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投资回升,经济走稳,市场趋暖
1 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和免责条款。 主要观点:10 月份宏观数据预测:CPI 2.5,PPI3.3,出口 15.0,进口 11.2,顺差 390(USD)亿,M2 8.5,M1 4.2,新增信贷 8500 亿,信贷余额13.2,工业 6.6,消费 9.7,投资 5.7。 市场看法:滞涨隐忧上升 按照最新的宏观长期前景 POLL,市场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的预期趋于恶化:滞涨成为主流看法!对未来 3 年(2018-2020)经济增速的预测中位值分别为 6.6、6.3、6.1,CPI 为 2.2、2.4、2.4。由于 9月份的实际数据再度趋弱,且通胀压力上升,加之资本市场上的金融风险形势更趋严峻,市场短期经济前景的预期应继续有弱恶化!市场的这种预期,使得市场走出当前的低迷态势难度大为增加。 我们看法:经济稳中偏升趋势不变 我们仍是最乐观者——投资将见底企稳回升,经济稳中偏升是基本格局,2018 年是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底部徘徊”状态的起始之年,虽然经济增速仍没有大的回升,但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的特征开始显现!既然经济低迷,那么通胀压力就难持续;经济整体仍处“底部徘徊”时期,当前的高通胀并不具持续性。长期看,通胀和通缩均可能性较小,经济底部运行时期“防通缩”还应是主要应对方向。 房地产市场:成交低位走稳 受严厉调控政策的影响,楼市“金九银十”现象不再。2018 年 10 月,楼市调控继续加码的动力基本消退,除个别城市外,大部分城市政策平稳,甚至出现放松迹象。2018 年 10 月份,全国 30 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延续平稳,周成交规模平均仅有 278 万方,2017 年同期为3141 万方,成交下降。从前期成交规模变化下降平台的态势看,未来成交也将延续目前的平稳态势。 经济运行平稳中增长质量继续提高 即使作为经济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增速延续低迷,但从投资结构看,民间投资回升、制造业投资回升、房地产投资企稳等,表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正在复苏。基建投资的回落是造成当前投资低迷的重要原因,而造成他基建投资回落的原因,是政府对 PPP 模式的阶段性整改所致,并非具有趋势性。 资本市场将延续升温态势 宽信贷后宽信用呈现,宽信用夯实经济回暖基础。从实际数据看,2018年 8 月份,社会融资增长就回复了超越信贷增长状态;9 月份,社会融资增长超越信贷增长的数量进一步扩大。这表明,尽管资本市场低迷延续和监管规范后经营扩张放缓,但政策放松后机构经营扩张又呈现了回暖迹象。 日期:2018 年 10 月 29 日 分析师:胡月晓 胡月晓Tel:021-53686171 53686170E-mail:huyuexiao@shzq.com huyuexiao@shzq.comSAC 证书编号: S0870510120021投资回升 经济走稳 市场趋暖 ——2018 年 10 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 数据预测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2 2018 年 10 月 29 日 当前市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 市场看法:滞涨隐忧上升 按照路透最新的宏观长期前景 POLL,市场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的预期趋于恶化:滞涨成为主流看法!对未来 3 年(2018-2020)经济增速的预测中位值分别为 6.6、6.3、6.1,CPI 为 2.2、2.4、2.4。对于货币政策,市场整体认为利率工具将不会动用,但降准将持续进行,2019 年 RRR 将下调到 13.0(当前为大型机构为 14.5)。除通胀预期延续外,短期投资、工业、消费、外贸、货币的预测中值和均值均呈现平稳,价格结构分化态势愈显。由于 9 月份的实际数据再度趋弱,且通胀压力上升,加之资本市场上的金融风险形势更趋严峻,市场短期经济前景的预期应继续有弱恶化!对通胀前景,机构间分歧较大,而看弱经济的预期则比较集中。市场的这种预期,使得市场走出当前的低迷态势难度大为增加。 我们看法:经济稳中偏升趋势不变 在预测分布中,我们仍是最乐观者——投资将见底企稳回升,经济稳中偏升是基本格局,2018 年是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底部徘徊”状态的起始之年,虽然经济增速仍没有大的回升,但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的特征开始显现! 笔者认为,既然经济低迷,那么通胀压力就难持续;经济整体仍处“底部徘徊”时期,当前的高通胀并不具持续性。从变动历程看,当前的高通胀主要源自 7、8 月份的上涨(主要受房租跳升和猪肉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即当时猪肉疫情等因素导致本应环比下降的肉价并未下降)。预计这种通胀压力将持续 1-2 季,这也足够引起市场预期改变,对债市产生压力将不小。长期看,通胀和通缩均可能性较小,经济底部运行时期“防通缩”还应是主要应对方向。 10 月高频数据分析 楼市调控由防涨转向防跌 楼市调控一度使得市场价格“失真”,个别开发商为回避监管,将装修和配套等分拆除购房合同。前期调控的很多措施在于落实价格的真实性,进入下半年后,楼市价格的真实性逐步提高,政府逐渐认可房价在调控下“涨不动”的现实,进一步向市场显示的调控目的信号是——保持房价平稳。随着楼市开始降温,楼市调控的重点已经从“防大涨”转向“防大跌” 楼市调控未见放松,市场在供需两方面受压。因新房市场价格已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的市场需求,2018 年后国家统计局就再未更新过百城房价变动情况,但从中原报价指数情况看,楼市价格涨势延续了高位回落后的低位走平态势,房价变动的棘轮效应——能上难下,能否持 宏观数据预测与点评 3 2018 年 10 月 29 日 续有待观察。虽然从中国调控历史看,严控是停止上涨不下降,一旦调控放松,房价则展开报复性反弹;然而,受经济形势和政策前景、土地市场变化影响,未来房价走势不确定明显提高。 楼市调控的新动向表明,政府对楼市调控目标已进一步明确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最新定调,以及下半年住建部频繁约谈房价涨幅过快城市负责人的情况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维持高位的态势越来越难,未来或许有越来越多的打折盘出现。 图 1:主要城市住宅价格延续低位(当月同比,%) 从 2018 年 9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看,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二三线城市涨幅回落。9 月份,9 月份,各地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据初步测算,从环比看,4 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由上月上涨 0.3%转为下降 0.1%,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下降 0.1%和 0.2%,北京持平,广州上涨 0.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其中:北京和上海均下降 0.2%,深圳持平,广州上涨 0.2%。31 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 1.1%和0.8%,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 0.2 和 0.5 个百分点。35 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 0.9%和 0.8%,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 1.1
[上海证券]:2018年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投资回升,经济走稳,市场趋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6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