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动态互联网横向透视(1)广告与营销篇:电商/本地生活高韧性,短视频持续获取增量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 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动态 互联网横向透视(1)广告与营销篇:电商/本地生活高韧性,短视频持续获取增量 前言:“前向收费”与“后向收费”是消费互联网的一种业务划分方法。其中“前向收费”即向 C 端用户收费,包括会员付费、游戏、直播打赏等;“后向收费”指向 B 端收费,主要是广告与营销的业务模式(不包括云、SaaS 等 B 端业务)。百度也曾组建“前向收费业务群组”与“搜索业务群组”,分别聚焦 C 端用户的付费业务与传统的搜索广告业务。在此,我们将各家互联网公司近几个季度的“前向收费”与“后向收费”业务进行横向对比。 本报告主要聚焦“后向收费”业务,即广告营销收入。我们发现最近几个季度电商、本地生活平台的广告营销业务表现出更好韧性,此外,短视频广告依托流量的快速增长也保持稳健的增速。 如京东/拼多多/美团一季度广告营销收入增速都在 20-30%,快手一季度广告增长 32.6%,而腾讯、百度、爱奇艺等平台的广告营销收入阶段性承压,一季度分别同比下降 17.6%、6%、30.2%。 我们认为这背后体现出三点变化: 1)广告主端:疫情与消费经济承压之下,品牌/商家更注重 ROI,电商/本地生活平台的效果广告获更多份额。电商、本地生活平台的广告离用户交易环节更近,主要类型为效果广告,以引导用户的点击(CPC)与交易(CPS)。2020 年疫情效果广告相对品牌广告份额提升,从 19 年 49.6%提升至 2020 年 65.10%,电商广告占比从 19 年 39.6%提升至 2020 年的 45.9%,预计 22 年将进一步提升至 47.2%。 2)用户端:在线上购买商品、服务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电商、外卖等线上消费增速快于消费大盘,22 年 3-4 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 25.96%、25.88%,同比提升 1.57pct、2.64pct,外卖对餐饮业渗透率也从疫情前 19 年的 14.6%上升至 21 年的20.4%。近两年疫情进一步教育用户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商品、服务或餐饮消费的习惯,未来各品类线上渗透率提升是长期趋势。 3)流量端:短视频、直播电商持续获取份额。虽移动互联网流量总体趋于平稳,但短视频流量持续增长,以快手为例其一季度总流量同比增长 51%;618 期间,抖音电商直播总时长累计 4045万小时,参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 159%,也凭借“东方甄选”直播间迎来关注度的提升。21 年直播电商行业 GMV 约 2 万亿,在电商中的份额约 20%,我们预计直播电商份额将持续提升。 维持 强于大市 杨艾莉 yangaili@csc.com.cn 18910213127 SAC 执证编号:S1440519060002 SFC 中央编号:BQI330 发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9 日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2022/06/07 《中期策略:政策和业绩,相继筑底;互联网平台释放规模效应》 2022/05/18 《互联网:监管后周期,决胜基本面》 -52%-32%-12%8%2021/6/102021/7/102021/8/102021/9/102021/10/102021/11/102021/12/102022/1/102022/2/102022/3/102022/4/102022/5/10数字媒体上证指数互联网 股票报告网 1 互联网 行业动态研究报告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在广告主端更加注重投放 ROI、用户端更加习惯在线上进行商品与服务的消费、流量端向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倾斜的趋势之下,我们认为电商、本地生活与短视频平台有望获得更多的营销投放预算,其广告营销收入将有更稳健的表现。具体来看各主要平台: 1、快手:总流量驱动广告营销收入增长稳健:快手一季度广告单价(eCPM 约 15-16 元)同比环比均有一定降低,但总流量(日活*时长)增长强劲,同比增长 51%,其中 DAU、时长分别增长 17%与 29%。虽然广告单价在宏观经济背景下有一定压力,但总流量驱动的广告展示次数提升,仍然推动广告营销收入增长。 2、美团:有望随外卖、到店&酒旅的活跃商家数、GTV 的恢复而增长。一季度美团在线营销服务收入 70.19 亿元,同比增长 24%,虽在总收入中占比仅约 15%,但其毛利率较高,对经营利润率的贡献较大。外卖、到店&酒旅的广告变现率相对稳定,分别约 1-2%、5-6%,广告收入有望随下半年平台 GTV 的恢复而增长;另一方面,活跃商家数不断增长,1Q22 达到 9 万家,广告收入也将随更多商家的入驻而迎来增长。 3、腾讯广告阶段性承压,看好视频号商业化增量。受教育、互联网等行业的需求疲软及监管变化的影响,腾讯广告营销收入阶段性承压,1Q22 同比降低 17.6%。视频号当前 DAU 约 3 亿,用户时长约 30min,用户体量已与快手接近,我们认为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体量、朋友圈&小程序生态,看好其广告变现空间。我们以中期内 5亿 DAU、40min 时长为基础,测算若 eCPM 在 25-45 元之间、广告加载率在 3%-5%之间,视频号信息流广告营销收入预计在 148-443 亿之间,对腾讯整体广告营销收入的带动比例在 17%-50%(以 21 年广告营销收入为基础)。 4、爱奇艺广告承压但会员稳健,实现首季度盈利。一季度爱奇艺广告营销收入同比降低 30%,疫情因素以外,主要是一季度上新综艺和剧集数量显著降低,导致综艺招商表现平淡;但在降本增效之下,一季度公司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在上新内容减少的情况下,会员收入仍实现 4%增长,也体现出付费会员业务在外部环境承压时,相对广告的表现更加稳健。 投资建议: 在疫情与经济消费承压之下,广告主更加注重投放 ROI、用户更加习惯商品与服务的线上消费、流量向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倾斜,电商、本地生活与短视频平台获得更多的投放预算,其广告营销收入表现在过去几个季度更加稳健,我们预计在疫后消费复苏的过程中,上述平台的广告营销业务的韧性将延续。推荐快手(一季度费用缩减&流量增长超预期,提出“新市井”愿景内循环广告有望更加稳定,年内国内经营利润转正可期)、美团(下半年外卖与到店酒旅有望迎来恢复,“万物到家”长期愿景空间广阔) 其余平台中,虽腾讯一季度广告营销收入承压,但视频号当前拥有超过 3 亿日活规模,关注下半年加速商业化后带来的增量业绩。推荐腾讯(关注视频号商业化进展,海外游戏增速仍快,看好 Q3 广告等业务回暖)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消费与经济增长疲乏的风险;用户消费习惯固化的风险;线下消费场景转移线上困难的风险;广告主预算大幅收紧的风险;用户关闭推荐算法服务的风险;广告内容审核成本提升的风险。 股票报告网 2 互联网 行业动态研究报告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注:我们在此梳理和汇总各互联网公司的广告与营销业务,虽然各公司对于广告业务的定义、口径以及业务名称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均是平台为品牌、商家或各类行业的广告主提供在线
[中信建投]:互联网行业动态互联网横向透视(1)广告与营销篇:电商/本地生活高韧性,短视频持续获取增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58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