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OLED应用元年,柔性显示材料迎变革机遇

可折叠OLED应用元年,柔性显示材料迎变革机遇证券分析师:宋涛A0230516070001songtao@swsresearch.com研究支持:沈衡A0230518090001/梁爽A0230518080008shenheng@swsresearch.com联系人:马昕晔maxy@swsresearch.com报告日期:20190213——柔性OLED行业深度www.swsresearch.com2投资提示可折叠元年塑造手机新生态,OLED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OLED具备色彩艳丽、自发光、轻薄可柔性等优点,区别于LCD显示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可实现显示器件的折叠甚至卷绕。当前OLED显示最大的应用场景在于智能手机,而OLED手机虽已发展至柔性曲面屏,但本质上相比LCD并未有突出的变化。根据AVC统计,2017年OLED手机渗透率约25%,2018年预计约30%,渗透率仍然较低。而自2018年开始主流手机厂商开始展示可折叠手机设计,三星预告将于2月20日正式推出,华为可折叠手机也有望于2月24日亮相,2019年将成为可折叠手机元年。我们认为可折叠手机的成功应用真正实现了OLED的最大优势,将重塑手机新生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OLED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可折叠技术带来材料变革,PI材料成新贵。可折叠设计最大的变革在于舍弃原有刚性的玻璃材料,转而使用柔性PI材料同时采用薄膜封装。基材由传统的ITO玻璃变为PI浆料,盖板由传统玻璃改用涂覆透明PI(CPI)膜,触控端也有望使用CPI。当前PI材料被日韩垄断,而国内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新纶科技有望成为韩国CPI企业国内的涂覆合作伙伴并布局OCA胶等其他柔性材料,鼎龙股份、强力新材等在PI浆料领域进展可期,时代新材已实现化学亚胺法PI膜量产,CPI材料也在研发部署。www.swsresearch.com3投资提示可折叠应用带动尺寸增加,发光材料需求加速提升。一方面可折叠手机应用有望带动OLED渗透率加速提升,另一方面多屏折叠可突破原有手机的尺寸限制,显示面积增加将加速提升发光材料需求。由于OLED面板及终端发光材料专利均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前端中间体、粗单体为主。近年来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持续投资加速追赶,IHS预计2023年大陆企业面板产能占比将接近40%,国内面板厂商良率提升,技术不断成熟,为材料本土化配套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强力新材、万润股份等企业凭借技术合作和自主研发陆续突破终端专利材料,开始进入国产产线的认证及量产供应阶段,国产面板厂商崛起有望带动发光材料国产化加速应用。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可折叠手机的成功推出将有望塑造手机新生态,加速OLED渗透率提升,带来PI等新兴材料变革同时提升发光材料需求,而国内面板厂商逐渐成熟崛起,为材料国产化配套奠定了基础,上游材料企业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推荐关注板块投资机会。柔性显示材料重点推荐:新纶科技(常州三期CPI涂覆、OCA等柔性显示材料)、鼎龙股份(PI浆料),关注时代新材(PI膜);有机发光材料重点推荐:濮阳惠成、万润股份、强力新材,关注飞凯材料;薄膜封装材料重点推荐:雅克科技。风险提示:可折叠手机应用推广不及预期;国产面板放量不及预期;国产材料厂商未进入主流面板企业;新技术对OLED造成替代www.swsresearch.com4投资案件关键假设点:三星、华为等主流手机厂商按计划推出可折叠手机;京东方等国内OLED面板厂商良率提升、成本下降,国产面板顺利放量;上游材料国产厂商认证进展顺利有别于大众的认识:市场担心智能手机销量不佳,OLED产业链前景成疑。我们认为(1)虽然当前智能手机整体增长乏力,但OLED手机渗透率仅30%左右,仍然较低,存量替代仍有巨大空间。而可折叠手机的成功推出实现了OLED的最大优势,使其能够真正区别于LCD手机,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有望重塑手机新生态,带动OLED渗透率加速提升。(2)产业链上看,手机OLED屏幕面板基本被三星垄断,上游发光材料等同样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尚处于从0到1的替代阶段。可折叠技术为PI等新材料提供了应用空间并加速提升发光材料需求,随着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企业良率提升,国产面板厂商的成熟崛起为材料的国产化应用提供了基础,而上游材料企业在专利发光材料也陆续突破,未来发展有望加速,前景可期。核心风险假设:可折叠手机应用推广不及预期;国产面板放量不及预期;国产材料厂商未进入主流面板企业;新技术对OLED造成替代主要内容1. OLED概述:轻薄可柔性的自发光显示技术2. OLED国产面板企业进入放量阶段,上游专利材料国产化同时起步3. 智能手机迎来可折叠元年,PI材料成新贵4. 产业链相关公司5www.swsresearch.com61.1 OLED:轻薄可柔性的自发光显示技术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电致自发光特性;三明治层状结构,无需背光模组、滤光板、液晶等构件,且可以承受高温制程;继CRT、LCD后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具有可柔性显示、超轻超薄、反应灵敏、对比度高、可视角广、能耗低、适用温度范围广、抗震性好等性能优势图:LCD与OLED面板显示器结构对比表: LCD与OLED性能对比资料来源:瑞联新材招股说明书,CNKI,申万宏源研究图: OLED发光机理示意图www.swsresearch.com71.2 OLED核心材料为有机材料蒸镀型溶液型分子结构小分子聚合物工艺功能电子注入电子传输发光空穴传输空穴注入发射机理磷光荧光TADF图:核心材料分类方式图: OLED器件和材料结构显影、蚀刻OLED面板制作/模组组装设备制造镀膜、封装检查、测试ITO玻璃\薄膜OLED有机材料偏光板封装材料驱动IC电路板被动元件材料制造组装零件•电脑显示器•可穿戴设备•仪器仪表•手机•电视•车载显示屏•照明•军工航天•VR上游中游下游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 OLED上下游产业链长,涉及材料多样,其中有机发光材料最为核心图:OLED产业链资料来源:Wiley,申万宏源研究www.swsresearch.com81.3 三星、LG两大阵营,国内厂商开始崛起 目前OLED显示厂商主要以三星和LG为主•三星:三原色(RGB)独立像素发光,主攻小尺寸领域,如智能手机•LG:白色发光与滤光片结合(WOLED),主攻大尺寸领域,如电视 目前OLED面板厂商主要以三星和LG为主,国内京东方等开始崛起RGB自发光OLED白光White OLED色彩艳丽较RGB略差厚度薄略厚开发难度大小成本高低烧屏会基本不会亮度略低高良品率低高寿命短长图:三星RGBOLED图:LG WOLED表:两种类型OLED性能对比资料来源:UDC,申万宏源研究主要内容1. OLED概述:轻薄可柔性的自发光显示技术2. OLED国产面板企业进入放量阶段,上游专利材料国产化同时起步3. 智能手机迎来可折叠元年,PI材料成新贵4. 产业链相关公司9www.swsresearch.com102.1 智能手机驱动OLED需求增长,国内面板企业快速发展 2017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5.63亿片,同比增长17%,其中智能手机应用占

立即下载
信息科技
2019-02-20
申万宏源
43页
5.41M
收藏
分享

[申万宏源]:可折叠OLED应用元年,柔性显示材料迎变革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41M,页数4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美股科技公司公告
信息科技
2019-02-20
来源:科技行业全市场科技产业策略报告第五期:强政策+弱经济,2019年信息安全产业能否突出重围?
查看原文
港股科技公司公告
信息科技
2019-02-20
来源:科技行业全市场科技产业策略报告第五期:强政策+弱经济,2019年信息安全产业能否突出重围?
查看原文
新三板科技产业公司重要公告
信息科技
2019-02-20
来源:科技行业全市场科技产业策略报告第五期:强政策+弱经济,2019年信息安全产业能否突出重围?
查看原文
A 股科技公司公告
信息科技
2019-02-20
来源:科技行业全市场科技产业策略报告第五期:强政策+弱经济,2019年信息安全产业能否突出重围?
查看原文
本周重点产业新闻
信息科技
2019-02-20
来源:科技行业全市场科技产业策略报告第五期:强政策+弱经济,2019年信息安全产业能否突出重围?
查看原文
上周 4 家新增挂牌科技产业公司
信息科技
2019-02-20
来源:科技行业全市场科技产业策略报告第五期:强政策+弱经济,2019年信息安全产业能否突出重围?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