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医疗器械系列报告(二)医疗设备篇:赛道分化、各有风采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kzq.com 1 / 22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 医药生物 【粤开医药】医疗器械系列报告(二)医疗设备篇:赛道分化、各有风采 2023 年 10 月 19 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陈梦洁 执业编号:S0300520100001 电话:010-83755578 邮箱:chenmengjie@ykzq.com 研究助理:刘莎 邮箱:liusha@ykzq.com 行业表现对比图(近 12 个月) 资料来源:聚源 近期报告 《【粤开医药】医疗器械系列报告(一)概览篇:万亿规模,成长可期》2023-10-18 《【粤开医药月报】关注业绩优胜板块及GLP-1 产 业 链 、 阿 茨 海 默 症 新 药 》2023-10-12 《【粤开医药月报】2023H1 业绩分析,看好中药、线下药店等细分赛道》2023-09-04 医疗设备是医疗器械系列最大子板块,可以分为医学影像设备、治疗与生命支持设备、康复设备等细分板块。 市场规模:体量过半,高增速优势明显 2022 年国内医疗设备总体规模达 5737.15 亿元,近 4 年复合增长率 17.47%。其中,医学影像设备、康复设备分别约为 1044 亿元、511 亿元,近 4 年复合增长率 8.55%、16.23%,约占医疗设备领域的 18.20%、8.9%。 竞争格局:赛道分化,国产替代循序渐进 影像设备领域处于国产替代萌芽阶段。存量市场传统三巨头 GE、西门子、飞利浦市场占有率居前,如 CT 类、磁共振、超声影像、血管造影机 DSA、X射线累计份额分别达到 78.87%、78.85%、65.77%、93.07%、49.56%。新增市场方面(按 2022 年度国内新增中标金额口径)GE、西门子、飞利浦等海外龙头仍然占优,但部分国产龙头已经实现突围。 治疗与生命支持领域处于国产替代高速成长阶段。呼吸麻醉急救设备方面,心肺复苏、体外除颤国产设备招投标金额达到全部品牌 73%以上,呼吸机、麻醉机虽目前不及 50%,但连续三年实现市场占有率正增长;监护方面,监护、心电图机国产化率达到 70%以上,血氧测量、眼震电图仪 2022 年招投标中选金额占比接近过半,睡眠呼吸监测亦出现多个潜力产品。 康复设备领域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仿制、低端产品国产占比较大,高端产品尚未形成有效突破,同时行业集中度极低,上市企业规模偏小,未来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 商业模式及产业链:链条完整,高端零部件“卡脖子” 从上游看,电子电器类核心零部件依然存在“卡脖子”现象,尤其是工艺较为复杂的探测器、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等核心部件,目前只为海外 Varex、飞利浦等少数厂家所掌握。 从中游看,技术壁垒低的领域基本实现国产替代,技术壁垒高的领域亦涌现部分性能可媲美海外一线品牌的产品,上市公司营业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0%-70%。 从下游看,随着新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进一步放开,甲类、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整体调增,部分医用设备拥有医院自主配置权,后续有望迎来增量空间。 增长前景 (一)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医疗设备加速成长好时机。《“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重点推进“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22%-16%-9%-2%5%11%22/1023/0123/0423/0723/10医药生物沪深300 行业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kzq.com 2 / 22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设。2022 年9 月,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中央财政贴息 2.5%,期限 2 年,用于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 (二) 部分医疗设备具备技术和价格优势,出口海外市场大有可为。国内医疗设备出口优势产品集中在彩超、CT、监护仪等领域。从技术水平看,国内医疗设备产品部分龙头公司早在 20 年前开始布局海外市场,锻造出一批技术性能领先、国内外美誉度较高的产品,成为海外基层医院、顶尖临床机构和科研院所的重要诊疗研究力量。从产品性价比看,国内近年来人才红利逐渐形成,加之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工作逐步推进,整体产品性价比优势凸显,出口增长拥有更长足的动力。从渠道优势看,国内医疗设备疫情期间在国际贸易、紧急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欧美日成熟市场之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也已成为重要的输出对象。 (三) 前沿科技深度赋能,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诊疗效能。“十三五”以来,大数据、物联网、AI、新型传感器、成像等技术加速与医疗设备行业融合,一批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临床价值显著的产品快速获批上市并入院使用。 投资建议:从细分领域寻找机会,看好影像设备、治疗与生命支持、康复设备赛道中长期成长 (一) 影像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优势凸显。中国每百万人主要影像设备人均保有量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国产品牌当前进入进口替代博弈期,逐步建立研发创新、产品质量、产能供应、价格收费、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增量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建议跟踪龙头品牌国产替代放量进程,中低端领域关注招投标中标数量和业绩,高端领域关注技术储备和产品进展。 (二) 治疗与生命支持领域产品丰富,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治疗与生命支持领域产品当前国产化程度相对充分,头部品牌规模效应基本形成,我们判断中长期成长主线在于 1.国内县级医院能级提升+加快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补短板,监护仪、呼吸机等必要床旁医疗设备具备较大配置空间。2.全球进入疫后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补短板,海外市场大有可为。国内心肺复苏、呼吸机、麻醉机、监护设备、心电图机等具备高性价比,且在疫情期间经过检验,未来具备较大放量空间。 (三) 康复设备潜在需求旺盛,供给侧亟待提质增效。受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发病率提高、术后功能障碍和产后功能障碍康复意识增强,国内康复医疗市场终端需求旺盛。与之不匹配的康复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康复医疗体系不健全,由此带来的康复设备发展落后,行业集中度偏低。未来,随着国家部署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建设康复医疗领域,医保支付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康复设备技术升级,全行业或将迎来高速成长的新风口。 风险提示 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国际竞争失败、创新研发失败、政策变化、国际地缘政治风险。 行业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kzq.com 3 / 22 目 录 一、市场规模:体量过半,高增速优势明显 ...........................................................................................................5 二、竞争格局:赛道分化,国产替代循序渐进 .................................................
[粤开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医疗器械系列报告(二)医疗设备篇:赛道分化、各有风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82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