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出口框架革新与短期三大空间,新型全球化如何补位后地产时代?
宏观经济 宏观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专题报告 2024 年 03 月 09 日 新型全球化如何补位后地产时代? ——出口框架革新与短期三大空间 相关研究 《春节调整后出口仍然超预期——1-2月外贸数据分析》 2024.3.7 《新兴国家转型与我国出口潜在韧性——外循环“破局”系列之四》 2023.6.20 证券分析师 屠强 A0230521070002 tuqiang@swsresearch.com 王胜 A0230511060001 wangsheng@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屠强 (8621)23297818× tuqiang@swsresearch.com 主要内容: ⚫ 引言:新型全球化将悄然发生,中国出口产业链升级伏脉千里,补位后地产时代手段之一。 ⚫ 后地产时代谁来补位?思考这一问题不能再囿于静态视角。譬如“逆全球化”这一市场所谓的既定共识,未来或也发生扭转。海外后地产时代的成功经验,均是在动态视角下完成的,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加速—全球产业链再分工—全球化率提升—出口模式变革—出口韧性”的传导链条,对于中国,前半部分是并不遥远的理想,后半部分是已在实现的事实。 ⚫ 国际比较:出口与供给升级应对后地产周期。1990s 以来,主要经济体均经历“去地产”时代。有两大应对思路。1)短期方面,通过政府投资、政府消费稳定经济,也包括促进居民消费,但从长期看上述三项占 GDP 比例均会下滑至低于地产周期时水平。2)中长期方面,均是由“非贸易部门(房地产)”向“可贸易部门(制造业)”转型来真正摆脱地产对经济的拖累,其一为转型出口,出口占比提升。其二为鼓励供给侧技术升级,无形资本形成占比明显上升,替代固定资产投资。但海外经验也存在特殊性以及不足,特殊性是在于转型时恰逢 90s 信息化浪潮叠加全球化率加快提升,不足在于放任私人消费长周期下行。 ⚫ 新型全球化:技术进步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本轮中国所处的后地产时代,或也可以期待全球化再提速,驱动逻辑类似 1990s。有四大原因。1)新一轮技术进步将驱动全球化再提速,新兴国家受益。全球化率实际上是结果、而非原因,驱动因素在于全球技术进步速度,后者具备创造需求、以及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作用,下文有充足数据证明。本轮以数字经济、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进步提速,或也将再度带动全球化率重新上升。2)新型全球化下的全球产业再分工,中国将优先于东盟。劳动力成本低只是承接全球产业分工的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则是工业体系禀赋(广度与深度),目前我国工业体系明显领先东盟等新兴国家,因此新一轮全球化带来的产业分工或仍是中国承接为主。3)全球化利好高附加值商品,数据上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占比与全球化率明显正相关,本轮可关注数字产品与能源资源两大领域。4)制造业回流是全球化的起点,不是逆全球化的起点。 ⚫ 出口产业链:产业模式换档,出口国别转型。我国出口产业链模式和分工与过去已明显不同,本身出口具备韧性,迎接新型全球化具备基础:1)产业变化一:从加工贸易转向高附加值自主产业。2)产业变化二:传统产业向新兴国家转移,但影响可控。3)国别变化一:转向非美发达国家,缓和美国制裁影响。4)国别变化二:绕道“加墨”,额外缓和美国制裁影响。5)国别变化三:向新兴国家加快渗透,尤其是高附加值中间品与资本品。 ⚫ 出口框架革新与短期展望:“发达、新兴、协同供给”三条主线,对应三大短期改善空间。传统国别出口框架未考虑贸易转移与协同供给,我们从全球产业链分工视角升级框架:1)发达国家驱动:需求、生产、库存的“三重”博弈。消费品方面,关注发达国家终端消费品去库结束后当期供需缺口收窄,空间有 10 个百分点,结构上欧盟补库的空间大于美国,非耐用品优于耐用品。中间品方面,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明显反弹,关注生产正常化后对我国高附加值中间品出口的拉动。2)协同供给:由发达国家需求驱动,影响新兴国家生产。发达国家也相应拉动协同供给出口,同时消费电子等产能向东盟转移也将利好中间品出口。3)新兴国家驱动:渗透率提升的影响大于新兴国家需求。包括橡胶塑料、矿物制品等满足新兴国家投资与工业化,以及汽车等我国自主产业链升级领域。4)出口价格:内生于PPI 与外需变化,而非汇率影响。综合分析,上修 2024 年出口增速全年预测至 1.3%。 ⚫ 中长期展望:新型全球化中国产业提档,贸易顺差率提升。若未来全球化如预期加速,受益于全球新一轮技术进步驱动,我国出口增速预计 4%左右,主要受益领域为数字设备以及能源资源(工业化驱动用能需求)。即使未发生新型全球化,目前我国出口产业链已经历产业模式换档、出口国别转型,出口角色向全球分工中更高附加值跃迁,贸易顺差率有望扩大,近年来已出现线索(机电进口占比大幅下滑、相关出口强于进口)。若全球化不及预期,比我国更依赖外需的新兴国家也应向扩内需转型,形成拉动我国出口的结构性机会,目前印度经济强劲背后已有投资内需对抗贸易逆差的线索。 ⚫ 风险提示:全球政治因素变化,新兴国家政策不确定性,国际形势变化。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宏观研究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 共38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国际比较:出口与供给升级应对后地产周期 .................. 6 1.1 1990s 以来,主要经济体均经历“去地产”时代 ............................... 6 1.2 “后地产周期”特征一:促消费是选项,但面临掣肘 ....................... 7 1.3 “后地产周期”特征二:转型出口是共同选择 ................................... 9 1.4 “后地产周期”特征三:技术升级驱动无形资本形成,代替固定资产投资 ................................................................................................................. 9 1.5 总结:海外应对经验的两大思路和两个问题 ................................... 11 2. 新型全球化:技术进步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 ................ 12 2.1 新一轮技术进步将驱动全球化再提速,新兴国家受益 ................... 12 2.2 新型全球化下的全球产业再分工,中国将优先于东盟 ................... 13 2.3 全球化利好高附加值商品,新型全球化关注两大领域 ................... 15 2.4 制造业回流是全球化的起点,不是逆全球化的起点 ....................... 17 3. 出口产业链:产业模式换档,出口国别转型 ................ 17 3.1 产业变化一:从加工贸易转向高附加值自主产业 ......................
[申万宏源]:宏观专题报告:出口框架革新与短期三大空间,新型全球化如何补位后地产时代?,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7M,页数3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