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研报
每週研報 14/03/20243 月 12 日,小米集團官宣,小米汽車上市發佈會日期為 3 月 28 日,這說明,小米旗下首款智慧科技轎車小米 SU7 即將正式發佈,屆時將在全國範圍內的 29 個城市、50 多家門店同步開啟交付。小米汽車官方表示,SU7 的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小米正式邁出了從智慧手機設備到智慧汽車出行的重要一步,其科技能力與市場潛力備受期待。小米汽車來臨,首款電動轎車將於本月上市並交付 C 級高性能科技轎車,小米汽車多項自研技術全球領先小米集團創始人兼 CEO 雷軍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如果你想擁有一台車,希望有最先進的智慧科技,還有優秀的駕駛質感,小米 SU7 會是你心儀之選”。對當下行業激烈的競爭環境,雷軍表示“做好了充分的各方面的準備” 。小米汽車的從 0 到 1 與小米手機不完全相同,小米汽車需要做出點更不一樣的東西,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智慧科技,滿足大眾對小米、對新能源車的真正期待。小米 SU7 定位“C 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以實現高性能、生態科技與智慧空間體驗的極致表現,打造時代精英的第一選擇、科技與人文的頂尖標杆。根據小米汽車發佈會,小米此次的這款車型具有全球轎車最低風阻係數 Cd 0.195,採用 4997mm 車長、3000mm 軸距、1963mm 車寬、1440mm 車高,號稱“呈現黃金比例的輪軸比、輪高比、寬高比。另外,小米汽車配備水滴形大燈、光環尾燈、175 度漣漪曲面、半隱藏式門把手等領先設計,目前有海灣藍、雅灰、橄欖綠三款配色。圖一:小米生態科技轎車汽車 SU7數據來源:小米汽車官網每週研報 14/03/2024 從電機到智慧座艙全面覆蓋,多項核心技術自研* 電池 CTB 模組技術行業領先在汽車電子硬體領域,小米展現了自身雄厚的研發能力與硬核科技實力,其具備了領先的完整智慧汽車工業智慧製造能力。在電池上,小米汽車自研了 CTB 一體化電池技術(將電池模組、電池管理系統以及電池外殼等三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電池組件,能減少鋰離子電池內阻及散熱損耗,改善其充電/放電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減緩其衰減速率),並全球首發電芯倒置技術,電池包厚度僅 120mm,線束減少了 91%。目前 CTB 電池全球最高的 77.8%電池集成效率。同時其自研的 800V 架構最高可容納 150度電池,CLTC 續航里程超 1200 公里,同時可實現充電 10 分鐘續航 300km 的補能。根據雷軍的說法,“小米 1 號”的鋰離子電池組的容量為 180 Wh/kg,高於業界均值 20%。電池的電池利用率高達 97%,高於業界的平均值 10%。該產品的使用年限為 15 年,高於業界的平均值。圖二:小米 CTB 一體化電池技術數據來源:小米公司官網除了電池包技術之外,小米汽車 SU7 高配版車型(pro,max 等)搭載的是寧德時代的王牌麒麟電芯,電池包容量 101 度,CLTC 續航里程為 800 公里。甯德時代得麒麟電池具有四大優勢:一是大幅提高安全性,水冷板附加隔熱作用,可實現無熱擴散;二是提升快充性能;三是提升迴圈壽命,因為水冷鈑具有緩衝作每週研報 14/03/2024用;四是比能量高:水冷、隔熱、緩衝功能三合一,空間得到大幅節省,三元高鎳成組能量密度達到 250Wh/kg,比特斯拉的 4680 多裝 13%的電量。圖三:甯德時代麒麟電池數據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自研發超級電機,相關參數處於行業第一梯隊在電機方面,小米在電機電控領域申請了 155 項專利,已經授權 60 項專利,這一巨大的技術實力是幫助小米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在小米汽車技術發佈會上,小米 CEO 雷軍詳細介紹了自研的超級電機 V6s。這是一款全新的電機,它不僅性能出色,而且具有極大的研發潛力。小米超級電機 V6s 的轉速高達 27200rpm,轉速位居行業第一梯隊,其技術實力目前超出全球量產的最強電機(Tesla Model S Plaid 20000rpm),最大功率為 275kW,峰值扭矩 500N·m,最大馬力 374PS。這種電機具有更強的動力和更高效的傳輸能力,可以滿足更多的高端駕駛需求。小米超級電機 V6s 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最高效率的運作,同時也可以提供更大的能量輸出。該電機採用了 960MPa 特種矽鋼片、全自研定轉子設計、雙循壞冷立體油路以及散熱等先進技術,更高溫度降低 30%,綜合散熱效率大幅提升50%。每週研報 14/03/2024圖四:小米汽車電機構造數據來源:小米汽車官網據雷軍透露,小米汽車將在未來幾年推出更多的超級電機產品,覆蓋不同的電壓平臺和功率級別,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小米還將繼續加強在電機電控技術上的研發力度,不斷提高電機的性能和能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電動汽車產品。* 智慧駕駛配置高端,目標進入行業第一梯隊在智慧駕駛方面,小米汽車目標是 2024 年進入行業第一梯隊,目前小米在全棧自研智慧駕駛技術方面第一期總投資已達 33 億元,目前追加到近 50 億元,,團隊規模超過 1000 人,測試車輛超過 200 輛,測試里程超過 1000 萬公里。在智慧駕駛軟體演算法層面,小米汽車目前發佈了智慧駕駛的三項關鍵技術,分別是適應變焦 BEV 技術、道路大模型以及超解析度佔用網路技術。小米汽車稱,“自我調整變焦 BEV 技術能像人眼一樣變焦,能夠根據不同場景自我調整調用不同的感知演算法”。其感知網格最小可達 0.05m,最大可至 0.2m,識別範圍從 5cm 延伸至 250m,泊車場景更加精准,城區場景看得更寬,高速場景看得更遠。另外,小米行業首發的道路大模型能夠識別即時路況,智慧調節行駛軌跡,還能在複雜的十字路口工況下,不依賴高清地圖也能順利導航。而在障礙物識別方面,小米超解析度佔用網路技術小米汽車還配備了超解析度佔用網路技術,可增強對障礙物的識別精度。小米創新的超解析度向量演算法可將所有可視物體類比成連續曲面的立體物,從而將識別精度提升至 0.1m。每週研報 14/03/2024圖五:小米汽車道路大模型數據來源:小米汽車官網在智慧駕駛硬體方面,該系統配備了頂級的配置,包括兩顆英偉達 Orin 高算力晶片、綜合算力有 508TOPS。感知硬體則包含 1 顆雷射雷達、11 顆高清攝像頭、3 顆毫米波雷達和 12 顆超聲波雷達(Max 版車型)。圖六:小米汽車智慧駕駛系統情況數據來源:小米汽車官網每週研報 14/03/2024* 智慧座艙融合小米應用生態在智慧座艙環節,雷軍對於智慧座艙這一部分認為是是人車家全生態的最後一環,認為小米最強的是生態,而小米手機的應用生態能擴展至小米汽車上,賦予小米智慧座艙擁有強大的應用生態。基於小米澎湃 OS,小米構建了一個統一的視覺交互體系,車機啟動速度 1.49 秒,座艙系統可實現流式 OTA 升級技術,實現邊下載邊升級。其生態共用包括 Pad APP 共用、手機 APP 共用以及生態硬體共用、手機應用可以直接投射到車機桌面上使用,手機視訊會議可以共用車外攝像頭,車內閱讀燈可以調用手機的光線感測器等。這個智慧座艙採用“以人為中心”的交互架構,配備了 16.1 英寸 3K 超清中控屏、56
[胜利证券]:每周研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1M,页数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