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点评:业绩高增长,短期将承压
第 1 页 / 共 7 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www.ccnew.com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其他化学制品Ⅱ 分析师:牟国洪 登记编码:S0730513030002 mough@ccnew.com 021-50586980 业绩高增长,短期将承压 ——德方纳米(300769)年报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年报点评 增持(首次) 市场数据(2023-03-31) 收盘价(元) 189.42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568.00/189.42 沪深 300 指数 4,050.93 市净率(倍) 3.73 流通市值(亿元) 293.07 基础数据(2022-12-31) 每股净资产(元) 50.72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35.31 毛利率(%) 20.05 净资产收益率_摊薄(%) 27.01 资产负债率(%) 63.36 总股本/流通股(万股) 17,376.54/15,471.99 B 股/H 股(万股) 0.00/0.00 个股相对沪深 300 指数表现 资料来源:中原证券 相关报告 联系人: 马嶔琦 电话: 021-50586973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88 号16 楼 邮编: 200122 发布日期:2023 年 04 月 03 日 事件:公司公布 2022 年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5.57 亿元,同比增长 365.87%;营业利润 28.32 亿元,同比增长 201.71%;净利润23.80 亿元,同比增长 188.36%;扣非后净利润 23.19 亿元,同比增长 191.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61.36 亿元,同比下降896.32%;基本每股收益 14.25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9.60%;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0.0 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6 股。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主营产品量价齐升。目前,公司主营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新产品为磷酸锰铁锂及补锂剂,下游产品终端应用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 锂电池需求增长关注动力和储能类。结合下游终端应用,锂电池主要包括消费类、动力类和储能类锂电池,未来需求增量主要关注动力和储能类。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 687.26 万辆,同比增长 95.96%,占比 25.60%,全年销量总体屡超市场预期,占比持续新高。伴随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我国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高增长,2022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 294.66GWh,同比增长 90.09%,其中磷酸铁锂装机占比 62.36%,占比较 2021 年提升 10.86 个百分点。2023 年 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 93.30 万辆,同比增长 21.93%,预计全年仍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球看,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方案中约 3740 亿美元用于气候和能源支出,欧洲 2035年将在欧盟境内停售新的燃油车,动力类锂电池仍将是主要增长点。另外,储能锂电池需求将持续高增长。2022 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 130GWh,同比增长 170%;GGII 预计 2023 年一二线储能电芯将处于相对紧俏状态,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的双重加持下,预计 2025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将超 500GWh。 磷酸铁锂出货占比超 50%,行业或步入新一轮洗牌。目前,锂电池主要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三元和磷酸铁锂,其中磷酸铁锂主要用于动力类和储能类锂电池中。高工锂电统计:2022 年,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 111 万吨,同比增长 131.25%,在我国正极材料中出货占比为 58.42%,较 2021 年提升 15.94 个百分点。2023 年以来,锂电产业链材料价格总体全面承压,截止 3 月 31 日:行业电池级碳酸锂和磷酸铁锂价格分别为 24.50 万元/吨和 9.50 万元/吨,分别较 2023 年初下降 57.02%和 42.77%,主要系行业细分领域产能大幅扩产、短期需求显著回调,叠加上游锂辉石价格短期回调。如基于市场前景看好,锂电产业链扩产显著,GGII 统计 2022 年投资新-40%-29%-19%-9%2%12%23%33%2022.042022.082022.112023.03德方纳米沪深30011997 其他化学制品Ⅱ 第 2 页 / 共 7 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www.ccnew.com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超 40 个,总计规划新增产能超过 525万吨。结合下游需求增速,行业产能短期存在一定过剩风险,市场或出现高端产能不足、中低端产能过剩的格局,具备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及客户优势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总体预计 2023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细分领域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行业价格也将显著承压,长期看需求仍将高增长。 公司正极材料业绩高增长,预计 2023 年业绩承压。公司正极材料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2021 年以来业绩爆发式增长,其中 2022年公司磷酸盐系正极材料营收 225.3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7.82%;正极材料营收占比持续维持在 90%以上,2022 年占比99.91%。2021 年以来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量价齐升,一方面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中装机占比提升,其次需求高增长导致行业价格提升。截止 2022 年底:公司磷酸盐系正极材料设计产能 20.41 万吨,产能利用率 90.88%,全年销量 17.23 万吨;在建产能 19.0 万吨,其中包括曲靖德方年产 11 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于 2022 年 9 月进入调试阶段,为全球最大单体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项目。2023 年 3 月底,公司公布投资公告:公司拟与会泽县人民政府签订《年产 11 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总投资约 25 亿元,建设周期在取得项目用地之日起 24 个月内完成。 另外,公司新产品补锂剂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中,补锂剂产品用于正极补锂材料,具有补锂效率高、补锂难度小、补锂成本低和安全等优势,可提升锂电池循环性和能量密度。如在磷酸盐电池体系中,添加量 2%左右可以提升约 5%的能量密度。子公司曲靖德方创界正全力推进年产 2 万吨补锂剂一期项目建设,项目于 2023 年底投产,新增补锂剂产能 5000 吨/年。公司具备显著规模、技术与客户优势,长期业绩将持续增长,短期重点关注行业价格走势,总体预计 2023年业绩承压。 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回落,预计 2023 年持续承压。2022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 20.05%,同比显著回落 8.81 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单季度毛利率显示:第一季度为 34.78%,第三和第三季度分别为 16.11%和 16.16%,显示有企稳迹象。公司主营产品磷酸盐系正极材料毛利率为 20.07%,环比 2022 年上半年的 27.81%回落7.04 个百分点,主要为行业竞争加剧。截止 2022 年底:公司已申请专利 338 向,其中发明专利 318 项;已获授权专利 98 项,其中发
[中原证券]:年报点评:业绩高增长,短期将承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9M,页数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