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立部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活动及政策建议
我国私立部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活动及政策建议001目录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三章 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分析 肯尼亚 尼日利亚 安哥拉 莫桑比克 越 南 菲律宾 尼泊尔 第四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体系特点及中方参与情况总结 第一部分 七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 中国政府参与一带一路亚非地区卫生援助的政策、方式及问题 第三部分 中国私立部门参与亚非典型国家卫生治理的现状和问题 第四部分 七国当地社会对于中资企业的看法和卫生行业专家的意见 第五部分 总结与建议 002003005007060126029122089141007073130045122106144002前言当前,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 年 1 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与世卫组织正式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文件,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卫生合作和全球卫生治理的高度重视。然而,作为当代国际体系的后来者,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公立和私立部门在对待全球卫生治理时的态度、策略和实践方式,决定了其参与治理的成效,也间接决定了全球卫生治理的未来走向。而全球卫生治理中各国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战略时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此外,“一带一路”的政策规划与推动,带动了国际医疗版图的重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硬件建设投入、医疗管理体制建构以及医疗服务需求提供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部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较不便利,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较不完善,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也存在大量贸易壁垒,为我国私营部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健康产业的合作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政策进行的国别研究将会为我国未来的医疗产业投资和合作提供支持,同时为我国对外卫生援助带动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项目将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案头研究和定性调查,了解我国在上述国家医疗卫生领域开展援助、服务(如新建医院)、政策和学术研究、及产业投资(如医疗器械,医药产业)的情况。在系统梳理现状,全面分析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基础上,撰写政策简报及相关学术报告,为更有针对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卫生政策研究打下基础。在国家的选择上,我们选取了七个处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各具区域代表性:其中,肯尼亚是东非区域的中心城市,尼日利亚是西非区域的中心城市,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越南和菲律宾是东盟中重要的两个国家,而尼泊尔位于南亚,紧邻中国和印度。从人口和经济水平来看,尼日利亚是除了中国和印度外的第三个人口大国,和安哥拉一样,都是资源密集型国家。肯尼亚、越南和菲律宾都保持了较平稳发展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都是近年来吸引大量海外企业的新兴投资国。尼泊尔和莫桑比克人口基数较小,对援助的依赖性较强,也具有一定代表性。第一章概 述003第一章:概述本报告首先对每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进行了详细的框架分析;而后,根据多方专家的访谈和经验介绍,对私立部门参与全球健康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最后为政府、私立部门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我们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对所选七个国家的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总结归纳。这一框架包含了医疗卫生系统中的政策监督、服务供给、筹资和支付、卫生人力资源、卫生信息系统和卫生产品管理六大板块,六个板块之间具有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特点。通过框架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七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老龄人口较少,年轻人口居多,人口结构呈金字塔或梨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第二,七国均为世界银行定义的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其中肯尼亚、尼日利亚、越南、菲律宾发展势头较好,莫桑比克和尼泊尔较差,安哥拉中高收入阶层占比高;第三,非洲国家仍需积极应对传染病和新生儿疾病,同时警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攀升趋势,亚洲国家受非传染性疾病影响更为严重,对各类医疗资源均存在一定的需求;第四,七国卫生发展多提出通过多方合作的形式推进基本的全民医疗卫生服务,为私立部门的参与提供机会;第五,除菲律宾外,七国均缺乏覆盖较广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普遍存在个人自付占比偏高的情况;最后,卫生人力资源匮乏,医疗信息系统薄弱也是七个国家均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中国和受援国政府官员、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者、学者,来源:世界卫生组织004第一章:概述以及民众的访谈,结合对大量公开数据的归纳、整理和分析,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非政府机构在 7 国卫生工作中的各种参与类型、渠道和规模,并将其参与情况和政府援助进行了对比。报告发现,非政府机构在这 7 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活动已经比较广泛和活跃,与卫生体系发展相关的非政府项目共约 27 项,具体包括各种医疗服务和教育机构的设立和运营,以及医疗设备、器械和药品的供给。合作形式包括无偿捐赠、公私合作的实体运营、合资或独资的企业,以及医疗产品的进出口等。通过访谈,我们总结了非政府机构参与全球健康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从宏观层面来讲,这些国家目前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卫生体系与中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而从微观的操作层面来看,企业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较多,例如进入门槛偏高,差异化的法律法规与药械准入政策等均增加了企业的制度成本;从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来说,中国私营部门基于自身发展和定位投资海外医药的动力不够强烈。除此之外,私营部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宽松的外汇管控政策;2)紧密的当地合作伙伴;3)本地化的人力资源;以及 4)政府之间互通互惠,就监管、税收和资源供给方面达成贸易保护协定和优惠政策。总结来说,需要建立在海外的长期发展策略,建立稳定的发展形象。而政府也可为私营部门的参与创造条件。私立部门的诉求主要在于:1)通过考察和培训活动,推动中国创新技术的学术型输出;2)政府对海外具备发展前景的中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在国内上下游环节给予资源和硬件设施方面的支持;3)政府间达成医疗产品准入环节的互相认证体系,并积极推动本国药品认证体系的标准和水平;4)长远上来看,在国际国币结算中积极引入人民币结算机制。第二章将介绍研究方法。从第三章起,我们将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入手,对各个国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第四章则主要总结我国私营部门的参与,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二章研究方法005第二章:研究方法本报告的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综述和定性研究的方式开展。1. 研究对象及样本量1.1. 文献综述研究对象文献综述的研究对象是肯尼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菲律宾、越南、尼泊尔七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其中肯尼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肯尼亚隶属于东非共同体、尼日利亚
我国私立部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活动及政策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29M,页数7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