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尼:快消业迈向碳中和的关键所在
Photo by Svenja Nolte Kearney, Düsseldorf目标·行动·创新快消业迈向碳中和的关键所在一、碳中和推动快消业变革气候变化这个过去看似锦上添花的选项正日益成为领先快消业企业管理者的首要议题。这种变化既源于企业自身经营需要,也来自政府 / 监管机构、企业界、资本市场乃至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压力。快消品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理念、目标与使命,重新塑造适应碳中和时代的企业价值取向,使碳中和成为中长期关键竞争优势。(一)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多国家宣布碳中和愿景国际上,自 2015 年第 21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峰会通过了《巴黎协定》,设定了本世纪后半叶实现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以来,越来越多的政府正在将其转化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根据英国 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 统计的碳净零排放跟踪表,多数国家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定在2050 年或 2060 年。苏里南、不丹两国已经实现碳净零排放,瑞典、英国、法国等国已经明确立法,欧盟、加拿大等处于立法状态,中国、德国、日本等宣布了政策文件。从中国来看,中国政府设立了明确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0 年 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双碳”目标。此后,无论是行业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掀起了一股努力实现碳中和的浪潮。然而,自 2021 年早期和中期各地政府较为激进的碳中和举措后,众多区域出现了拉闸限电,从而导致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后,人们意识到碳中和需要长期努力,一蹴而就会带来巨大代价。中国的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碳减排举措变得更为务实、平衡,同时,“双碳”目标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背景。(二)企业界:所有行业的商界领袖都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作出雄心勃勃的气候承诺当前,致力于实现“科学碳目标倡议”(The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简称 SBTi)的公司数量正在爆发式增加。“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起的一项全球倡议,旨在提高企业的去碳雄心,推动企业采取更为积极的减排行动和解决方案,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通过 SBTi 设定以科学为基础的碳排放目标,可帮助企业识别其业务所需的必要减排量,以符合《巴黎协定》将升温限制在 1.5 摄氏度的目标,从而实现自身减排目标。截至 2022 年 3月29日,有 2735 个企业承诺实现 SBTi,其中有 1479 个企业状态为“已承诺”,其余 1256 家企业状态为“拥有 SBTi 具体目标”。科尔尼考察了具有代表性国际快消企业,在美国上市的14 个国际快消品牌,分别是麦当劳(McDonald's)、星巴 克(Starbucks)、百 胜 集 团(Yum! Brand)、达 美 乐 披 萨(Domino’s Pizza)、达登餐厅(Darden Restaurant)、墨 西 哥 小 辣 椒(Chipotle)、康 尼 格 拉 公 司(Conagra Brands)、味 好 美(McCormick)、家 乐 氏(Kellogg)、 好时(The Hershey)、高乐氏(The Clorox)、国际餐饮品牌(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汉堡王母公司)、万豪国际(Marriott)、希尔顿集团(Hilton Worldwide)。其中除了达登餐厅(Darden Restaurant),其余 13 家都有相关的“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目标。1目标·行动·创新(三)资本市场:对气候议题有更多贡献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更被认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积极的品牌形象、减少碳税成本、降低债务成本、新的利润增长点等正面因素都会刺激股价上涨。增加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对于股价而言则是利空。《哈佛商业评论》数据显示,成分股中与气候变化议题相关度更高的标普 500 巴黎气候指数走势要强于标普 500指数。截至 2021 年 4 月,标准普尔 500 巴黎指数成份股公司在 3 年内的表现比标普 500 指数高出 12%。而且在《巴黎协定》签署后,可持续发展的股票回报率也相应更高了。从具体的温 控目标 来看,5 个 企业已经正式确立了到2050 年前将全球气温保持在比工业革命前高 1.5 摄氏度的严苛温控目标,分别是星巴克、百盛集团、好时、墨西哥小辣椒、高乐氏(如图 1)。科尔尼研究发现,在其他消费领域,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大型领先企业往往更愿意作出更具雄心的承诺。2目标·行动·创新(四)消费者:愿意为品牌的社会责任埋单消费者对品牌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敏感和积极。科尔尼在对全球消费者进行调查时发现,新一代消费者对大品牌的信任度普遍下降,这意味着知名品牌不再能够天然地获得公众好感,而环保、公益、本地等独特的品牌价值诉求日益受到新一代消费者重视。科尔尼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消费者中,年轻一代更愿意为具有社会负责感的绿色品牌埋单。在 56 岁以上的消费者中,只有 46% 的愿意为绿色品牌埋单。36 岁—55 岁的消费者中,有一半(50%)愿意。在 26 岁—35 岁这一消费主力群体中,这一比例高达 63%。而在更年轻的 16 岁—25 岁群体中,也有 58% 的愿意,而且,随着年龄和收入增长,这一比例有望继续提高(如图 2)。3目标·行动·创新二、快消企业如何确立基线与目标“认识你自己”—快消企业实现科学碳目标倡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身碳排放状况,科学地厘清碳排放基线才能够找到碳排放的突破口以及机遇所在,进而设定目标和采取合适的行动。(一)明确基线:在全价值链里寻找机会理解温室气体排放 3 个范围圈。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是由世界资源研究 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理事会(WBCSD)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该系统已在北美和欧洲国家广泛应用,旨在帮助各国政府和企业清晰梳理温室气体排放,设定合理减排目标,最终帮助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认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其作为核算温室气体标准的依据。该核算体系主要从三个范围计算企业的碳排放量(如图 3)。范围 1(直接排放):企业直接控制的燃料燃烧活动和物理化学生产过程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典型的范围 1 包括燃煤发电、自有车辆使用、化学材料加工和设备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2(间接排放):企业外购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电力、热力、蒸汽和冷气等。范围 3(价值链上下游各项活动的间接排放):覆盖上下游范围广泛的活动类型,包括从供应商购买商品和服务,供应商使用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供应商运营中产生的废物、资本货物,公司本身的运输和分销、商务旅行、员工通勤等活动。由于测定全部范围程序繁琐且难度较大,一般企业并没有将 3 个范围都纳入碳排放基线。而根据“科学碳目标倡 议”(SBTi)的标准,当范围 3 的排放量占总
科尔尼:快消业迈向碳中和的关键所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7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