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7月月报:新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动态报告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分析师:朱玥zhuyue@csc.com.cnSAC编号:S1440521100008分析师:任佳玮renjiawei@csc.com.cnSAC编号:S1440520070012分析师:王吉颖wangjiying@csc.com.cnSAC编号:S1440521120004分析师:陈思同chensitong@csc.com.cnSAC编号:S1440522080006新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光伏行业7月月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7日 光伏基本面跟踪:TOPCon头部企业优势显著,关注HJT提效降本进展核心观点:持续看好TOPCon产业链。TOPCon当前行业景气度较高,上半年TOPCon头部企业竞争力优势已逐步凸显。未来TOPCon技术升级空间较为广阔,双面poly、0bb等手段能够推动TOPCon进一步降本提效。我们预计未来头部企业在TOPCon产品力以及研发实力上依然会持续保持领先性,相关设备、材料环节具有较大弹性(组件串焊设备、焊带、银浆等方向)。二季度TOPCon初露锋芒,头部企业市占率、盈利确定性较强。近期光伏企业相继披露中报预告,从二季度情况来看,TOPCon布局领先的晶科、钧达出货量及盈利能力较好。其中晶科组件出货预计17.5GW,上半年30-31GW排名行业第一,且单瓦盈利环比Q1有所提升。钧达TOPCon出货4GW,占比60%以上,单瓦盈利相比Q1也有所提升。下半年晶科、钧达TOPCon出货占比进一步增加,量、利均有望超预期。TOPCon产品持续供不应求,24年头部TOPCon企业产品力有望保持优势,关注HJT电池边际变化今年以来,TOPCon已成为下游客户的第一选择,TOPCon需求呈井喷式增长。而供给端释放速度较慢,许多产能爬产进度不及预期,导致TOPCon持续供不应求。展望2024年,TOPCon技术升级空间依然广阔,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双面POLY+0BB方案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并在产品力上保持与二三线企业的相对优势。另外,HJT下半年头部企业可能会有招标落地,但当前时点HJT成本仍然较高,量产性价比低于TOPCon,建议关注后续电镀铜、银包铜、双面微晶等量产导入情况。7月排产环比大幅提升,2024年行业需求有望维持高增6月在硅料价格大幅下跌的同时,下游需求观望情绪浓厚,组件排产有所下调。进入7月后,硅料价格降至6万元/吨左右,低于部分产能现金成本,上游环节价格基本企稳,推动组件排产环比提升15%,同时8月仍有望保持升势。预计Q3国内将开启大规模采购,并且24年IRR向好,需求有望继续保持高增。IRR是决定下游装机意愿的核心因素,目前组件价格已降至1.3-1.4元/W,预计Q3行业将逐步进入大规模采购旺季。展望2024年,国内IRR三因素向好,海外有望进入降息周期,在电价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较为可观的IRR,预计24年行业需求仍将维持高增。2 投资建议TOPCon仍然具有较大升级空间,2024年头部企业将保持技术以及产品力领先性。目前市场对TOPCon的核心担忧在于2024年供给大量释放后,行业会进入同质化竞争,盈利能力下降。我们认为TOPCon目前可升级的空间较大,还远未到“类PERC化”的状态。头部企业在2024年将推出双面POLY产品,效率有望达到26.5%+,同时叠加0bb等工艺进一步推动硅片减薄、降低银耗,在效率、成本方面有望保持与竞争对手半年左右的优势。当前市场仍然对2024年行业供过于求的问题较为担忧,我们认为应把握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新技术方向以及终端订单型企业:1)当前光伏电池环节处于技术变革关键节点,TOPCon渗透率处于提升初期,景气度较高,且24年头部企业产品仍具有差异化。2)组件、逆变器等环节看重品牌、渠道,行业供给大量释放后头部企业获取订单能力更强。首推晶科能源&钧达股份组合,重点推荐头部一体化组件企业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以及布局BC路线的电池企业爱旭股份。表:核心推荐标的盈利预测及估值表(基于7月27日数据)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净利润(亿元)PE2022A2023E2024E2022A2023E2024E最新市值一体化组件688223.SH晶科能源29.472.3101.142.117.112.21237601012.SH隆基绿能148.1178.6223.414.712.29.72172002459.SZ晶澳科技55.3102.8128.519.810.78.51095688599.SH天合光能36.873.7105.221.510.77.5791电池002865.SZ钧达股份7.227.535.034.39.07.1247600732.SH爱旭股份23.333.443.020.614.311.14793 产业链观点汇总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细分环节行业观点硅料中性:6月硅料价格快速下降,当前价格已经在6.4万元/吨稳定,已经达到部分二线硅料厂的现金成本,部分新玩家也放慢了产能投放的速度,硅料降价通道接近尾声。硅片中性:价格、盈利已基本企稳,Q3库存减值压力明显下降。6月去库存后硅片库存处于较低水位,而7月硅片排产继续增加,且增幅较为明显,我们预计硅片单瓦盈利后续将保持箱体震荡。另外,Q2硅片企业库存减值压力较大,预计Q3减值压力将明显下降。电池看多:PERC盈利有所回升,TOPCon高景气持续周期有望超预期。电池环节PERC产能保持平稳,TOPCon产能爬坡进度不及预期,7月组件排产环比提升的情况下电池供给偏紧,导致近期PERC电池价格有所上涨。目前TOPCon产能大部分处于爬坡阶段,且满产时间点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我们认为TOPCon高景气持续时间有望超预期。组件看多:具备技术领先性的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确定性更强。从Q2各企业出货量来看,在TOPCon技术上更为领先的晶科能源市占率提升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力领先同行,下半年这一趋势将更为显著。胶膜中性偏多:Q2单平净利预计环比持平,行业龙头和二线厂商出现分化,Q3组件排产上行可能涨价。5月以来由于EVA粒子价格松动+硅料价格快速下降组件排产观望,胶膜、粒子价格也快速下降,尽管4月盈利较好,但胶膜盈利水平在4-6月期间内逐月恶化,因此预计Q2胶膜单平净利环比持平,而龙头由于订单饱满,周转速度快,受粒子库存跌价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能和二线厂商拉开差距。当前胶膜行业盈利水平已经处于低位,Q3组件排产上行,EVA粒子已经开始涨价,预计胶膜也有可能涨价进而单平净利改善。玻璃中性偏多:行业已经处于周期低点,行业投产积极性大幅下降,月度供需比105%左右,若硅料快速降价引发需求快速上行,玻璃Q3可能涨价。但长期来看,考虑TOP2储备产能依然较多,二、三线厂商出于多元化经营或稳固行业地位的考虑也还在投放新产能,预计玻璃行业实现2020Q4-2021Q1级别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3-08-01
中信建投
64页
49.28M
收藏
分享

[中信建投]:光伏行业7月月报:新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9.28M,页数6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美国48个州的网络由三个主要互连组成
化石能源
2023-08-01
来源: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新型电力系统专题(03):从全球案例看虚拟电厂商业模式
查看原文
蔚来春节期间用户行驶里程百分比(%) 图32:蔚来高速换电网络布局
化石能源
2023-08-01
来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EV观察系列142:6月国内新能车销量同环双增,渗透率稳步推进
查看原文
23 年 6 月各省份换电站总量 TOP10(单位:座) 图30:6 月主要换电运营商换电站数量排行(单位:座)
化石能源
2023-08-01
来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EV观察系列142:6月国内新能车销量同环双增,渗透率稳步推进
查看原文
2023 年 6 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 TOP10(万台) 图28:23 年 6 月公共充电桩充电电量 TOP10(万KWh)
化石能源
2023-08-01
来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EV观察系列142:6月国内新能车销量同环双增,渗透率稳步推进
查看原文
21-23 年 6 月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情况(个) 图26:21-23 年 6 月公共类充电设施充电电量情况(KWh)
化石能源
2023-08-01
来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EV观察系列142:6月国内新能车销量同环双增,渗透率稳步推进
查看原文
产业链排产情况
化石能源
2023-08-01
来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EV观察系列142:6月国内新能车销量同环双增,渗透率稳步推进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