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超深水油气资源前景广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4年04月03日买 入1中国海油(600938.SH)深水、超深水油气资源前景广阔 公司研究·公司快评 石油石化·油气开采Ⅱ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杨林010-88005379yanglin6@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120002证券分析师:薛聪010-88005107xueco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120001事项:中国海油近期发现多个海上油气资源。2024 年 2 月 25 日,中国海油渤海深层油气田——渤中 26-6 油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 4000 万立方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 2 亿立方米;2024 年 3 月 8 日,中国海油在南海发现开平南亿吨级油田,是截至目前我国在深水领域自主发现的最大油田;2024 年 3 月 18 日,中国海油在渤海获得秦皇岛 27-3 亿吨级油田发现,这是中国渤海中北部海域时隔 10 年后又一个亿吨级油田;2024 年 3 月 25 日,中国海油在渤海超 5000 米的地层钻探发现一口高产油气井,测试日产油气当量近 1400立方米,创造我国海上深层油气探井日产纪录。国信化工观点:1)海洋油气尤其是深海油气探明率低,具有非常大的发掘潜力:目前陆地油气勘探技术成熟,油气探明程度较高,新发现油气规模逐步变小,而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率较低,勘探潜力较大。截至 2017 年,陆地油、气储量探明率分别为 36.72%、47.01%,而海洋油、气储量探明率仅为 23.70%及 30.55%。由于海洋油气勘探处于早期阶段,海洋油气成为最现实的油气开发新领域。2)海洋油气开发装置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成本不断下降,推动油气开采从浅水走向深水,海洋油气勘探支出持续快速增加,将带动海洋油气储量及产量快速上升:2010 年以来为超深水发展阶段,深吃水立柱生产平台、第五代半潜式钻井平台、远洋钻井船、智能深水钻井平台等装备的发展,使超深水领域的发展得到极大推动。油气勘探支出方面,2022 年海上油气绿地项目投资额突破 1000 亿美元,未来有望继续维持在 1000 亿美元以上。海洋油气储量发现方面,2011 年到 2023 年,年均油气发现 180 亿桶油当量,深水发现占比达到 51%。根据 IEA 数据,深水原油产量有望由 2015 年的 6 百万桶/天增加至 2040 年的 10 百万桶/天,深水天然气年产量则有望从 2015 年的 830 亿立方米,快速增加至 2040 年的 4610 亿立方米。3)海洋油气是增储上产重点方向,公司是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中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占国内总资源量的约 1/3,2023 年中国海洋原油产量 6220 万吨,新增产量约 360 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增量的 60%以上。目前中浅层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日趋成熟,近海的深层油气资源、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及已开发的海上稠油和低渗透油气资源仍是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重点方向。国内公司在渤海、南海西部、南海东部、东海和陆上进行油气勘探和开发,深水、超深水油气资源前景广阔。4)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 1468/1564/1633 亿元的预测,对应 EPS 分别为3.09/3.29/3.43 元,对应 A 股 PE 分别为 9.7/9.1/8.7 倍,对应 H 股 PE 分别为 5.7/5.4/5.2 倍,维持“买入”评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评论: 海洋油气尤其是深海油气探明率低,具有非常大的发掘潜力。目前陆地油气勘探技术成熟,油气探明程度较高,新发现油气规模逐步变小,而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率较低,勘探潜力较大。截至 2017 年,陆地油、气储量探明率分别为 36.72%及 47.01%,远高于海洋油、气储量探明率的 23.70%及 30.55%。海洋油气探明率随着水深加深而极具降低,海洋石油方面,浅水(<400 米)、深水(400-2000 米)、超深水(>2000 米)探明率分别为 28.05%、13.84%及 7.69%;海洋天然气方面,浅水(<400 米)、深水(400-2000 米)、超深水(>2000 米)探明率分别为 38.55%、27.85%及 7.55%。油气探明率随深度增加快速下降。由于海洋油气勘探处于早期阶段,海洋油气成为最现实的油气开发新领域。图1:全球石油技术可采储量及探明率(2017)图2:全球天然气技术可采储量及探明率(2017)资料来源:《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特征及趋势分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特征及趋势分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海洋油气开发装置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油气开采从浅水走向深水。海洋油气开采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917-1976 年为浅水发展阶段,海洋油气最早借助木质钻井平台及人工岛开发。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钻井装置,此时作业水深大多局限在500 米以浅的海域;(2)1977 年-2009 年为深水发展阶段,此时期旋转导向钻井、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顺应塔、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张力腿平台的发展,为深水油气勘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和装备基础;(3)2010 年以来为超深水发展阶段,深吃水立柱生产平台、第五代半潜式钻井平台、远洋钻井船、智能深水钻井平台等装备的发展,使超深水领域的发展得到极大推动。图3:全球海洋勘探发展历程及阶段分图资料来源:《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形势分析与思考》,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技术发展带动成本不断下降,经济性提升是海洋油气快速发展的底层逻辑。以钻井速度为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钻完井时间由 2010 年的 240 天,下降至 2017 年的 46 天,降幅超 80%。深水油气田发现到开发投产时间周期也逐渐缩短,1991−2000 年全球深水油气田投入生产时间约在勘探发现后 7 年,2011 年以来,全球深水油气田发现至投产平均周期缩短至 3.6 年,超深水油气田缩短至 2.9 年。由于成本降低和管理优化,全球深水油气项目平衡油价由 2014 年的 78 美元/桶降至 2021 年的 49 美元/桶,降幅达 37%。大部分深水项目平衡油价低于 55 美元/桶,以巴西为代表的部分项目平衡油价低于 40 美元/桶,深水项目在全球油气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增强,技术进步促进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图4: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巴西盐下项目平均钻完井时间图5:全球 1991-2020 年不同水深油气田发现到投产时间统计计)资料来源:中国石油技术研究院,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IHS Markit,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海洋油气勘探支出持续快速增加,将带动海洋油气储量及产量快速上升。根据睿咨得能源统计,油气勘探支出方面,2020 年由于疫情影响,海上油气绿地项目投资急速萎缩,随着疫后恢复,海上油气绿地项目投资额快速增加,2022 年突破 1000 亿美元,今明两年有望继续维持在 1
[国信证券]:深水、超深水油气资源前景广阔,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8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