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点评报告:设备几近翻倍,新材料加速放量

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1公司点评报告2023年04月03日晶盛机电(300316.SZ):设备几近翻倍,新材料加速放量公司点评报告事件点评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106.38 亿元,同比+78.45%;归母净利润 29.24亿元,同比+70.80%;扣非归母净利润 27.40 亿元,同比+67.89%。其中Q4 实现营收 31.76 亿元,同比+61.21%。公司在手订单充沛,2023 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在手未完成设备订单254.23亿元(其中半导体设备订单33.92亿元),同比+26.6%。目前公司产能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订单的持续增长对未来几年持续高成长形成支撑和保证。公司 2023 年目标营收同比增长60%以上。在光伏设备领域,公司不断巩固上游硅片生长和加工设备优势,并延伸至电池端和组件端核心装备。目前公司作为光伏长晶设备龙头,持续受益于下游扩产势头延续,下游硅片环节向大尺寸产能转化的旺盛需求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动能。同时公司积极进行新品迭代,并基于光伏行业向下游延伸至电池和组件核心设备环节。公司 2023 年目标新签电池设备及组件设备订单超 30 亿元,预计在光伏设备端的一体化优势将得到加强。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持续受益于国产大硅片扩产周期,加速长晶设备及碳化硅外延设备的验证和推广。公司已基本实现 8 寸和 12 寸的大硅片设备全覆盖并批量销售。除长晶设备外,公司也在切片、抛光、CVD 等核心设备进行研发。目前公司在单片式 6 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批量销售且订单快速增长,并成功开发出行业领先的 6 英寸双片式碳化硅外延设备,将带动下游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在材料领域,2022 年公司蓝宝石材料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核心耗材石英坩埚和金刚线快速起量。2022 年公司在蓝宝石材料领域受益于行业份额提升及工艺升级,收入实现 14.55 亿元,带动 10 亿左右的收入增量。在核心耗材领域,宁夏坩埚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浙江金刚丝线一期产能顺利投产,两种耗材快速起量。碳化硅材料环节,公司目前在 6 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并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 8 英寸碳化硅晶体。2023 年公司在材料领域目标收入超 50 亿元,对应规模翻倍,彰显公司在材料赛道高速成长的明确规划和充足信心。投资建议公司的设备和材料两条成长曲线日益清晰,材料环节加速放量。设备上,光伏长晶业务的龙头地位继续得到夯实,同时在半导体长晶领域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公司对其他环节核心设备的拓展也具备实现收入的潜力;在材料上,公司通过聚焦先进尺寸工艺实现蓝宝石材料份额的提升,并通过良好的客户基础推动石英、金刚丝线等核心耗材的快速起量,碳化硅材料的研发及验证进展也在稳步推进。我们预判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56 亿元,基于公司未来几年高成长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格局恶化,新材料业务进展不及预期。评级强烈推荐(维持)报告作者作者姓名彭琦资格证书S1710522060001电子邮箱pengq887@easec.com.cn联系人沈晓涵电子邮箱shenxh@easec.com.cn股价走势基础数据总股本(百万股)1308.72流通 A 股/B 股(百万股)1308.72/0.00资产负债率(%)61.18每股净资产(元)8.23市净率(倍)7.93净资产收益率(加权)33.82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84.01/44.03相关研究《【电子】晶盛机电(300316.SZ):长晶设备翻倍成长,石英坩埚业务起量_20221025》2022.10.25《【电子】晶盛机电(300316.SZ):设备龙头持续放量,材料布局打造新增长点_20221017》2022.10.17公司研究·晶盛机电·证券研究报告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2盈利预测项目(单位:百万元)2022A2023E2024E2025E营业收入10638.3117102.8820552.5425289.57增长率(%)78.4560.7720.1723.05归母净利润2923.654388.125592.007655.44增长率(%)70.8050.0927.4336.90EPS(元/股)2.263.354.275.85市盈率(P/E)28.1219.4715.2811.16市净率(P/B)7.725.634.113.00资料来源:W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基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收盘价1.核心观点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106.38 亿元,同比+78.45%;归母净利润 29.24 亿元,同比+70.80%;扣非归母净利润 27.40 亿元,同比+67.89%。其中 Q4 实现营收 31.76 亿元,同比+61.21%。公司在手订单充沛,设备订单持续增长。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在手未完成设备订单 254.23 亿元(其中半导体设备订单 33.92 亿元),同比+26.6%。2022Q4 公司发出商品及合同负债也环比 Q3 实现大幅增长,产品供销两旺。目前公司产能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订单的持续增长对未来几年持续高成长形成支撑和保证。公司 2023 年目标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0%以上。在光伏设备领域,公司不断巩固上游硅片生长和加工设备优势,并延伸至电池端和组件端核心装备。目前公司作为光伏长晶设备龙头,持续受益于下游扩产势头延续,下游硅片环节向大尺寸产能转化的旺盛需求为公司带来持续成长动能。同时公司积极进行新品迭代,完成第五代基于开放平台架构的单晶炉的研发,将软件开发权交给客户,为客户差异化竞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除硅片的长晶和加工环节,公司基于光伏行业向下游延伸至电池和组件核心设备环节,开发了基于兼容多种电池技术的管式设备和含叠瓦焊机、排板机、上料机、灌胶检测仪等多道工序的组件设备产线。公司 2023年目标新签电池设备及组件设备订单超 30 亿元,预计在光伏设备端的一体化优势将得到加强。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持续受益于国产大硅片扩产周期,加速长晶设备及碳化硅外延设备的验证和推广。公司已基本实现 8 寸和 12 寸的大硅片设备全覆盖并批量销售。除长晶设备外,公司也在切片、抛光、CVD 等核心设备进行研发。目前公司在单片式 6 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批量销售且订单快速增长,并成功开发出行业领先的 6 英寸双片式碳化硅外延设备,将带动下游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在材料领域,2022 年公司蓝宝石材料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核心耗材石英坩埚和金刚线快速起量。2022年公司在蓝宝石材料领域收入 14.55 亿元,同比+273.61%。公司作为蓝宝石材料龙头公司,在周期性下滑阶段受益于行业份额的提升,并聚焦大尺寸蓝宝石材料工艺,将规模量产等级由 300kg 逐步提升至 450kg,进一步降低了材料成本。在核心耗材领域,公司的大尺寸石英坩埚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均获得较高市场份额,且公司提前储备石英砂锅内层使用的进口石英砂,有望保证石英坩埚以更具优势的成本顺利扩产;公司在金钢丝线领域也实现了差异化的技术突破,浙江金刚丝线一期产能顺利投产并已实现规模化

立即下载
综合
2023-04-04
东亚前海证券
彭琦
7页
0.79M
收藏
分享

[东亚前海证券]:公司点评报告:设备几近翻倍,新材料加速放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9M,页数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综合
2023-04-04
来源:中联重科2022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出口叠加下游改善,23盈利弹性可期
查看原文
财务预测摘要
综合
2023-04-04
来源:2022年报点评:产能持续释放,公司迈向世界级钾肥工厂
查看原文
可比公司估值(股价为 3 月 30 日)
综合
2023-04-04
来源: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带动利润增长
查看原文
公司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预测
综合
2023-04-04
来源: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带动利润增长
查看原文
2022 年公司下游行业占比情况 图 12:公司直销与经销并重
综合
2023-04-04
来源: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带动利润增长
查看原文
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贡献绝大部分营收 图 10:公司分业务毛利率情况(%)
综合
2023-04-04
来源: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带动利润增长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