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19年度策略: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聚焦中国创新&中国消费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聚焦中国创新&中国消费 医药行业2019年度策略 证券研究报告 【东吴医药】 证券分析师全铭:quanm@dwzq.com.cn (执业证书S0600517010002) 证券分析师焦德智:jiaodzh@dwzq.com.cn (执业证书S0600516120001) 研究助理:许汪洋 目录 国内现状——国内创新药审评审批变革及仿制药带量采购 他山之石——日本的全民医保政策如何影响药企的发展 中国出路——分级诊疗带动医药行业持续高成长 重点推荐——中国创新&中国消费 2 一、他山之石——日本的全民医保政策如何影响药企的发展 一、他山之石——日本的全民医保政策如何影响药企的发展 3 日本是最早出现老龄化的国家,而且一直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1990-2010 的二十年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不到9%上升至超过21%,老年人口从1400万上升到2700万。 1995年,日本人均医药消费量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近10年间,日本人均医药消费CAGR仅2.67%,而同期的美国、英国、加拿大CAGR约10%。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人均卫生费用(美元) 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百万人) 4 1.1老龄化加速的红利去哪了? 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医疗社会保险的国家,1961年日本确立“全民皆保险制度”,2009年,日本医疗费用中个人支出仅13.9%。因此,老龄化的加快直接加大了国家医保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不得不鼓励仿制药的替代和使用,通过压缩药价来保障医保的健康运行。 2009年日本国民医疗费用构成 数据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东吴证券研究所 5 1.1老龄化加速的红利去哪了? 日本政府从1988 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针对医保目录品种的价格调整,涉及13000 多种药物。该降价政策具有范围广、频率高的特点。 价格调整的方式是政府确定药品零售价,医疗保险根据政府定价补偿药品费用。零售价确定程序如下: 1. 政府每2年对所有医保药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 2. 以最低价格累计加权平均作为药品基础价格 3. 通过税率和其他微调确定最终价格 两年一度的价格调整使得日本仿制药企业利润率都不断下滑,直到2000年才有所改善。 日本三大仿制药企利润率(%) 日本三大仿制药企毛利率(%) 6 1.1老龄化加速的红利去哪了? 数据来源:彭博,东吴证券研究所 日本完善便利的全民医保几乎涵盖了100%的人口,因此公费负担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日本的医疗商业险也几乎没有发展。 为了降低政府负担,药品降价频繁且覆盖范围广泛。日本制药企业在90年代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击,收入水平停滞不前。 数据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WHO、东吴证券研究所 日本药企生产总值情况(百万日元) 全球医药市场消费市场规模趋势对比(亿美元) 7 1.2全民医保是福是祸? 1995-2003年,日本制药企业从1512家下降到1062家,其中药品价格受到严格管制的处方药企业,从523家锐减到172家,淘汰幅度约70%。 日本药品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重逐年走低,药费占比从1990年的22%一路下降到了2013年的19%并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东吴证券研究所 8 1.2全民医保是福是祸? 2007年,厚生劳动省在《促进仿制药用药安全行动计划》中要求将仿制药份额从07年9月的18.7%提高到2012年的30%。 在政策支持下,日本仿制药使用比例不断上升,2016年处方量达到65.8%,但销售额却逐年走低,2016销售额占比不到30%。 目前日本政府目标是在2020年9月使仿制药使用率达到80%以上。 数据来源:彭博、CFDA、CDE、WHO、东吴证券研究所 9 1.2全民医保是福是祸?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日本从1974年以来对美国一直呈现贸易顺差,促使美国政府从1984年开始对日本施加压力,日美医药贸易战就发生在1985-1990。 虽然日美医药贸易战最终以日本战败告终,但给我们的启发确是明晰的:必须直面医药科技创新及高端制造领域和美国的巨大差距,推动积极正确的转型。 10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990年至今,GDP平均增长率1% 医药进出口差额逐渐扩大 10 1.3 日美医药贸易战带来打击(1985-1990) 日本GDP增速 % 11 11 1985年初,美国和日本启动了“特定行业市场导向协议”谈判(Market-Oriented Sector-Selective,简称MOSS),旨在逐个降低那些美方出口潜力较大的行业的贸易壁垒。美国认为在医药和医疗设备行业,自身具有明显国际领先优势,因此医药是第一组被开放的领域。 根据美国药品制造商协会(PMA)的估计,1986年日本的药品市场总额约为190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产品的销售额为18亿美元,占日本市场总额的9.5%,占日本药品进口总额的近40%。 日美最终在1986年1月9日达成医药行业的一致协定,主要的议题包括: 从1985年7月开始,日本接受全球药品的海外实验数据,承认数据有效; 要求日本政府对药品审批实行“标准处理时间”程序(time clock); 要求日本政府大幅简化审批流程; 日本政府同意将每年更新的药品/医疗设备价格表,改成每个季度更新。审批新药到核准价格的时间周期缩短到60天; 日本政府公开全部药品审批规则和定价规则; 日本将药品关税从25%下降到12.5%; 美国企业要求美国药品进入日本医药报销系统,但遭到日本方面强烈抵制。1988年后十年,日美之间一直进行谈判。 11 1.3 日美医药贸易战带来打击(1985-1990) 12 日美贸易战下,日本医药企业股价遭遇挫折。美国药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 数据来源:彭博,东吴证券研究所 1.3 日美医药贸易战带来打击(1985-1990) 走国际化路径的创新药企业依旧有较好的成长性:1991-2018年期间,武田28年收入复合增速6.12%,净利润复合增速6.16%,市值从90亿成长为449亿美金。 数据来源:彭博,东吴证券研究所 13 1.4 药企的国际化布局是唯一路径 0%5%10%15%20%25%30%35%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9,000,000市值:武田制药 R&D88亿美金收购Millennium Phama 右兰索拉唑 美国上市 137亿美金收购Nycomed 52亿美金 收购Ariad 阿齐沙坦酯获批 兰索拉唑美国上市 坎地沙坦美国上市 美国建立R&D中心 吡格列酮日本美国上市 2.7亿美金收购 Syrrx 2017年,武田收入30%来自美国、16%来自欧洲。 从仿到创,武田走过很多弯路:1985-1999年,武田自主研发的产品大都为me-too以及505(b)(2)类药物。2000年后,FDA对me-too的审批越来越严格,新药进程不尽人意。2007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2010年以后,公司重磅新药motesani
[东吴证券]:医药行业2019年度策略: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聚焦中国创新&中国消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8.18M,页数10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