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市场跟踪系列(二):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亚洲市场跟踪系列(二) 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宏观动态跟踪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宏观报告 海外宏观 2023 年 8 月 28 日 证券分析师 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0090001 ZHONGZHENGSHENG934@pingan.com.cn 范城恺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3010001 FANCHENGKAI146@pingan.com.cn 常艺馨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2080003 CHANGYIXIN050@pingan.com.cn 平安观点: 亚洲债券市场规模阶段性转降。2022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因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亚洲多数国家收紧货币政策,货币金融环境趋紧,债券发行成本抬升,汇率也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由升转降。展望 2023 年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汇率对债券市场规模的拖累将逐步弱化,亚洲债券市场规模有望重回扩张。 亚洲国家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2022 年,俄乌冲突一度助推大宗商品价格,加剧供应链的紧张态势,美联储和欧央行较快收紧货币政策,通胀和汇率双重掣肘之下,除中国、日本两个大国外,亚洲代表性经济体纷纷上调政策利率,对长端国债形成推升。2023 年上半年,美联储加息节奏逐渐放缓,10 年期美债利率微降,亚洲代表性经济体的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多较 2022 年末稳中有降,波动幅度弱于 2022 年。展望 2023 年下半年,预计亚洲经济体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掣肘减弱,而发达经济体衰退对出口的拖累显化,货币政策空间逐步打开,国债收益率的中枢有望逐步走低。 外资阶段性减持亚洲本币国债。2022 年,外资总体流出亚洲国债市场,持债的规模和比例均有所下滑。从交易性逻辑看,外资对亚洲国债的持有节奏与海内外货币政策“松紧差”存在关联,加息幅度较小、甚至降息的国家被外资更多减持。从配置性逻辑看,亚洲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市场规模稳步提升,近年来境外投资者加大对亚洲各国国债的配置力度增强。往后看,外资配置逻辑还将延续,但节奏可能受到交易性因素的扰动。 债市深度和广度仍具提升空间。1)从品种构成看,政府债是亚洲债券市场的主体部分,2022 年末亚洲代表性经济体中,政府债的占比高达 72.6%。但边际上,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公司债市场较快扩容,占比趋于提升。2)从债券市场发展的深度来看,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债券市场占 GDP 比重呈增长态势,2022 年末达 102.1%,但绝对水平较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亚洲债券市场拥有丰富投资机遇。首先,在美欧经济下行风险下,亚洲经济韧性更加凸显,亚洲投资级债券有望取得较佳收益。其次,亚洲和全球流动性紧缩环境有望缓和。未来半年至一年,美欧通胀压力有望缓和,将逐渐放缓和停止加息。亚洲通胀压力相对更小,亚洲央行具备较早暂停紧缩周期的基础。再次,美元贬值可能为非美元计价的亚洲债券带来机遇。 亚洲债券市场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一是,亚洲利率水平预计仍将处于历史偏高位置,债券发行成本偏高,亚洲债券规模或难大幅上升。二是,全球流动性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货币紧缩令需求降温的效果不佳,或出现新的供给冲击令全球通胀反复,海外央行紧缩可能重新加码。三是,全球经济走弱和偏紧的金融环境,仍可能压制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亚洲高收益债券仍可能受投资者规避。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动态跟踪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2/ 8 2022 年,亚洲债券发展市场面临“逆风”环境。美联储货币政策较快转向,全球货币金融环境趋紧,各国汇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由升转降。外部压力加大,亚洲多数国家收紧货币政策,债券收益率普遍走高,但因利差吸引力减弱,外资阶段性仍减持亚洲本币国债。相比于美欧发达市场,亚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往后看,亚洲债券市场有丰富投资机遇,随着美联储加息渐入尾声,亚洲国家货币政策可能率先放松,对海外配置资金的吸引力可能逐步回归。 一、 亚洲债券市场规模阶段性转降 回顾 2022 年,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债券市场规模有所下行。据亚洲开发银行旗下 Asian Bonds Online 统计数据,2022年,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6 个东盟国家)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 33.4 万亿美元,较 2021 年末下滑 2.2%,出现 2015 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因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亚洲多数国家收紧货币政策,货币金融环境趋紧,债券发行成本抬升,汇率也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由升转降。 分季度看,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在 2022 年一季度微增 0.2 万亿美元。美联储 2022 年 3 月正式开始加息,带动美元指数快速上行,9 月末一度创近 20 年新高。在此背景下,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在 2022年二季度、三季度则分别收缩 1.7 万亿美元、1.5 万亿美元。2022 年四季度,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美元指数有所回落,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增长 2.3 万亿美元。 分区域看,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债券市场的存量规模同样处于前列,2022 年末分别为 18.5万亿美元和 10.2 万亿美元。韩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位居第三,但其量级低于中日,2022 年末为 2.3 万亿美元。2022年,亚洲代表性经济体中,越南和新加坡债券市场规模增速较快,分别达 14.7%和 13.6%;菲律宾、印尼、泰国、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债券市场规模维持中低速增长, 增速分别为 4.7%、2.6%、2.4%、1.9%和 1.7%;日本和韩国以本币计价的债券市场规模有小幅增长,但汇率贬值幅度较大,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市场规模分别减少-10.4%和-1.8%。 2023 年上半年,亚洲代表性经济体(已公布数据的 7 个区域)债券市场规模较 2022 年末下降 5.6%。 2023 年上半年,作为亚洲第二大市场的日本债券存量规模较 2022 年末下滑 8.2%,总体拖累较大。拆分来看,2023年上半年以本币计价的日本国债发行规模环比增加 1.3%,带动日本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增长 1.1%;但同期日元相对美元的汇率贬值 9.2%,构成较强拖累。2022 年 12 月,日本央行意外将 10 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目标上限从 0.25%上调至 0.5%,市场押注其 YCC 政策的调整,但 2023 年上半年日本央行 “按兵不动”,美联储加息“迟迟不休”,因而日元汇率持续承压。 2023 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债券市场规模明显扩张。印度尼西亚 2023 年上半年本币债券市场规模为 4088.9亿美元,较去年末增长 7.0%。截至 2023 年 6 月末,政府债在印尼本币债券存量中的占比高达 92%。20
[平安证券]:亚洲市场跟踪系列(二):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7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