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点评:政策目标基本符合预期
1 宏观经济│宏观点评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政策目标基本符合预期 ——2024 年全国两会点评 事件: 3 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北京召开,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 2023 年的政府工作,明确了 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对 2024 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我们认为,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符合预期,传递了较强的稳增长信号,财政政策安排也体现了财政“适度加力”、中央地方财政转杠杆的特征,工作任务安排上现代化产业建设与民生保障的重要性有所上升。 事件点评 5%左右的 GDP 目标传递稳增长信号 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速目标在5%左右,基本符合预期,并传递了较强的稳增长信号。我们认为,在过去一段时间实际产出下行到潜在增速以下的情况下,在2024年实现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有利于稳就业与保障居民收入增长,减少通缩风险。同时,报告指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从近期超预期的社融、PMI以及春节假期消费数据来看,我们对实现这一目标有较强的信心。 财政安排符合“适度加力”、“转杠杆”的基调 报告延续了此前中央经济和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优化央地债务结构”的基调,赤字率拟按3%安排,地方专项债拟按3.9万亿元安排,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在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我们的测算显示,在中央财政加杠杆的贡献下,2024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基建投资的规模或将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即使考虑报告也对地方财政提出了“过紧日子”的要求,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仍有望达到6-7%的水平。 重视现代化产业建设与民生保障 对比 2023 年与 2024 年政府工作任务,我们认为报告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两大领域的重视程度有进一步上升。一方面,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另一方面,报告在民生工作领域,对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稳就业促增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安排。 风险提示:对政策的意图理解不到位,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 2024 年 03 月 05 日 作者 分析师:樊磊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120002 邮箱:fanl@glsc.com.cn 分析师:方诗超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3030001 邮箱:fangshch@glsc.com.cn 相关报告 1、《通胀数据让降息预期的抢跑或落空:——美国 1 月 CPI 数据点评》2024.02.16 2、《美联储对“通胀下降更强的信心”是降息的前提:——美联储 1 月议息会议点评》2024.02.0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2 宏观经济│宏观点评 3 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北京召开,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 2023 年的政府工作,明确了 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对 2024 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两会的三大看点在于GDP 增速目标,财政政策安排和一些行业层面政策的具体安排。 1. 5%左右的 GDP 目标传递稳增长信号 报告提出,今年 GDP 增速目标在 5%左右,基本符合预期,并传递了较强的稳增长信号。 我们认为,在过去几年经济增速回落至潜在增速以下的情况下,在 2024 年实现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有利于推动负产出缺口收率,化解通缩风险,改善就业与保障居民收入增长。实际上,报告中也表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 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 同时,报告也指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我们认为,5%左右的增速目标虽然不易,但从近期的数据来看,我们对实现这一目标有较强的信心并继续维持全年 GDP5.2%的预测(《中国经济的新周期和新特征——2024 年宏观展望——中国经济如何走向复苏(四)》)。 1 月超预期的社融、1-2 月持续好于季节性的 PMI 以及超预期的春节假期消费数据显示,企业资本支出扩张、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收入增长和消费回升可能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正向循环。今年 1 季度或者 2 季度 GDP 环比增速有望重新回到 1.1%-1.2%的潜在增速上方,推动负产出缺口收敛和经济复苏。 图表1:历年 GDP 预期增速目标 资料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注:2016 年的目标为 6.5%-7%,2019 年目标为 6%-6.5%,2020 年不设置目标 7.0 6.5 6.5 6.5 6.5 6.0 5.5 5.0 5.0 012345678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GDP政府预期目标:同比GDP不变价:同比(%)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3 宏观经济│宏观点评 2. 财政安排符合“适度加力”、“转杠杆”的基调 财政政策方面,报告延续了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的基调。 从具体的财政政策安排上来看, 今年赤字率拟按 3%安排,与去年年初目标持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其中,财政赤字规模预计较去年目标增长 1800 亿元; 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拟按 3.9 万亿元安排,较上年增加 1000 亿元; 中央财政加杠杆。报告表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 我们预计,这一万亿元的特别国债将有较大比例用于基建投资领域,将与去年底增发的 1 万亿元国债一起,对基建领域的投资构成有力支撑。我们初步测算,在中央财政加杠杆的贡献下,2024 年财政资金用于基建投资的规模或将达到 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6%。(《“转杠杆”背景下 2024 年基建投资增速几何?》)。 在中央财政加杠杆的同时,报告也对地方财政提出了“去杠杆”的要求,“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综合考虑中央和地方共同的影响,我们预计基建投资增速约 6-7%。(《“转杠杆”背景下 2024 年基建投资增速几何?》)。 图表2:历年财政赤字率目标 图表3:历年专项债规模安排 资料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2.3 3.0 3.0 2.6 2.8 3.6 3.2 2.8 3.0 3.0 1.52.02.53.03.54.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政府预期目标:财政赤字率(%)21500 37500 36500 36500 38000 39000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192020202120222023
[国联证券]:2024年全国两会点评:政策目标基本符合预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5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