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3年第51期:我国民间投资放缓的原因、问题及建议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国际金融评论》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刘佩忠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6623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梁 婧 联系人:王 静 刘佩忠 电 话:010 – 6659 6623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3 年 11 月 14 日 2023 年第 51 期(总第 506 期) 我国民间投资放缓的 原因、问题及建议* 民间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超过五成,对稳投资进而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引发了市场关注。究其原因,这主要受房地产等传统投资领域负增长的拖累。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民间制造业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中高端产业投资动力保持旺盛。为持续释放民间投资活力,还需要关注政策和营商环境稳定性、民营企业经营压力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等问题,未来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创造良好的民间投资环境。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3 年第 51 期(总第 506 期) 1 我国民间投资放缓的原因、问题及建议 民间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超过五成,对稳投资进而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引发了市场关注。究其原因,这主要受房地产等传统投资领域负增长的拖累。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民间制造业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中高端产业投资动力保持旺盛。为持续释放民间投资活力,还需要关注政策和营商环境稳定性、民营企业经营压力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等问题,未来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创造良好的民间投资环境。 一、从结构上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从三次产业看,民间投资更偏重工业部门。2022 年,民营企业在第二产业投资额占民间投资总额的 53.3%,高于全国第二产业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32.2%)。同期,民营企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投资额占其投资总额的 41.9%,明显低于全国第三产业投资额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65.3%)(图 1)。从三大投资领域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2021 年,私人控股企业1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基建2领域投资额分别占其投资总额的 48.4%、27.2%、7.5%,合计达到 83.1%。 具体来看,我国民间投资的细分行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民间制造业投资动力由传统行业转向了中高端行业。在民间制造业投资中,传统高污染高耗能的上游原材料行业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下游消费品行业投资占比分别由 2004 年的 48.8%和39.3%下降至 2022 年的 34.1%和 29.1%,中游机械装备制造业投资占比由 17.9%上升至36.8%(图 2)。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水平行业比重均提升。 1 由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未公布完整行业数据,本文采用私人控股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观察民间投资的具体行业分布。2017 年后的完成额数据为计算所得。 2 基建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大行业。 2 2023 年第 51 期(总第 506 期) 图 1:全国和民间投资三次产业结构对比 图 2:私人控股企业制造业投资结构 图 3:私人控股企业第三产业投资结构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是民间第三产业投资多元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房地产业仍是投资重点。其一,民间资本对基建投资参与度有所上升。在私人控股企业的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比重分别由 2004 年的 1.1%和 0.7%2.5 32.2 65.3 4.8 53.3 41.9 01020304050607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051015202530354045200420122022上游原材料中游机械设备下游消费品%010203040506070809010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住宿和餐饮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202220152004%宏观观察 2023 年第 51 期(总第 506 期) 3 上升至 2022 年的 6.1%和 6%。其二,民间投资由生活性服务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趋势显现。2004 年以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典型生活性服务业的民间投资比重先升后降,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民间投资比重持续上升。其三,房地产仍是民间第三产业投资的主要领域。民间第三产业投资中的房地产业比重在由 2004 年的 88.6%下降至 2015 年的54.7%,而后再次上升至 2021 年的 63.3%,呈先降后升态势(图 3)。 二、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主要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而基建投资保持活跃,制造业投资持续优化 2023 年 1-9 月,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 0.6%,增长明显慢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整体水平(3.1%),也慢于其在 2018-2022 年的同期平均水平(4.8%)。从结构上来看,当前民间投资放缓既有传统投资领域负增长和部分政策调整的影响,也有民间制造业投资动力转变和民间基建投资高增长的支撑。 (一)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是拖累民间投资的主要原因 一是销售转弱、融资不畅、资金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下,民营房地产企业拿地、建设能力大幅下降,对民间房地产投资形成直接冲击。房地产市场下行叠加企业暴雷频发,民营房企销售回款和外部融资难度加大。2023 年 1-9 月份,跻身全国房地产销售排名前十的民营企业仅碧桂园、龙湖集团和滨江集团 3 家,而 2019 年同期为 5 家。其中,碧桂园排名由 2019 年榜首滑落至 2023 年第六位,销售额较 2022 年同期下降44.9%(表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51期:我国民间投资放缓的原因、问题及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3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