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担保行业,2024年1月
中国担保行业展望 1 目录 要点 1 分析思路 2 行业政策 2 行业发展状况 3 行业财务表现 11 结论 14 2024 年 1 月 中国担保行业,2024 年 1 月 宏观经济持续底部运行,担保行业仍面临一定代偿压力,随着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2024 年代偿额预计将继续增长,但在担保公司持续化解存量业务风险的背景下,累计代偿率将趋于下降。同时,得益于担保公司资本实力普遍较强、安全性及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占比继续提升、不断完善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担保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仍将保持稳定。 中国担保行业展望为稳定。该展望反映了中诚信国际对该行业未来12~18 个月基本信用状况的预测。 要点 中央政策延续支持小微、“三农”的主基调,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逐步完善;各地风险补偿和业务奖补政策的执行效果因区域经济及财政实力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未来各省仍需结合当地省情,不断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扩大支小支农的覆盖面。 直接融资担保仍以城投债担保业务为主,担保债券余额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担保债券新发主体级别有所上移,展业属地性较强;民营企业债券担保业务规模明显提升,未来随着支持民营经济政策的持续推进,担保公司或将加大民营企业债券担保力度。间接融资担保以政策性担保业务为主,预计未来国企及平台类企业贷款担保业务或将成为业务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此外,新版银担“总对总”对各地政府性担保机构提出更高要求,间接融资担保及再担保业务将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作为代偿风险相对较小的担保业务品类预计 2024 年业务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对担保主业形成有益补充。 短期内担保公司代偿压力仍存,代偿金额将持续增长;考虑到部分担保组合质量差的担保公司着力化解存量业务风险并控制新增,2024 年样本担保公司整体累计代偿率或将趋于下降。 地方性担保公司投资属地化特征明显,宏观经济持续底部运行及信用风险上升背景下,预计 2024 年担保公司安全性及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受投资结构调整及市场利率下行影响,担保公司投资回报率呈下行趋势。 担保公司资本实力普遍较强,随着担保机构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担保公司整体资本实力或将进一步增强,担保主业对担保公司盈利的贡献度将继续提升,但整体盈利能力仍偏弱。 行业展望 联络人 作者 企业评级二部 胡雅梅 027-87339288-254 ymhu@ccxi.com.cn 吴 萍 027-87339288-217 pwu@ccxi.com.cn 熊祚晨 027-87339288-271 zchxiong@ccxi.com.cn 其他联络人 龚天璇 027-87339288-678 txgong@ccxi.com.cn www.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 中国担保行业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中国担保行业展望 2 一、分析思路 因担保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故担保行业的信用分析首先通过分析政策趋势和行业动态,判断未来担保公司业务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其次通过目前样本担保公司主要业务板块的开展情况、担保组合质量以及财务表现,分析行业信用基本面的变化情况。本文指出,宏观经济持续底部运行,担保行业仍面临一定代偿压力,随着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代偿额预计将继续增长,但在担保公司持续化解存量业务风险的背景下,累计代偿率将趋于下降。同时,得益于担保公司资本实力普遍较强、安全性及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占比继续提升、不断完善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担保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仍将保持稳定。 二、行业政策 中央政策延续支持小微,助力“三农”的主基调,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示范和引导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逐步完善,担保公司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各地陆续出台相关地方政策,针对开展小微、“三农”等政策性业务的融资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和业务奖补,但受制于区域经济及财政实力,各省支持政策落地情况及实施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未来各省仍需结合当地省情,不断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切实推动担保机构扩大支小支农的覆盖面。 中央政策延续支持小微,助力“三农”的主基调,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支农支小业务规模,规范收费,降低门槛。多次提出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覆盖面,不断强化担保公司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函〔2023〕196号);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财税支持政策落实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预〔2023〕76号),两项政策均提出要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体系引领作用,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支持,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覆盖面。前者主要从支持重点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出发,提出落实银担分险比例要求,提高批量担保业务效率;后者则强调要稳定再担保业务规模,并推进融资担保机构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财政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此外,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15号),提出未来5年要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加快补齐规则和监管短板,优化普惠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通过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支农支小业务规模,规范收费,降低门槛,发挥其重要补充作用,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未来担保公司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或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为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为国内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核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再担保分险、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快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再担保体系建设方面,融资担保体系成员及参与机构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已和35家担保机构(包括31家省级合作机构,3家计划单列市合作机构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再担保机构)以及14家银行开展合作,“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辖内市、县级融资担保机构”三层组织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股权投资方面,随着2021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中国担保行业展望 3 年12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完成对首批10
[中诚信国际]:中国担保行业,2024年1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6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