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创通桥-B(02190.HK)疫情下仍实现稳健增长,集采逐步落地加速国产替代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海外研 究 公司点评 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industryId# 医疗器械 #investSuggestion# 增持 ( #investSuggestionChange# 维持 ) #marketData# 市场数据 日期 2023/04/12 收盘价(港元) 12.14 总股本(百万股) 332.40 流通股本(百万股) 324.62 净资产(百万元) 3094.15 总资产(百万元) 3253.70 每股净资产(元) 9.31 数据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relatedReport# 相关报告 【兴证海外医药】归创通桥(02190.HK):神经+外周介入双剑合璧,有望成长为平台型公司 2021-08-19 【兴证海外医药】归创通桥(02190.HK):迈入商业化元年,神经及外周业务均实现高增长 2022-04-04 #emailAuthor# 海外研究 分析师: 张忆东 海外研究中心总经理 zhangyd@xyzq.com.cn SFC HK: BIS749 SAC: S0190510110012 #dyStockcode# 02190 .HK #dyCompany# 归创通桥-B #title# 疫情下仍实现稳健增长,集采逐步落地加速国产替代 #createTime1# 2023 年 04 月 14 日 投资要点 #summary# ⚫ 2022 年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疫情不改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趋势: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7.8%;毛利率稳中有升,提升至75.6%,全年实现毛利润 2.53 亿元,同比增长 91.6%;全年公司净亏损为 1.14亿元,同比缩窄 43.13%,若不计以股份支付为基础的薪酬的影响,公司经调整亏损净额为 0.26 亿元。分产品来看,公司神经血管介入产品收入为 2.33 亿元,同比增长 107.9%,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为 1.01 亿元,同比增长 53.4%。其中,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获批产品销售收入增长 84.2%,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发投入,研发管线继续迎来收获期: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报告期内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2022 年研发开支为 2.33 亿元,同比增长 38.89%,研发费用率达 69.9%。公司研发管线继续迎来收获期,2022 年公司共有 5 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完成 5 项产品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2023-2025 年,公司预计将分别有 17、13、7 款产品获批,其中 2023 年预计获批的产品包括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神经导丝、外周静脉支架系统、血管缝合器等,将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 积极拥抱集采,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2022 年,国内神经介入耗材领域集采政策陆续出台,其中主要以弹簧圈集采为主,公司积极参与集采,并取得较好的集采中标结果。截至 2023 年 3 月 30 日,公司已实现对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超过 3300 家医院的覆盖,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我们预计,随着国内集采政策的不断深化扩围,公司产品中被纳入集采的比例将逐步提升,集采降价之后行业手术量有望实现较快提升,与此同时公司有望凭借集采中标加速覆盖国内医院,进而提升市场份额。 ⚫ 国际化布局步履不停:公司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业务,2022 年实现海外业务收入 779.6 万元,同比增长 125.2%。公司于 2022 年下半年委任一名新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销售和市场副总裁,欧洲营销团队已经正式建立。公司弹簧圈产品已进入 FDA 510K 及欧盟 CE MDR 认证注册阶段,随着公司在海外市场产品组合的不断丰富,海外业务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06、7.30、10.23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产品所处行业竞争加剧、未来可能面临集中采购等行业政策风险 主要财务指标 $zycwzb|主要财务指标$ 会计年度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 334.09 505.80 730.39 1022.55 同比增长 87.8% 51.4% 44.4% 40.0% 净利润(百万元) -113.56 -55.54 25.41 141.95 同比增长 - - - - 毛利率 75.6% 75.0% 75.0% 75.0% ROE - - - - 每股收益(元) -0.39 -0.19 0.09 0.48 市盈率 - - - - 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2 - 海外公司点评报告(评级) 报告正文 ⚫ 2022 年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疫情不改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趋势: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7.8%;毛利率稳中有升,提升至75.6%,全年实现毛利润 2.53 亿元,同比增长 91.6%;全年公司净亏损为 1.14亿元,同比缩窄 43.13%,若不计以股份支付为基础的薪酬的影响,公司经调整亏损净额为 0.26 亿元。分产品来看,公司神经血管介入产品收入为 2.33 亿元,同比增长 107.9%,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为 1.01 亿元,同比增长 53.4%。其中,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获批产品(包括蛟龙颅内取栓支架、Ultrafree DCB、颅内支持导管及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销售收入增长 84.2%,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发投入,研发管线继续迎来收获期: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报告期内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2022 年研发开支为 2.33 亿元,同比增长 38.89%,研发费用率达 69.9%。公司研发管线继续迎来收获期,2022 年公司共有 5 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如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Rx)、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导管、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等),完成 5 项产品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截至 2023 年 3 月 30 日,公司合计开发 57 款产品及候选产品,其中共有25 项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8 项产品取得 CE 标志,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拥有最全面产品组合的领先公司之一。2023-2025 年,公司预计将分别有 17、13、7 款产品获批,其中 2023 年预计获批的产品包括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神经导丝、外周静脉支架系统、血管缝合器等,将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 积极拥抱集采,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2022 年,国内神经介入耗材领域集采政策陆续出台,其中主要以弹簧圈集采为主,公司积极参与集采,并取得较好的集采中标结果。在相对较晚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公司产品在安徽省级的集采仍被分入 A 组,并在 A 组于国内企业中以相对优势的排名中标。在江苏、福建及 21 省联盟的省级集采中,公司以相
[兴业证券]:归创通桥-B(02190.HK)疫情下仍实现稳健增长,集采逐步落地加速国产替代,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6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