篇第一,“地方财政一盘棋”视角下的新使命。在过往的实践中,地方金融股权的布局往往分散于地方财政、国资委及其下辖的国有企业之中。随着中央层面政策要求的落实,地方金融股权正逐步统一于地方财政的集中管理之下,地方财政部门被称为“金融国资委”。在这一“地方财政一盘棋”的战略视角下,地方金融机构的定位得到了新的诠释。它们不仅仅是独立运作的金融实体,更是深度融入地方经济与民生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手段在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地方财政在全局统筹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这样的转变,将使地方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增长、化解存量风险、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第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使命达成。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在地方财政的统筹协调下,金融机构将能够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中起到更强大的作用,通过各类金融工具链接实体产业、各方资本、领先科技等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引入产业资金和社会资金,通过产业园区投资和招商、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推广、金融基础设施打造等,助力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5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挑战篇2.“金融国资委”赋予地方金融平台新使命出资人履职和集团管控的现实性选择6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挑战篇第一,金融资本监管体系完善对出资人提出新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金融类国有资产长期缺乏明确的所有者代表,导致多部门、多机构共同参与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进而引发职责分散、权责利不匹配以及管理缺位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随着国有金融资本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一系列监管指引相继出台,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财政部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都明确赋予了财政部门集中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职责,并对金融机构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中的权责进行了清晰界定。1. 金融股权出资人的尽职履责面临多重要求第二,地方国有金融平台的受托职责需进一步强化。在上述要求下,地方国有金融平台作为财政部门的受托方,负责管理国有金融资本。一方面,地方国有金融平台需遵循受托权责对等原则,努力提高国有金融资本的运营效率,确保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并实现保值增值。相较于过去,地方国有金融平台的职责更加明确且集中。另一方面,地方国有金融平台还需充分发挥股东作用,督促受托金融机构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主体责任,并监督其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交付情况。换言之,下属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风险防范、合规管理等方面的任何履职不当行为,都将逐级追溯至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在当前金融风险频发的大背景下,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在尽职履责方面需要投入更为高昂的管理成本。表1:地方国有金融平台相关主要法规政策与监管规则列表7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挑战篇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2018年6月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2020年9月《国有金融资

立即下载
金融
2024-07-08
17页
6.57M
收藏
分享

新时期地方国有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挑战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57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风险特征对比14
金融
2024-07-08
来源:2024年中国保险业助力国家战略生态圈建设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13
金融
2024-07-08
来源:2024年中国保险业助力国家战略生态圈建设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全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亿元)11
金融
2024-07-08
来源:2024年中国保险业助力国家战略生态圈建设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2010-2022 年中国企业年金参与职工人数与基金累计结余7
金融
2024-07-08
来源:2024年中国保险业助力国家战略生态圈建设研究报告
查看原文
图6 金融行业云原生技术的主要应用逻辑
金融
2024-07-08
来源:云智聚力+原生加速——金融行业云原生应用白皮书
查看原文
图5 金融行业云原生主要应用领域
金融
2024-07-08
来源:云智聚力+原生加速——金融行业云原生应用白皮书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