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前言 1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2概要 6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10进一步开放市场 13功能互补的基础设施网络 16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19着眼于区域协同 22 目录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 | CD | 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 | 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于2019年 2月发布。《纲要》释放出更多发展信号,显示出中央 政府2035年前将大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决心,提出诸多举措,包括提升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减少重复投入,以及通过改革打造增长新引擎等。具体而言,未来政策重点在于:• 科技创新:《纲要》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提升内部联通水平,以及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壮大新支柱产业。 • 市场开放:《纲要》指出,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主要着重于以下方面:(一)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二)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三)对外直接投资和引进外资; (四)金融科技、“一带一路”建设和绿色金融;以及(五)知识产权仲裁。《纲要》同时强调,重点 支撑“一带一路”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并重视防控金融风险。• 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进基础设施硬件一体化建设, 形成功能互补的网络。开展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提升综合物流能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系统兼容性和加强信息交换,实现区域协同效应最大化。 • 资源要素流动:《纲要》鼓励加强区域内人才和资源要素流动,在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改善居民民生 水平,主要通过:(一)提高区内社会保障措施的可携性;(二)吸引高技能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三)房价和人口密度的差异。但由于财政支出水平存在差距,社会保障均衡发展成为一项挑战。 我们认为,大湾区已经为区域建设的成功做好充分准备。但考虑到区内经济发展和监管体系的多元化特征,《纲要》要求区内城市与中央政府全面合作,将《纲要》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实现区域协同。 前言2 | 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 为大湾区发展 注入新动能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大湾区发展新的里程碑。《纲要》全文十一章56页,提出了大湾区的主要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将大湾区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纲要》提出,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开放和内部互联互通,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在此指导思想下,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纲要》显示,四个领域将迎来突破性发展:(一)科技创新;(二)进一步市场开放;(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既包括铁路、桥梁等交通运输基础实施,也包括系统和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四)人才和资本流动。总体来看,《纲要》释放出的更多信号与我们之前对大湾区的评估基本一致。(参见《粤港澳大湾区——蓄势待发,剑指成功》)。 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图表 1 大湾区战略定位宜居宜业 宜游的 优质生活圈“一带一路” 建设的 重要支撑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充满活力的 世界级城市群内地与港澳 深度合作 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 | 3基于这些发展目标,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的定位已经明确:• 香港《纲要》提出,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 澳门《纲要》提出,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纲要》提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纲要》提出,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四大中心城市的角色城市《纲要》中的定位香港中心城市: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 航空枢纽,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 澳门中心城市: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深圳中心城市: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广州 中心城市: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 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珠海深化澳珠合作;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 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横琴金融岛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佛山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 探索“再工业化”;高端服务业中山推进生物医疗科技创新,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东莞世界级电子设备和信息科技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肇庆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图表 2 大湾区各城市定位4 | 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 城市 项目描述2019年5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年5月13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印发《横琴新区扶持澳门投资大型商业综合体发展暂行办法》2019年5月13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印发《横琴新区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的专项措施》2019年5月13日广东省公证协会《广东省公证行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十条措施》2019年4月2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的通知》2019年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2019年3月2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 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试行)》2019年3月27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2019年3月14日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2019年3月14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的通知》2019年3月13日 广州市税务局广州税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带一路”12条措施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1月1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办法的通知2019年1月7日教育部 港澳办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 (大陆) 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从连通走向融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8M,页数2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