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美国光伏贸易政策“利空出尽”,坚定看好电网出海行情持续性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光伏&储能:美国关税政策“利空出尽”,在美国大选年对光储板块外部政策风险的担忧落地,贸易壁垒持续加高是长期趋势,优势企业有望维持甚至放大相关壁垒创造的超额利润(贸易壁垒本质上也是一种竞争壁垒)。美国政策风险释放将进一步夯实板块底部,尤其是此前因美国利润占比高而承受估值折价的相关优质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的业绩兑现,实现估值修复和股价上涨。 电网:近期电网板块催化包括:1)海外龙头业绩上修:伊顿、日立、西门子能源、通用电气等电力设备龙头季度披露订单/业绩高增、上修全年营收目标;2)变压器能效等级新国标出台;3)南网计量和配网第一批招标同比大幅增长。当前位置,智能电表出海方向重点推荐核心标的:三星医疗(配电业务仍存在较大认知差)、变压器出海方向重点推荐低估值补涨标的:明阳电气(后续公司出海逻辑有望加强)。 风电:从年报及一季报看,风电板块整体呈现收入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承压的状态。出口业务成为当前时点企业破局的关键,部分出口业务占比提升的企业一季度业绩已可见明显修复。此外,随着海风施工逐步恢复,预计下游需求有望逐步回暖,持续推荐海风产业链。 氢能与燃料电池:交通部海事局征求氢能(氢基能源)船舶技术规范体系,氢能船舶加速落地打开消纳空间;美国再加码,DOE 提供 16.6 亿美元贷款支持绿氢项目。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光储风:美国发布 301 关税调整、东南亚双反调查等一系列光伏贸易政策声明。 电网:南网计量设备和配网设备第一批分别招标 44 亿元和 5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7.0% 氢能与燃料电池:成渝氢走廊首次迎来氢能重型卡车通行;《香港氢能发展策略》有望于 6 月出台;《江苏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 年)》发布,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超过 4000 辆、建成商业加氢站 100 座左右。 投资建议与估值:详见报告正文各子行业观点详情。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子行业周观点详情 光伏&储能:美国关税政策“利空出尽”,在美国大选年对光储板块外部政策风险的担忧落地,贸易壁垒持续加高是长期趋势,优势企业有望维持甚至放大相关壁垒创造的超额利润(贸易壁垒本质上也是一种竞争壁垒)。美国政策风险释放将进一步夯实板块底部,尤其是此前因美国利润占比高而承受估值折价的相关优质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的业绩兑现,实现估值修复和股价上涨。 一、美国光伏贸易相关 301 关税、201 关税、对东南亚反规避/双反调查全面落地,大选年对华新能源贸易政策牌已全部打完。 1)5 月 14 日,美国正式发布对华 301 关税政策调整声明,将从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晶硅光伏电池&组件关税从25%提高到 50%,并从 2026 年开始将锂电池关税从 7.5%提高到 25%。 2)5 月 15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应多家美国光伏制造商于 4 月 24 日提交的联合情愿,将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启动双反调查,对四国初步判定的涉嫌倾销幅度分别为 125%/81%/70%/271%。 3)5 月 16 日,白宫宣布将取消目前进口双面光伏组件所享受的 201 关税豁免,且从 6 月起如期到期终止为期两年的东南亚进口光伏组件“反规避”关税豁免政策。 我们梳理目前美国针对进口光伏产品的全部关税税种及政策如下: 1)301 关税:针对中国产能,5 月 14 日由 25%提高到 50%(几乎没有实际影响)。 2)201 关税:针对全球范围内非美电池组件产能,2024 年税率为 14.25%,逐年下调 0.25%,在 2026 年 2 月 6 日到期。(此前双面组件豁免 201 关税,因此东南亚出口美国组件 95%以上为双面,本次白宫宣布取消豁免;此前电池免税配额 5GW,本次提出努力将配额提高至 7.5GW 以保障本土组件产能)。 3)对华双反税:针对中国企业(含被认定存在规避行为的中国企业东南亚产能),不同企业税率不同,最新反倾销/反补贴普遍税率为 36.5%/8.47%。(拜登总统令给予了两年的免税期,6 月 6 日到期后可通过使用东南亚硅片/非中国辅材(六选四)豁免,但若对东南亚四国全面征收新的双反关税,则此豁免条款无实际意义)。 4)对东南亚四国双反税(潜在):针对东南亚产能,目前 DOC 宣布启动新一轮双反调查,税率等仍需等待初裁及终裁结果落地。后续关注节点:ITC 预计在 6 月 10 日前作出是否对美国产业存在侵害的初裁,商务部预计在 7 月18 日/10 月 1 日做出反补贴/反倾销初裁,10 月 1 日/12 月 16 日做出终裁(可能因调查进展而延期)。 我们认为,在今年的美国大选年,对华贸易政策和对能源产业的态度,是两党候选人争夺选票的重要战场之一。拜登和特朗普的区别在于,前者明确支持美国新能源发展,但需要平衡清洁能源转型和本土制造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会比较“拧巴”,而后者则是明确偏向于传统能源领域。因此我们预计,即使特朗普后续为应对拜登的动作而发表相关宣言,或也将更多聚焦于放缓清洁能源转型、更多支持油气行业等方向,大概率不会再跟风打对华新能源贸易政策的牌。此外,在任总统发表的即刻生效的声明,和候选人在竞选期间的“宣言”,在政策效力和对市场的影响力方面也完全不同。 二、政策影响:对美国光储装机影响或极小,美国本土电池组件产能优势放大,利好具备跨国经营能力、尤其是已具备美国当地产能的龙头企业。 双面组件201豁免取消针对所有进口产能,预计对国内企业对美出口影响不大,或将小幅提升美国终端装机成本,但考虑过去一年多组件价格的巨大降幅,预计对项目经济性和装机积极性影响有限,我们暂维持 2024 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 45GWac(同比+39%)的预测。同时,若最终裁定对东南亚四国执行较高的双反关税,则潜在的降息动作以及美国本土产能的逐步建成,也将对关税造成的成本上升形成有效对冲,从而支撑 2025 年的美国装机增长。 储能方面,根据 Woodmac 统计,4Q23 美国电网侧储能安装成本为 1.03 美元/Wh,基于电芯关税从 7.5%提至 25%测算,相当于电芯成本增加约 0.07 美元/Wh,对系统成本影响不足 7%,考虑未来系统综合成本的持续下降,对需求影响同样甚微,甚至考虑到针对锂电池关税调整要从 2026 年开始实施,不排除部分项目在未来 1.5 年内提前抢装的可能。 预计美国本土电池组件产能优势放大。从成本曲线视角看,美国给东南亚加税的效果,是将具备供应美国市场能力产能的成本曲线拉得更陡峭(考虑所有关税和 IRA 补贴后),从美国制定政策想要达到的效果来看,成本曲线的目标分布形态从低到高应该分别是:美国本土电池+组件(含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本土组件+东南亚电池、东南亚(或其他地区)组件+电池。若终裁判定双反税率,则东南亚产能输美成本提升,美国本土电池组件产能优势凸显(组件:阿特斯 5GW/隆基 5G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美国光伏贸易政策“利空出尽”,坚定看好电网出海行情持续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1M,页数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